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國,吳偉榮,陳雪芩
(1.華中科技大學 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2.武漢工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5)
De Angelo(1981)[1]和Watts和Zimmerman(1986)[2]認為,審計質量是注冊會計師發現并揭露財務報告誤述的聯合概率,它主要取決于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勝任能力和獨立性。審計質量關系到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以及會計師事務所的競爭優勢。正因如此,長期以來,審計質量問題在審計學研究領域中頗受學術界的關注。
在對審計質量問題的研究中,許多文獻發現,政府控制[3]、法律制度[4]、公司治理[5]、審計委員會[6]、客戶特點[7]、審計市場結構[8]、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任期[9-10〗、會計師事務所規模[11]、審計師獨立性[12]、審計師聲譽[13]等因素,都會對審計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這些研究都鮮有問及簽字注冊會計師背景特征對審計質量的影響。然而,在現實中這種影響卻是不可忽視的。高階梯隊理論認為,不同性別、年齡、學歷、教育背景和任期等背景特征的管理者對企業決策及績效的影響存在較大差異。大量實證研究也表明,不同背景特征的管理者對企業績效[14-15〗、企業戰略[16-17〗、企業創新[18]、企業避稅[19]、企業投資[20]和會計穩健性[21]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看法和影響。由這些研究便可以推斷,不同性別、年齡、學歷、教育背景和任期等背景特征的簽字注冊會計師也會對審計質量產生不同的影響。心理學認為,人們的行為選擇要受到其心理偏差的影響,而人們的心理偏差與背景特征緊密相聯[22]。所以,在研究審計質量的影響因素時,如果不考慮簽字注冊會計師的背景特征,就可能難以得出有效的研究結論。
隨著高階梯隊理論的迅速發展,已有少數學者開始關注注冊會計師背景特征對審計質量的影響。Nelson和Tan(2005)發現,注冊會計師的技能和個性會影響審計質量[23]。Nelson(2009)發現,注冊會計師的教育背景、專業技能、個性和認知風格對審計質量有著不同的影響[24]。Gold等(2009)發現,與男性注冊會計師相比,女性注冊會計師更容易受到男性客戶的影響,而較少受到女性客戶的影響[25]。不過,這些研究都沒有注意到簽字注冊會計師背景特征對審計質量的影響。由于簽字注冊會計師是審計工作的直接組織者和質量控制者,因此研究簽字注冊會計師背景特征對審計質量的影響,可能會使研究結論更有解釋力。
鑒于以上分析,本文運用高階梯隊理論,以我國2008-2012年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考察簽字注冊會計師的性別、年齡、學歷、教育背景、任期和職位等級等背景特征對審計質量的影響。此外,考慮到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同時存在特殊普通合伙制和有限責任制兩種不同的組織形式,本文還將進一步考察簽字注冊會計師背景特征對審計質量的影響在這兩種不同的組織形式中是否存在差異。
研究表明,簽字注冊會計師背景特征與審計質量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具體而言,年齡越大、學歷越高、任期越長的簽字注冊會計師所主持項目的審計質量越高;男性簽字注冊會計師所主持項目的審計質量比女性更高;合伙人擔任簽字注冊會計師所主持項目的審計質量較低;教育背景對審計質量的影響不顯著。此外,進一步區分特殊普通合伙制和有限責任制之后發現,年齡對審計質量的正向影響以及職位等級對審計質量的負向影響僅在有限責任制中顯著,而其他特征對審計質量的影響在這兩種組織形式中不存在明顯的差異性。
本文對現有文獻的貢獻主要是:從簽字注冊會計師背景特征的角度,研究簽字注冊會計師的性別、年齡、學歷、教育背景、任期和職位等級等特征對審計質量的影響,有助拓展研究審計質量的視野。同時區分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以分別考察簽字注冊會計師背景特征對審計質量的影響,這對會計師事務所轉制工作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余文結構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第三部分是研究設計,包括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變量解釋和檢驗模型;第四部分是簽字注冊會計師背景特征對審計質量影響的實證分析;最后是研究結論與啟示。
簽字注冊會計師的背景特征是人口學中的相關指標,如簽字注冊會計師的性別、年齡、學歷、教育背景、任期和職位等級等。按照高階梯隊理論,簽字注冊會計師的行為選擇要受到其認知能力和價值取向的影響,而簽字注冊會計師的認知能力和價值取向則與簽字注冊會計師的這些背景特征緊密相聯。因此,簽字注冊會計師作為審計項目的直接組織者和質量控制者,其不同的背景特征便會對審計質量產生不同的影響。也就是說,在審計質量方面會打下簽字注冊會計師背景特征的烙印。
(1)簽字注冊會計師的性別。心理學研究表明,由于生理、文化和教育等因素的影響,女性一般比男性更為謹慎和保守[26]。高階梯隊理論將心理學的這一研究成果用于企業行為的分析中也發現,在對待企業風險的態度上,女性管理者一般比男性管理者更為穩健[27]。因此,女性企業家經營的企業會更加追求穩定發展,從而更容易在行業競爭中生存下去[28]。此外,最近也有研究表明,與男性擔任CFO相比,在女性擔任CFO的企業中會計穩健性會更高[21]、盈余質量會更好[29]。這也為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打下了會計基礎。借鑒這些研究成果,本文認為,與男性簽字注冊會計師相比,女性簽字注冊會計師在工作中可能會更加細致和認真,在風險控制中可能會更加謹慎和嚴格。為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假設1:與男性簽字注冊會計師相比,女性簽字注冊會計師主持的審計項目質量可能會更高。
