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凱 劉 娜 董麗娜 王曉巖 馮 燕 王俊君
(陜西省環境監測中心站,陜西 西安 710054)
2 01 4 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修訂后的《環境保護法》。新的環境保護法將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至此,這部中國環境領域的“基本法”完成了25年來的首次修訂。
同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的原《環境保護法》相比,新《環境保護法》內容由六章四十七條擴充為七章七十條。首次提出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環境保護信息化建設”、“建立監測數據共享機制”、“國家建立、健全生態保護補償制度”、“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內容。增加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一章,明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按照相關規定知道環境信息、直接或間接參與、監督環保方面的權利義務等,同時還依法指出政府相關部門擔負其相關責任,在實際工作中,要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向外公開環境保護的相關信息,為社會或者公民、法人提供參與保護環境的信息。
據筆者不完全統計得知,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新的《環境保護法》有這樣的明顯特點,第一那就是對現實要有針對性,第二對對未來要有前瞻性,第三對權利義務要有均衡性。這三方面的顯著特點較以往的環境保護法相比,有著前所未有的進步和改善。下面筆者分別就這三個特點做一詳細闡述介紹。
2.1 在現實的針對性方面。即將執行的新的環境保護法方面明確規定了在具體執法方面有關不到位,比如說落實不到位,以及企業違法處理不到位等存在的問題,這和老的環境保護法相比有著很大的進步。
2.2 在未來的前瞻性方面。未來的前瞻性方面這一點在新頒布實施的法律里作為最重要的一點,也作了明顯的法律規定,按照相關重大會議里的規定,對那些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問題,如果說是按照現在資源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考慮的話,即將實施的新法律多出了創新的理念和指導原則,規定了許多新的制度和管理措施,展示出很強的前瞻性。
2.3 在權利義務的均衡性方面。這方面的規定在以往的環境保護法里面是沒有規定的。它作為一個新的內容寫進了新的環境保護法。這個里面體現了個人、企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各方主體的基本職責、權利和義務,同時也相應的規定了保障、制約和處罰措施,這樣來看可以說是新環境保護法的一個創新舉措。另外來說,筆者在新的法律里也注意到了制度的完善。新的法律里明確指出建立跨區聯合防治協調機制,建立環境與健康風險評估制度等多項制度。注重運用市場手段和經濟政策等調控手法來調控,確保財政、價格、環境保護稅等及作為綠色信貸基礎的企業環保誠信制度。
新《環境保護法》在很多重要領域都有所突破,主要表現為以下三方面。
3.1 推動建立環境承載能力的綠色發展模式。在新的環境保護法里明確要求了要切實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這樣一個機制,同時還要加強不斷實施環保目標責任制度和考核評價制度。另外在新的環保法里還要考慮經濟政策因素與環境方面的影響;新的環境保護法還依法規定對那些沒有完成環境質量要求任務的部門要嚴格不給于環評手續的審批及立項。諸如此類的規定和要求都充分體現了對推動建立環境承載能力方面的綠色發展模式。
同時筆者也注意到,新環境保護法的實施也是對“建立資源型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有效機制,對那些環境容量等超載的地方進一步嚴格實施限制性保護措施,及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等的強有力的回應,順應了時代和全國人民的要求和需求,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3.2 推動多元共治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我們知道,有史以來,在我國的各項法律規定中,環境保護是現代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也是政府的基本公共職能。新法律的實施它有效地改變了過去政府環保部門單一治理環境污染的陳舊方式,更進一步體現了多元共治、社會多方面積極參與的環境治理理念。
另一方面,新的《環境保護法》也規定了,國家要統一建立跨區聯合防治協調機制,健全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國家機關優先綠色采購;國家實行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管理制度等等。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在新的法律里規定的多元共治的理念,更加充分說明了保護環境不惜一切代價,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一起打造碧水連天的決心和信心,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人類美好家園上空的干凈和諧。
3.3 加重行政監管部門的責任。在這一方面筆者充分認為,行政監管在具體執行中起著杠桿的作用,它可以表現出對新法律的重視和重要的統一體現。政府各級主管部門作為監管監控部門要在新法律實施之前做好自己的協調工作,要對那些不合格的地區及企業要及時有效地清理整頓,其實用好環保法這部法律武器。同時,針對那些企業違法問題,新的環保法律里面明確界定了罰款要按照日連續計罰原則;針對那些未批先建又拒不改正等的違法企業及責任人,環保有關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對其處罰。類似以上這樣的問題,作為環保部門要以身作則,切實為新法的實施做好鋪墊。
新《環境保護法》的發布及今后的實施,進一步充分說明了在立法層面上我國政府及環保機構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為環保有關部門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創新應用提供了強有力的科學保障,同時也對環保法的完善進一步提供了參考,可以說是具有現實意義。這樣也在一定意義上間接地規定和要求了我們的環保工作人員為了充分地使用好新的環保法,要在平日的工作中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和實踐活動,在今后的具體工作中切實使用好新的環保法,為我國的環保事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1]張秋蕾,環境保護部舉辦學習貫徹《環境保護法》專題報告會[N].中國環境報,2014.5.7
[2]杜希萌,環保部:新《環保法》最大限度凝聚了各方共識[EB].中國廣播網,201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