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 超
(河北省鹽山縣電力管件有限公司,河北 鹽山 061300)
企業的生命是質量。這樣的定理同樣適用于機械制造業,質量管理水平的高低會對產品的使用壽命、使用性能以及使用安全有直接的影響,這更決定著企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現階段,全球化經濟的推動,使得機械制造業要面臨著來自國內外的全球化競爭,企業若想要在激烈的全球化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務必要提升其科技水平和產品的質量水平,把一流的質量管理貫穿在產品的整個生產的過程當中,這才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就我國而言,我國機械制造業在質量管理上也存在著一些不能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導致我們與發達國家的發展還有著很大的差距,對我國機械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產生很大的影響。
國民經濟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支柱型產業中,機械制造業是不可小覷的力量。近年來,我國機械制造業在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國目前已成為世界排名第四的機械制造大國,但其質量管理水平方面與國外還存在極大的差距,里面存在很多問題。
現代質量管理的理念是人性的、全面的理念,它是從客戶出發,讓客戶滿意來達到企業的目標,企業每個部門以及工作人員都將產品質量作為工作的核心,將專業和管理技術、數理統計等匯集在一起而建立起的科學而合理的質量保障體系。企業的著眼點是滿足客戶的需求期望,生產出讓客戶滿意的產品。
我國機械制造業采用的是一種不完備的崗位管理模式,大量的質量管理人員是通過對技術、計量、理化以及檢驗等工作崗位的選拔而來的,而非專業的質量管理人才,這也導致質量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至今尚停留在初步管理階段階段。
質量管理工作要滲透整個企業所有環節,需要各個部門間大量的信息傳遞,信息化技術的發展為企業質量管理的信息傳遞能力的發展提供了技術保證,它的應用使企業成本控制、效率改進、質量提高以及完善的服務等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工具,然而我國機械制造業信息化程度相對落后,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的信息傳播不夠流暢,生產各環節、成本控制以及客戶服務等方面的信息處理傳遞非常遲緩,對質量管理事件的響應速度有很大的影響。
若要提高我國機械制造業的管理水平,務必要對企業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并且根據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傳統企業質量管理理念更傾向于成本管理的理念,此管理理念在全球化的經濟背景下已經不能滿足企業所需,對企業的市場競爭有不利的影響。現代質量管理的理念則是以顧客為本,全過程、全質量、全員參與的企業質量管理理念,一切以顧客的需求為出發點,其就是為了能夠達到顧客的長期滿意的目的,從而使企業獲得應有的經濟以及社會效益,企業才能有生存與發展。目前來說,“關注顧客”是機械制造業生存的基礎,只有將顧客的動向作為焦點,以顧客需求與期望而作為企業質量管理工作的出發點,構建由客戶需要以及期望的質量管理體系。所謂的客戶,并只是企業產品的目標消費者,還有企業內部工序間以及流程間的客戶關系,各個崗位、各個部門都有著自己的目標客戶對象。
解決機械制造業質量管理人才缺失的最佳方法是加強對質量管理人才的建設。事實上,企業產品都是由人來生產制造的,因此產品質量的高低和人才素質高低有最直接的關系。質量管理人才即是專職于質量管理工作的人才,對企業的整個生產經營活動具有支柱性的作用。企業質量管理人才素質的高低會對企業的發展有直接的影響。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只有滿足保證產品質量這一要求才能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加強對質量管理人才的建設,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非凡的意義。
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思想,采用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來實現機械制造企業的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建立廠內外互通的計算機網絡通信系統,實現企業管理信息化的目標,解決企業管理中的問題,能夠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與效率以及企業的競爭能力。
總之,加強機械制造業的質量管理更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一是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思想,我們要分析當前我國機械制造業在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將產品質量作為工作的核心,將專業和管理技術、數理統計等匯集在一起而建立起的科學而合理的質量保障體系。二是把企業的著眼點放在滿足客戶的需求期望上。三是采用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管理方式加大機械制造業各個部門間的信息傳遞,借助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提高企業質量管理的水平。四是要轉變質量管理的觀念,一切以顧客需求與期望而作為企業質量管理工作的出發點,構建由客戶需要以及期望的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廠內外互通的計算機網絡通信系統,實現企業管理信息化的目標,解決企業管理中的問題,能夠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與效率以及企業的競爭能力。五是加強對質量管理人才的建設,提高質量管理人員的理論和技術素質,培養專業的質量管理人才,來實現機械制造企業的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不斷提高質量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
[1]張雨婷.解決機械制造業質量管理人才缺失的最佳方法[J].中國科技博覽,2011,(8):23.
[2]馬玉順.實現機械制造企業的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J].山西機械,2010,(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