(2)簽字注冊會計師的年齡。按照高階梯隊理論,不同年齡的簽字注冊會計師在審計經驗、認知能力、進取精神、風險傾向等方面都可能會存在差異,從而使他們在工作中表現出不同的價值取向和行為選擇。相關研究表明,年齡越大的管理者越理性,其過度自信越小,從而越傾向于選擇風險較小的戰略和決策[22,30〗。另外,張兆國等(2011)也發現,年齡越大的管理者越傾向于選擇較穩健的會計政策[21]。審計工作從根本上看是一個判斷決策的過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審計人員的工作經驗和謹慎態度便對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一般而言,年齡越大的簽字注冊會計師不僅經驗越豐富,而且越謹慎。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假設2:與年輕的簽字注冊會計師相比,年長的簽字注冊會計師主持的審計項目質量可能會更高。
(3)簽字注冊會計師的學歷。一般而言,學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簽字注冊會計師的知識和能力。學歷越高的簽字注冊會計師可能具有更強的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從而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能夠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保持清晰的思路,作出正確的審計判斷與決策。相關研究也表明,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對企業戰略定位[31]、企業管理與技術創新[32]、企業多元化經營[33-34〗、企業投資決策[20,35〗、會計穩健性[21]等方面都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審計工作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注冊會計師尤其是簽字注冊會計師具有很強的判斷與決策能力,才能保證審計質量?;谏鲜龇治?,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假設3:與學歷較低的簽字注冊會計師相比,學歷較高的簽字注冊會計師主持的審計項目質量可能會更高。
(4)簽字注冊會計師的教育背景。相關研究表明,管理者的教育背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管理者的知識和技能結構,從而會對企業決策產生不同的影響[36-37〗。Barker和Muller(2002)研究發現,具有工程教育背景的管理者在促進公司研發方面具有獨特優勢[36]。Jensen和Zajac(2004)研究發現,具有財務教育背景的管理者更傾向于企業多元化投資[37]。借鑒這些研究成果,本文認為具有會計教育背景的簽字注冊會計師可能會更謹慎和保守。由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假設4:與不具有會計教育背景的簽字注冊會計師相比,具有會計教育背景的簽字注冊會計師主持的審計項目質量可能會更高。
(5)簽字注冊會計師的任期。按照高階梯隊理論,任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簽字注冊會計師的認知水平、審計閱歷和社會經驗。相關研究也表明,任期越長的管理者越容易與他人溝通和合作[38],以及對企業發展[33,39〗和企業決策[22]都有著積極的影響。審計工作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因此經驗的積累便是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基礎之一。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5:與任期較短的簽字注冊會計師相比,任期較長的簽字注冊會計師主持的審計項目質量可能會更高。
(6)簽字注冊會計師的職位等級。目前,在我國簽字注冊會計師中有的是合伙人,而有的則不是合伙人。從理論上講,與不是合伙人的簽字注冊會計師相比,是合伙人的簽字注冊會計師可能會更加重視會計師事務所的長遠發展,從而會更加注重對審計風險的控制。實證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Miller(1992)發現,作為合伙人的簽字注冊會計師比不是合伙人的簽字注冊會計師會更加穩健[40]。Trotman等(2009)發現,作為合伙人的簽字注冊會計師對審計過程的控制會更加嚴格,要求審計證據會更加充分[41]。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6:與非合伙人簽字注冊會計師相比,作為合伙人的簽字注冊會計師主持的審計項目質量可能會更高。
目前,在我國存在特殊普通合伙制和有限責任制兩種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這兩種組織形式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主要表現在:①風險承擔機制不同,即在特殊普通合伙制下責任合伙人需承擔無限責任,而在有限責任制下合伙人只要承擔有限責任;②決策機制不同,即在特殊普通合伙制下決策權取決于合伙人的能力和業績,而在有限責任制下決策權取決于合伙人的股權大?。虎酆匣锶艘幠2煌?,即在特殊普通合伙制下合伙人不少于25人,而在有限責任制下合伙人最多不超過50人。由于這些差異的存在,使得簽字注冊會計師的背景特征對審計質量的影響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谏鲜龇治?,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假設7:簽字注冊會計師背景特征對審計質量的影響在特殊普通合伙制和有限責任制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
