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香
【摘 要】安全是人類社會穩定向前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在安全工程專業學科建設過程中,必須明確安全科學技術體系的結構和內涵,合理設置安全工程專業的課程,加強安全工程專業的實踐環節,加強安全文化知識的普及教育。三本院校注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這是安全工程學科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對于實現工礦商貿企業安全生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以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實際培養目標定位的實踐,提出了安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
【關鍵詞】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 安全工程 改革
1 引言
在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安全科學技術的應用與普及成為實現人類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適的工作與環境生活的根本保證。因此,這就需要大最的高素質的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從事安全工作。高等院校就擔當著這方面的任務。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是安全工程學科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對于實現工礦商貿企業安全生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分析了安全工程專業人才需求的特點以及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并以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實際培養目標定位的實踐,提出了安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
2 安全工程專業的現狀
雖然,安全工程專業在學科建設與發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就我國目前安全工程專業高等教育來說,仍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l)專業特色不明顯。各院校開設課程的側重面就有所不同,造成培養的學生存在著行業特點,所學的知識有片面性,給學生畢業后就業帶來困難。
(2)專業課程設置系統性不強。全國目前所設置的主要課程基本上仍是按照工科專業的模式安排,并沒有反映出安全科學的學科本質,且有的課程沒有成熟的學科教材。
(3)教學實習實施難度大。由于教學知識點較多,所涉及的行業也較多,這就給教學實習的安排帶來很大的困難
(4)學生課業負擔重。安全工程是一門綜合性學科,需要學習的課程太多,這就使得學生學習負擔太重而直接影響教學質量。
(5)畢業生擇業盲目性大。安全工程專業是一個新興的多科交叉的專業,在社會上就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從而不能得到社會上單位的普遍認同,這使得安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的擇業機會大為減少[1]。
3 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
安全工程專業人員的工作包括收集、分析解決安全問題不可缺少的資料,判斷是否可能發生事故;根據收集到的資料運用專業知識和經驗,為決策的領導者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安全工程專業培養的安全工程師屬于管理型的工程師,他們應該是“懂技術、會管理、能創新”的安全管理者[2-3]。
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及辦學條件,安全工程專業設置了化工安全、建筑安全等兩個專業方向,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集中在建筑路橋、化工制藥等行業安全管理。在我校安全工程專業本科課程體系中,加深、加重化工安全、建筑安全等兩個方向的專業基礎課。安全工程專業學科基礎課設置包括安全工程學、安全監測與監控、安全生產法及相關法律知識、安全生產管理、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流體力學與流體機械等;專業限選課設置包括安全生產技術、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燃燒與爆炸學、通風空調與凈化、職業衛生學等;專業任選課設置包括工業防毒技術、環境工程學、壓力容器安全等。其中安全生產法及相關法律知識、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是全國注冊安全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科目。以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制度為龍頭,促進安全工程專業學生的升學和就業,推動安全工程專業健康有序的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4 安全工程學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1.著重于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安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包括課程設計、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實驗教學等,實踐教學能夠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意識。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安全工程專業針對實踐教學,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理論與實踐課時的比例大體為2∶1,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實際專業工作,熟悉企業安全工程專業工作流程。每個學期均安排學生深入各大企業、組織進行學習實踐活動,如南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南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鄉塘消防中隊等。
2.完善實驗室建設。加強安全工程專業實驗室建設,發揮各院校專業特點,依托各種重點實驗室,推進實驗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與創新,創建良好的實驗教學環境,為培養學生實驗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提供保障。
3.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科技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課外實踐學習氛圍。鼓勵大學生參與消防演習、參加安全宣傳,同時設立創新學分,在專業教師指導下申報大學生創新項目,鼓勵廣大學生參加課外科技活動。
4.建立健全實踐教學管理制度。包括實踐教學建立工作文件管理制度(包括計劃、大綱、指導書等)、日常檢查制度(包括學生出勤、進度等)。
5 結論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對安全工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同時對安全工程類人才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培養應用型安全工程專業人才,提出如下建議:
(l) 明確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
(2) 改善安全工程學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在課程設置上,應注意各類課程的關系,保證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加強實踐環節教學。
【參考文獻】
[1]溫麗娟. 關于安全工程專業教育的改革與探討[J]. 安全, 2008(1):61-62.
[2]陳寶智.安全原理[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8.
[3]陳寶智.從傳統走向現代——論現代安全管理[J].現代職業安全, 2001, 9(2): 20-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