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巧鳳
【摘 要】多媒體教學生動形象、音形兼備、具有獨特的優勢,它能在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難點,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 語文教學 運用 學生
隨著時代的進步,現代教育技術的深入發展,多媒體教學以特有的圖、文、聲、像集于一體,深受老師和學生的喜愛。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由此可見,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才能夠更好地學習。語文教材枯燥乏味,不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多媒體語文教學能夠創設生動逼真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變“苦學”為“樂學”,變“學會”為“會學”。如教學《秋天的雨》這一課時,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秋天美麗景色的配樂圖片,并且結合優美的語言渲染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欣賞秋色,并談感受,從而引出美麗的秋天是誰帶給我們的呢?這一問題情境,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過文字、圖片、聲音、動畫等形式對學生形成好奇心,能夠迅速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突破教學難點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有些知識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單憑老師的講解會顯得枯燥乏味,用語言也很難給學生講清楚,學生學習起來很困難。而多媒體的運用就可以打破這些限制,變抽象為具體,栩栩如生地加以展現,有助于講清重點,突破難點,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如教學《金蟬脫殼》這一課時,學生知道蟬蟲脫殼的事情,但學生沒有真地去仔細觀察,如果只通過課本上的描述,學生很難理解金蟬脫殼這個過程,而這一段恰好就是本課的重難點。所以我運用多媒體演示的方法,可愛的動畫圖像、條理清楚的過程、簡單易懂的語言使很多學生在這一難點上有了更好的突破。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加深學生對課文理解
傳統“范讀”依靠老師一張嘴,但無論多么高明的老師,他的語言也不可能十分標準。多媒體融形、聲、光、色于一體,學生可以一邊聽課文,一邊看課文內容配置的圖畫或視頻。運用多媒體能清晰地把動態的畫面展示于學生眼前,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之加深情感體驗,為深入理解文本作鋪墊。如教學《荷花》這一課時,“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冒”在這里是長的意思。為什么作者用“冒”而不用長呢?這時我用多媒體,把事件創設放映出來,在屏幕上出現了一池茂密的荷葉,一朵朵荷花從水面一直往上長,在挨挨擠擠的荷葉之間露出來,用“冒”字比用“長”妙在何處?這時有的學生回答:“冒”字能襯托出荷葉的茂密,也寫出了荷花的生命力,這樣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把遠的拉近,把虛的變實,把難的變易,從而加深理解、感悟和體驗,使難點在生動有趣的氣氛中迎刃而解。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發展學生的思維
多媒體教學能為學生營造生動逼真、色彩繽紛、聲像同步、能動能靜的教學情境,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能使學生眼、耳、口、手、腦等多種感官并用,有力的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的運用和提高,同時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如教學《小鎮的早晨》這一課時,課文語句優美,用詞精確,有一種超然的意境之美,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這一切呢?首先配樂示范朗讀,把學生帶到優美的情景之中。接著學習荷花的樣子時放一段有關荷花的錄像,師配樂解說,引導學生觀察、想象。其次學生配樂讀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最后填空練習,對課文中的重點語句加大訓練力度。這一環節的設計,不但陶冶情操還給學生美的享受,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從而促進了多方面素質的提高。
五、運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
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不僅是學校教育的首要任務,也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老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基本的語文知識,還要教會學生怎樣做人,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因此,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在語文教學時,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把思想品德教育結合到語文教學內容中去。如教學《梅花魂》這一課時,結合課文播放愛國人士的視頻故事片段,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如此緊扣課文,挖掘教材內涵,恰當運用多媒體的豐富資源,加強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既為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創設良好的德育情境,又使學生的情感共鳴,達到內化學生道德情感的教育效果。
總之,合理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在培養學生能力、發展智力方面能發揮積極的作用,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