1. 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2008-2012年滬深兩市A股類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并按照下列標準加以篩選:(1)剔除當年IPO的公司,因為這類公司的當年審計質量與其他年份的差異較大;(2)剔除ST和* ST公司,因為這些公司已連續虧損兩年以上,面臨著退市危險;(3)剔除金融類公司,因為這類公司有比較特殊的行業特征;(4)剔除相關信息缺乏的公司。經過篩選,最終得到15 646個樣本觀測值。為了消除異常值的影響,本文對所有連續變量進行了縮尾處理。本文數據來自色諾芬數據庫(CCER)、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網站(www.cicpa.org.cn)以及手工收集。
2. 變量解釋
(1)被解釋變量。本文采用Gul等(2013)提出的審計報告激進法來衡量審計質量[42]。首先,按下列模型(1)預測注冊會計師發表非標準審計意見(包括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和否定意見)的概率:
MAOS=α0+α1Quickratio+α2AR+α3Other+
α4INV+α5ROA+α6Loss+α7Lev+α8Size+
α9Listage+α10Indu
(1)
在式(1)中,Quick ratio表示速動比率(現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之和除以流動負債);AR、Other和INV分別表示期末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和存貨與總資產之比;ROA表示總資產收益率(凈利潤除以總資產);Loss表示虛擬變量,即當公司虧損時取值為1,否則取值為0;Lev表示資產負債率(總負債除以總資產);Size表示公司規模;Listage表示上市年限;Indu表示行業效應。
然后,按下列模型(2)來計算審計報告的激進性:
ARAgg=MAOs-Actual opinion
(2)
在式(2)中,Actual opinion表示注冊會計師實際發表的審計意見,當發表非標準審計意見時取值為1,否則取值為0。
當ARAgg為正(MAOs>Actual opinion)時,表明審計報告的激進性高,審計質量低;當ARAgg為負(MAOs (2)解釋變量。本文借鑒Bantel和Jackson(1989)[32]、姜付秀等(2009)[20]等研究成果,對簽字注冊會計師的性別、年齡、學歷、教育背景、任期以及職位等級進行衡量。 (3)控制變量。本文借鑒Beasley(1996)[43]、宋衍蘅和付皓(2012)[10]等研究成果,所選擇的控制變量包括總資產收益率、虧損虛擬變量、資產周轉率、所有者權益賬面值與市值之比、資產負債率、應收賬款與總資產之比、存貨與總資產之比、公司規模、國有企業虛擬變量、上市年限、客戶重要性、事務所規模以及年度效應和行業效應。上述各變量的定義見表1。 表1 變量定義 3. 檢驗模型 為了考察簽字注冊會計師背景特征對審計質量的影響,本文構建如下回歸模型: ARAgg=β0+β1Male+β2Age+β3Degr+β4Edu+ (3) 1. 描述性統計結果 表2是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由此表可見,審計報告激進性的最小值、最大值和均值分別為-0.94、0.25和0,說明審計報告的激進性不高,審計質量比較好。性別的均值為0.69,說明大多數簽字注冊會計師為男性,占69%;年齡的平均值和中位數分別為40.92和40,說明絕大多數簽字注冊會計師的年齡在40歲左右,正處在年富力強的時期;學歷的均值為3.69,說明簽字注冊會計師的學歷主要集中在本科和碩士;教育背景的均值為0.45,說明近半的簽字注冊會計師畢業于會計專業;任期的平均值和中位數分別為11.44和12,說明大多數簽字注冊會計師的任期在12年左右,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職位等級的均值是0.45,說明近半的簽字注冊會計師是合伙人。 2. 相關性分析 表3是各主要變量之間相關性分析的結果。由此表可見,性別與審計報告激進性呈負相關,說明男性簽字注冊會計師所主持的審計項目質量較高。年齡與審計報告激進性呈顯著負相關,說明簽字注冊會計師的年齡越大,審計質量越高。學歷與審計報告激進性呈負相關,說明簽字注冊會計師的學歷越高,審計質量越高。教育背景與審計報告激進性呈正相關,說明會計專業畢業的簽字注冊會計師所主持的審計項目質量較低。任期與審計報告激進性呈負相關,說明簽字注冊會計師的任期越長,審計質量越高。職位等級與審計報告激進性呈顯著正相關,說明合伙人擔任簽字注冊會計師所主持的審計項目質量較低。這些相關性分析的結果只是單變量檢驗的結果,還有待于在后面的回歸分析中做進一步檢驗。 表2 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 表3 主要變量間相關性分析 表4是對各變量之間多重共線性問題進行檢驗的結果。由此表可見,各變量的VIF值均小于4,說明各變量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 表4 變量間的多重共線性檢驗結果 3. 回歸分析 表5是回歸分析的結果。從全樣本看,簽字注冊會計師的年齡、學歷和任期均與審計報告激進性呈顯著負相關,說明這三個背景特征對審計質量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與相關假設一致。簽字注冊會計師的性別與審計報告激進性呈負相關,說明與女性簽字注冊會計師相比,男性簽字注冊會計師所主持的審計項目質量較高,與假設1不一致。其原因可能是現代女性簽字注冊會計師的思想觀念及行為方式逐漸趨向男性特征。相關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例如,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女性領導力研究課題組(2006)[44]發現,中國女性管理者對事業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與男性一樣;2007 年《世界經理人》與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共同發起的一項調查發現,女性管理者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追求穩定,她們也愿意面對挑戰、敢于承擔風險、勇于創新;姜付秀等(2009)[20]、李焰等(2011)[45]發現,管理者性別對過度投資、投資規模的影響不存在顯著差異。簽字注冊會計師的職位等級與審計報告激進性呈正相關,說明與非合伙人簽字注冊會計師相比,合伙人簽字注冊會計師所主持的審計項目質量較低,與假設6不一致。其原因可能是合伙人存在短期行為,犧牲審計質量來獲取更大的利益。簽字注冊會計師的教育背景對審計質量的影響不顯著,與假設4不一致。