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宇紅
【摘 要】隨著我市“15/20/10”新課教學模式的全面實施,初中語文教學改革也取得豐碩成果。眾所周知: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初中語文新課導入恰似一出喜劇的序幕,能吊起觀眾(學生)的胃口,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全面提高課堂效率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作者堅持順應時代改革潮流,理論聯系實際,闡述了初中語文新課導入藝術。
【關鍵詞】故事情感媒體 懸念 詩詞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初中語文新課導入恰似一出喜劇的序幕,能吊起觀眾(學生)的胃口。正如著名的特級教師于漪坦言:“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現代心理學家研究也表明:人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總是力求探索它,認識它;興趣是一個人力求認識并趨向某種事物特有的意向,是個體主觀能動性的一種體現。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就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新課導入淺談膚淺體會,以達拋磚引玉的愿景。
一、故事導入,妙趣橫生
學生喜歡聽老師講述生動有趣的故事,因此,采取故事導入新課比較適合學生的實際需求。譬如,我在執教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時,就在導入階段把這篇小說的故事情節簡明扼要地向學生作了介紹,初步點燃學生學習興趣的導火索,然后提問于勒的一家人起先曾那么熱切地盼望他回來,后來又為什么像躲瘟神一樣躲開他呢。類似由故事引發學生的思考,有利于學生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印象深刻。一般而言,凡故事性強的記敘文或小說體裁的文章都可采用此法。
二、情感導入,觸景生情
在新課導入時,教師必須駕馭充滿感情的語言去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引起學生的激動情緒,以求對所學習的內容有共鳴感,并收到先聲奪人的教學效果。譬如:我在講授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導入時,就采取情感化的語文來感染學生:“同學們,在我的心坎里有一座山,險峰萬里它最偉岸,爸爸,親愛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想兒是一封家書,千里寫叮囑,盼兒歸,一袋悶煙,滿天數星斗。這些飽含深情的話語充滿了對父親的愛戴之情,同時也是父親最真的寫照,今天,我們就來學一篇文質兼美的紀實散文,其中也刻畫了一位疼愛兒子的父親,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學生被這段語言所感動,都興致勃勃地投入到下階段的自主探究之中去。
三、媒體導入,形象生動
多媒體導入形象生動,能扭轉枯燥乏味的被動局面。例如,我在講授《智取生辰綱》的導入時,就播放電視劇《水滸傳》中《楊志押送金銀擔,吳用智取生辰綱》這一片段(截取精彩部分),并伴有生動的導入:“燦爛的中華民族文學寶庫中有一顆璀璨明珠,它以我國歷史上一次波瀾壯闊的農民起義為主要內容,描述了曲折的故事,刻畫了生動的形象,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英雄傳奇,成為文學藝苑中的一朵奇葩,它就是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節選自《水滸》(七十一回本)第十六回。”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較容易地了解課文故事情節,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結果那堂課的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融洽,每個孩子都很高興地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
四、懸念導入,誘發好奇
初中生的心理還不夠穩定,他們學習的熱情往往會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驅使。因此,在教學中也應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在導入環節中適當地制造懸念,適度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而這個問題的思考,又會涉及課文的學習,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文章。例如:在教學《范進中舉》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導入: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從這些俗諺中,我們可以想象科舉考試對于封建時代的讀書人來說,具有多么大的誘惑力。文中主人公范進在中舉后竟然瘋掉,你認為可能嗎?這樣一來,學生的熱情一下子高漲了,急不可待要進入課文的學習。
五、詩詞導入,過渡自然
初中生的文學積累還是比較豐富的,他們對許多名篇還能倒背如流的,因此,讓學生通過背誦或者欣賞與課文相關的詩詞來導入新課,不僅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過渡自然。 譬如:我在執教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時,就開門見山的提出一文:“你們學過孟郊的《游子吟》嗎?哪位學生請背一遍。”一個男生學生自告奮勇的背誦道:“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翹起大拇指予以表揚,并繼續設問:“這首歌曲的主題是什么?”此時,同學們大聲回答:“偉大的母愛”。面對如此的氛圍,我在肯定他們的觀點后,請學生思考高爾基的名言:“父愛是一部震撼心靈的巨著,讀懂了它,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頓時,學生也被高爾基的哲理性話語所折服,心中蕩起創新思維的漣漪,情不自禁的手捧書本朗讀全文。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作為課堂的首要環節,實施的途徑雖然是豐富多彩的,但是不管如何設計,都要為全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服務,與講課的內容緊密相連,自然銜接。我們必須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生活閱歷、心理特征和思維特點實際創設相應的導入情境,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師生間的雙邊活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