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靜
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開闊學生視野,豐富語言知識,幫助學生獲得樂趣和各種信息,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從而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促進聽、說、讀、寫等其他語言能力的有效提高。因此,在小學階段開展閱讀教學已經成為小學英語教學的必然趨勢。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 學生缺乏背景知識,給理解能力帶來影響。在閱讀課教學中,盡管大多數學生已經儲備了較豐富的詞匯量,但由于中西文化存在較大的差異,學生不能根據掌握的知識透徹理解閱讀材料,有時即使能弄懂每一個單詞的意思,卻理解不了文中的意義所在。這就是學生缺乏相應的背景知識造成的。
2. 閱讀內容本身存在的障礙未能得到及時解決,成了學生難以逾越的鴻溝,妨礙了學生閱讀活動的順利進行,直接影響閱讀的效率。
3. 閱讀面狹窄。學生學習語文時,會大量閱讀課外讀物:作文選、童話、小說、詩歌等,積累豐富的知識,語言刺激也得到鞏固和拓展。但是學生對英語的閱讀總是圍繞課本出現的閱讀材料,課外閱讀量甚少,不能及時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造成閱讀面的狹隘。閱讀教學始終圍繞教材中的課文轉個不停,限制了學生的閱讀視野。
4. 閱讀訓練單調。“教單詞——讀課文——回答問題”這種最常見的教學模式,缺乏了有效的閱讀方法的指導,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不起來,因此學生逐漸出現倦怠情緒,精力渙散,不動腦筋思考問題。
5. 閱讀效率低。閱讀的效率主要指學生對閱讀文章理解的正確率與速度。閱讀效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影響學生知識的增長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1. 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的真正動力。如果讓學生讀的內容枯燥無味,學生就會對閱讀失去興趣。因此,教師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善于選擇一些有趣味的故事、笑話來讓學生朗讀,從而激發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讓學生由“要我讀”變成“我要讀”。
我常常引導學生讀一些簡易的英文報刊和書籍,然后在班上談自己讀到的內容,或進行課前演講,大家進行評比,選出班級的“英語閱讀之星”及“演講之星”,并適當地獎給學生一些小禮物,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多管齊下,學生們自然就會對閱讀產生興趣。
辦好教室的作品展覽區。在教室后面的墻壁上開辟英語學習園地,定期展示學生的優秀作文,培養學生養成閱讀后寫作的習慣。
2. 帶著問題閱讀文章
帶著教師布置的幾個問題,認真閱讀,掌握詳細的信息,通過解決問題,加深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和運用。
問題的形式可以是簡單的問與答,判斷對與錯,選擇答案等。
練習的形式也可以是填表格,給圖片或句子排順序,圖片與句子的搭配、填空等。
教師可以通過聽說與閱讀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去欣賞短文,然后模仿錄音、動物或各種人物的語氣朗讀,還可以扮角色表演,從而達到訓練和鞏固語言的目的。
3. 加強課外閱讀
吸收信息的數量和質量往往決定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高低,成功的英語教學要依賴大量的語言材料和語言實踐。英語課堂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對學生閱讀方法和疑難問題及時給予指導,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學生如果在課外廣泛閱讀,并有目的地積累,就會產生積極的效果,有效促進課堂的閱讀教學。課堂和課外兩者的和諧結合能使學生的閱讀能力迅速提高。教師應該考慮到,學生課外閱讀時遇到的問題要比課堂教學時遇到的問題多,因為學生使用英語環境面狹小、利用頻率低、手上資料少,導致學生閱讀能力沒有得到有效提高,閱讀興趣不濃。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應大力營造課外閱讀的氛圍。利用好教室的圖書角,放置學生喜歡的英語讀物,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拓寬知識視野,培養學生從小愛讀書的良好習慣。積極搭建展示學生閱讀能力的平臺。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對學生的閱讀成果及時評價和推廣,樹立學習的自信心,進一步激發學習欲望。如讓學生輪流用英語朗讀自己感興趣的短文、編寫英語小報等。
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關鍵,對發展學生能力起著無法替代的作用。閱讀教學既可以促使學生儲備豐富的語言基礎知識,培養語感,同時又能陶冶學生情操,訓練學生寫作技能。實施有效的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給英語課堂引進活水,就能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好基礎。
責任編輯 邱 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