其原因可能是畢業生進入會計師事務所后,都會接受系統的培訓,即便是非會計專業畢業,在經歷系統的培訓后,也能勝任工作,因此,在他們具備簽字資格時,大學階段所學專業的影響便可能很小。 表5 簽字注冊會計師背景特征影響審計質量的回歸結果 注:①*、**和***分別表示在10%、5%和1%水平下顯著。② 由于會計師事務所轉制始于2010年12月,因此分組樣本的期間為2011-2012年。 從分樣本看,簽字注冊會計師的性別、學歷、教育背景和任期對審計質量的影響在特殊普通合伙制和有限責任制中不存在差異。簽字注冊會計師的年齡對審計質量的影響在有限責任制中表現為顯著正相關,而在特殊普通合伙制中則表現為不顯著。其原因可能是與有限責任制會計師事務所相比,特殊普通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的風險管理意識更強,質量控制機制更健全,使簽字注冊會計師的年齡對審計質量的影響較小。簽字注冊會計師的職位等級對審計質量的影響在有限責任制中表現為顯著負相關,而在特殊普通合伙制中則表現為不顯著。其原因可能是在特殊普通合伙制下,責任合伙人需承擔無限責任,因此風險意識更強。 4. 穩健性檢驗 為了驗證上述回歸分析結果的可靠性,本文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了穩健性檢驗。但限于篇幅沒有列出相應的回歸結果。第一,變量替換。本文分別采用異常應計、線下項目和是否微利來衡量審計質量,并進行了回歸分析。第二,樣本調整。由于管制行業與其他行業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本文考慮了管制行業這一虛擬變量(將資源、地產和公共事業等管制行業取值為1,其他行業取值為0),進行了回歸。第三,群聚調整。由于前文分析中樣本期較短、年度觀測值較多,可能會出現低估標準誤差從而高估顯著性水平的問題,因此本文借鑒Petersen(2009)[46]的做法,對標準誤差進行了群聚調整。上述3個方面的穩健性測試結果均與前文的回歸結果基本一致,說明本文的結論是較為穩健的。 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論的分析框架下,著重運用高階梯隊理論,以我國2008-2012年滬深兩市A股類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考察了簽字注冊會計師的性別、年齡、學歷、教育背景、任期和職位等級等背景特征對審計質量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簽字注冊會計師背景特征與審計質量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具體而言,年齡越大、學歷越高、任期越長的簽字注冊會計師所主持項目的審計質量越高;男性簽字注冊會計師所主持項目的審計質量比女性更高;合伙人擔任簽字注冊會計師所主持項目的審計質量較低;教育背景對審計質量的影響不顯著。此外,進一步區分特殊普通合伙制和有限責任制之后發現,簽字注冊會計師的性別、學歷、教育背景和任期對審計質量的影響不存在顯著差異;簽字注冊會計師的年齡對審計質量的影響在有限責任制中表現為顯著正相關,而在特殊普通合伙制中則表現為不顯著;簽字注冊會計師的職位等級對審計質量的影響在有限責任制中表現為顯著負相關,而在特殊普通合伙制中則表現為不顯著。這些研究結論表明,在研究審計質量的影響因素時,必須考慮簽字注冊會計師的背景特征對審計質量的影響,否則就難以得出有效的結論。同時,這些研究結論對選撥和管理簽字注冊會計師從而提高審計質量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參考文獻: [1] DEANGELO L.Auditor size and auditor quality [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1, 3(3): 183-199. [2] WATTS R L, ZIMMERMAN J L.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 [M].Prentice-Hall Inc, 1986. [3] 龔啟輝,李 琦,吳聯生.政府控制對審計質量的雙重影響[J].會計研究,2011(8):68-75. [4] DEFOND M L, LENNOX C S.The effect of SOX on small auditor exits and audit quality [J].Journal of Accoutning and Economics, 2011, 52(1):21-40. [5] 肖作平.公司治理影響審計質量嗎?——來自中國資本市場的經驗證據[J].管理世界,2006(7):22-33. [6] 劉 力,馬賢明.審計委員會與審計質量——來自中國A股市場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08(7):84-89. [7] LALASTAIR L, MIGUEL M, ZHANG P.Can Big 4 versus non-big 4 differences in audit-quality proxies be attribute to client characteristics? [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1, 86(1):259-286. [8] 劉桂良,牟 謙.審計市場結構與審計質量: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08(6):85-92. [9] PETER C, ROGER S.Audit parnter tenure and audit quality[J].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6, 81(3):653-676. [10] 宋衍蘅,付 皓.事務所審計任期會影響審計質量嗎?——來自發布補充更正公告的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12(1):75-80. [11] FRANCIS J, YU M.The effects of big four office size on audit quality [J].