據清光緒八年壬午(1882年)《瀘縣志~卷第三》載:“瀘制(桐油)紙傘,頗為有名。城廂業此者二十余家。崇義分水嶺亦多此者,而已分水嶺所致最佳。近有美美,工作益精巧”。分水油紙傘起源于明末清初年間,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是中國僅存的唯一一家保持桐油、石印傳統工藝紙傘生產企業,其油紙傘傳統制作工藝被專家譽為“中國民間傘藝的活化石”,也是目前油紙傘行業中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分水油紙傘在發展過程中經歷過一段“瓶頸”時期,上世紀70年代以后,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生活節奏加快,人們開始使用制作簡單,攜帶方便的鋼架傘與布傘,使用油紙傘的人迅速減少,需求量的減少使得油紙傘制作產業一落千丈,很多從事油紙傘制作的人紛紛轉行,到了90年代,只有極少數人還在生產,直到本世紀初,分水油紙傘才開始走向復蘇。那么,作為我們國家傳統文化產業,是什么讓分水油紙傘在經歷了長達三十幾年的衰敗之后又重新繁盛了起來呢?通過分析我們認為分水油紙傘的成功秘訣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保持傳統。分水油紙傘充分發掘自身所蘊含的文化內涵,維持其自身獨特的競爭力。油紙傘是利用竹片作為傘架,棉紙擦上桐油作為傘面,雖然竹片經過防霉、防蛀等工序處理過,但是比起現代的鋼筋傘架,其韌性、彈力及質量上面還是有很明顯的缺陷,再加上是純手工制作,生產效率比較低,產量小,僅從商業效益上看,和現代鋼架傘比較是毫無競爭力的。所以油紙傘想要發展就必須對自己有一個客觀準確的認識,揚長避短,發揚傳統文化的魅力。分水油紙傘就深刻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一直保持純手工制作,從挑選浸泡竹片,做傘架,穿線,畫傘面,全部由手工完成。與此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精神層面的享受,所以油紙傘積極發掘自己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將發揚傳統作為其努力的方向,積極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利用“傘王”積極申報吉尼斯紀錄,在發揚其傳統工藝的同時積極宣傳,擴大知名度,這樣在迎合廣大群眾對于精神方面的需求的同時也使油紙傘銷量開始有所回升。
(二)保證質量。分水油紙傘的傘骨選用蜀南竹海等地海拔800米以上的深山老楠竹,韌性大、彈力強,并經防霉、防蛀等工序處理;傘面用選用拉力強的特制手工棉紙,并用天然環保的桐油浸泡;印圖方法采用中國最古老的印花方法——石印;最后在傘面刷上清漆。 分水油紙傘最大的優勢是實用性很強,經過特殊工藝處理,可以做雨具連續使用1-2年,也可以經受6-8級大風。不論日曬雨淋,都不破裂、不褪色、不變形,經久耐用。分水油紙傘上乘的質量是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石,雖然它與現代的鋼架傘相比稍顯遜色,但是同其他地區的油紙傘比起來卻是很大的一個優勢,這也是分水油紙傘銷量看好的重要原因。
(三)堅持創新。除了質量與承襲傳統之外,分水油紙傘還積極發揮了創新精神,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第一,積極開發新品種。為了迎合消費者不同的消費需求,分水油紙傘開發了以下品種:(1)古樸的傳統大紅油紙傘(單色傘),適用用于使用、裝飾;(2)小巧精致的旅游紙傘、禮品傘,適用于旅游與禮品紀念;(3)出口貿易傘;(4)滿穿收藏傘;(5)書畫特制材料傘;(6)專門用于展廳、家居等的古典裝飾傘;(7)野外直立油紙太陽傘、油布庭院傘、油布雨傘。而進入分水傘廠之后,我們可以看到整條街都從事著和油紙傘有關的工作,且最主要的廠房就在銷售點旁邊,所以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定制不同規格、不同色彩與不同檔次的禮品傘、裝飾傘等,也可以繪制各種圖案(如京劇臉譜、山水風光)。第二,樹立品牌,打造核心競爭力。分水油紙傘申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后就逐步規范市場次序,打造品牌,分水油紙傘廠是由國家級唯一法定繼承人畢六福在中國大陸經營的唯一一家手工油紙傘生產企業,有自己的商標以及獨特的企業文化等。第三,銷售面廣。分水油紙傘拓寬銷售渠道,開展多種銷售方式,全方位占領市場份額。油紙傘傘不僅零售,也可以批發,不僅有實體店,而且還開通了網上售賣點。
(四)積極宣傳推廣。傳統文化之所叫“傳統”就是因為其歷史久遠,且受到現代產業“擠兌”,人們對其了解的就相對較少,要振興傳統文化產業就必須搞好宣傳。分水在這一方面所做的努力也很值得稱贊,第一,積極申報各項文化記錄。分水油紙傘在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也積極申報其他項目,這些舉措都極大地提升分水油紙傘的名氣,起到了積極的宣傳作用;第二,采用現代營銷手段加強推廣。分水投入大量資金聘請專家制定了專門的推廣策劃案,其中有對于分水油紙傘市場情況的調查分析、廣告策劃等,通過一整套系統、全面的體系將自己的產品推銷給廣大消費群眾;第三,加強名人公關。分水嶺還定期邀請一些明星手執油紙傘在有400多年歷史的古街道上拍攝宣傳片,借此向人們展示油紙傘的獨特魅力。
雖然分水油紙傘在這幾年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需在以下方面努力。第一,應該積極向國際市場進軍。雖然分水油紙傘正利用“傘王”在申報世界吉尼斯紀錄,但是如果是僅靠這一項來打響其在世界上的名聲是不夠的,分水油紙傘應該利用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這一優勢積極向國外市場進軍,打開國際消費市場,將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產業發揚光大;第二,應推進產品向高、精、尖方向發展,開發一些高質量、高文化內涵的品種;第三,準確的價格定位。除了考慮生產成本價值之外,還應該適當的考慮其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利用消費者特殊的消費心理進行高價營銷策略。第四點,加強實用性的宣傳。應將分水油紙傘的宣傳推廣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其內涵就是將油紙傘的銷售奢侈化,姿態平民化。
我認為,在經歷了經濟的高速發展之后,我們國家的傳統工業或多或少都有衰敗的趨勢,不管是出于社會原因,還是歷史文化原因或者從經濟效應方面來考慮,我們都應該關注傳統文化產業的振興。振興傳統文化產業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我們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在這方面分水油紙傘無疑給廣大企業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作者簡介:曾肅鈴(1991- ),女,漢族,四川瀘州人,本科,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