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9, 84 (5): 1521-1552. [12] JAMAL K, SUNDER S.Is mandated independence necessary for audit quality? [J]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2011, 36(4-5):284-292. [13] SKINNER D J, SRINIVASAN S.Audit quality and auditor reputation: Evidence from Japan[J].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2, 87(5):1737-1765. [14] BOONE C, OLFFEN W V, WITTELOOSTUIJN A V, et al.The genesis of top management team diversity: Selective turnover among top management teams in Dutch nespaper publishing 1970-1994[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4, 47(5):633-656. [15] 徐細雄.晉升與薪酬的治理效應:產權性質的影響[J].經濟科學,2012(2):102-116. [16] TIHANYI L, ELLSTRAND A E, DAILY C M, et al.Composition of the top management team and firm international diversification [J].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0, 26(6):1157-1177. [17] PENG W Q, WEI K C J.Women executives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the S&P 1500[Z]. Working Paper, 2007. [18] CAMELO-ORDAZ C, HERNANDEZ-LARA A B, VALLE-CABRERA 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p management teams and innovative capacity in companies [J].Journa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 2005, 24(8):683-705. [19] DYRENG S D, HANLON M, MAYDEW E L.The effects of executives on corporate tax avoidance[J].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0, 85(4):1163-1189. [20] 姜付秀,伊志宏,蘇 飛,等.管理者背景特征與企業過度投資行為[J].管理世界,2009(1): 130-139. [21] 張兆國,劉永麗,談多嬌.管理者背景特征與會計穩健性——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11(7):11-18. [22] FRASER S, GREENE F J.The effects of experience on entrepreneurial optimism and uncertanity [J].Economica, 2006, 73(290):169-192. [23] NELSON M, TAN H.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research in auditing: A task, person, an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perspective [J].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Theory, 2005, 24 (s1): 41-71. [24] NELSON M. A model and literature review of professional skepticism in auditing [J].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Theory, 2009, 28 (2): 1-34. [25] GOLD A, HUNTON J E, GOMAA M I.The impact of client and auditor gender on auditors’ judgments[J]. Accounting Horizons, 2009, 23 (1): 1-18. [26] BYRNES J P, MILLER D C, SCHAFER W D. Gender differences in risk taking: A meta-Analysis [J].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9, 125(3): 367-383. [27] FELTON J, GIBSON B, SANBONMATSU D M. Preference for risk in investing as a function of trait optimism and gender[J].Journal of Behavioral Finance, 2003, 4(1): 33-40. [28] BARBER B M, ODEAN T. Boys will be boys: Gender, overconfidence, and common stock investment [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1, 116(1): 261-292. [29] WATSON J, MCNAUGHTON M. Gender differences in risk aversion and expected retirement benefits [J].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2007, 63(4): 52-62. [30] FORBES D P.Are some entrepreneurs more overconfidence than others? [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5, 20 (5):623-640. [31] KIMBERLY J R, EVANISKO M J.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organization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on hospital adoption of technological and administrative innovations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1, 24(4): 689-713. [32] BANTEL K A, JACKSON S E. Top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s in banking: Do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op team make a differenc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9, 10(1): 107-124. [33] WIERSEMA M F, BANTEL K A.Top management team demography and corporate strategic chang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2, 35(1):91-121. [34] 陳傳明,孫俊華. 企業家人口背景特征與多元化戰略選擇——基于中國上市公司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 管理世界, 2008(5):124-133. [35] 何 霞,蘇曉華.高管團隊背景特征、高管激勵與企業R&D投入——來自A股上市高新技術企業的數據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6):100-108. [36] BARKER V L, MULLER G C.CEO characteristics and firm R&D spending [J].Management Science, 2002, 48(6): 782-801. [37] JENSEN M, ZAJAC E J.Corporate elites and corporate strategy: How demographic preferences and structural position shape the scope of the firm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4, 25(6):507-524. [38] EISENHARDT K M, SCHOONHOVEN C B. Organizational growth: Linking founding team, strategy, environment, and growth among US semiconductor ventures 1978-1988[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35(3): 504-529. [39] HAMBRICK D C, D’AVENNI R A. Top team deterioration as part of the downward spiral of large corporate bankruptcies [J].Management Science, 1992, 38(10):1445-1466. [40] MILLER T.Do we need to consider the individual auditor when discussing auditor independence [J]. Accounting, Auditing and Accountability Journal, 1992, 5 (2): 74-84. [41] TROTMAN K, WRIGHT A, WRIGHT S. An examination of the effects of auditor rank on pre-negotiation judgments [J].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2009, 28 (1): 191-203. [42] GUL F A, WU D, YANG Z.Do individual auditors affect audit quality? Evidence from archival data[J].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3, 88(6):1993-2023. [43] BEASLEY M S.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oard of director composition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 [J].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6, 71(4):433-465. [44]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女性領導力研究課題組. 中國女性管理者現狀調查報告[R].2006. [45] 李 焰, 秦義虎, 張肖飛. 企業產權、管理者背景特征與投資效率[J]. 管理世界, 2011(1):135-144. [46] PETERSEN M A. Estimating standard errors in finance panel data sets: Comparing approaches [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09, 22(1):435-481.
β5Tenu+β6Position+β7ROA+β8Loss+
β9Turnover+β10BM+β11Lev+β12AR+
β13INV+β14Size+β15LGOV+β16Listage+
β17CI+β18Big4+YearEffect+InduEffect+ε四、實證分析




五、研究結論與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