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迪
空難發生后,它引發的效應不一樣,對于平凡人而言,它是個人命運的改變和家庭的悲痛,而對于國家元首而言,很可能是政局的動蕩和顛覆,是國家命運的改變。
空難,這是人類實現了飛天夢后不曾想到的負效應。與汽車、輪船事故相比,飛機事故的摧毀力量無法控制,人人都可能成為被空難吞噬的生命微粒,不管是平凡人,還是國家元首,一樣凌厲,毫不留情。只是,空難發生后,它引發的效應不一樣,對于平凡人而言,它是個人命運的改變和家庭的悲痛,而對于國家元首而言,很可能是政局的動蕩和顛覆,是國家命運的改變。
因此,我們要說,當國家元首登上了飛機,國家命運說不定也搭乘于飛機之上。
瑞典:“良心”首相空難殞命 幸免戰爭成“世外桃源”
1936年12月9日,倫敦濃霧彌漫。一架道格拉斯DC-2客機仍執意飛離倫敦克羅伊登機場,起飛后不久,飛機就徑直墜向地面的民房,飛機上的乘客全部遇難。很快,英國《泰晤士報》就登出通欄標題:“瑞典的良心死了!”
這里所說的“瑞典良心”,指的是曾兩度出任瑞典首相的林德曼,他是瑞典歷史上最受尊敬的政治家之一。希特勒上臺后,他多次抨擊納粹主義,強調“無論如何不能拋棄個人與民族的良心”,主張繼續奉行中間偏右的政治路線。當社會民主黨內的青年黨員發起成立法西斯性質的“戰斗團體”時,林德曼毫不猶豫地將他們全部開除出黨。隨著納粹德國的勢力不斷擴大,特別是當納粹德國覬覦瑞典的鐵礦和港口時,林德曼開始向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五世建議同英國結盟,共同對付納粹德國。1936年12月,古斯塔夫五世派林德曼同英國政府接觸,然而當林德曼急于把消息帶給國王之際,卻因飛機失事殞命他鄉,而英瑞結盟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對瑞典來說,林德曼之死可謂一樁“幸事”。在瑞典國內,除了林德曼,多數人都堅持中立,這使得瑞典在二戰中成為“世外桃源”。可以設想一下,要是英瑞結盟成功,1939年9月瑞典就會對德宣戰,短期來看,那將給瑞典帶來災難性后果。
西班牙:恩師遇空難 “獨裁者”佛朗哥登臺近40年
眾所周知,佛朗哥是西班牙內戰中的反政府國民軍首領,他最終取得了內戰的勝利,并用鐵腕統治了這個國家近40年。殊不知,他的“獨裁者”生涯源自其恩師圣胡爾霍將軍的一次空難。
1931年,西班牙爆發革命后成立了第二共和國。次年8月,著名軍事將領圣胡爾霍發動政變,企圖推翻第二共和國,但失敗入獄,被判無期徒刑。1934年3月獲得特赦后,圣胡爾霍流亡葡萄牙。1936年2月,西班牙舉行新一輪大選,左翼人民陣線獲得勝利,于是對政府心存不滿的軍事將領佛朗哥等人聯系上寄居里斯本的圣胡爾霍,決心以公開的叛亂來回應共和國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圣胡爾霍被公推為叛亂的國民軍領袖。
1936年7月17日,內戰正式爆發。3天后,躊躇滿志的圣胡爾霍帶著數以百計的行李登上一架意大利造的運輸機,打算飛回西班牙指揮作戰。事先,有乘務員勸他不要帶那么多東西,以免超載,但圣胡爾霍答道:“作為西班牙未來的國家領袖,我應該有恰當的打扮。”不聽勸阻的圣胡爾霍果真在葡萄牙埃什托里爾上空遇難,事后人們發現飛機失事的原因就是行李超重。
不過就在同一天,佛朗哥也乘飛機前往西屬北非,盡管他的飛機也超載,可他卻平安抵達目的地。圣胡爾霍喪命后,佛朗哥毫無爭議地坐上國民軍總司令的寶座。
歷史學家認為,如果沒有埃什托里爾空難,圣胡爾霍必定掌握國民軍大權,他的軍事才能無法與佛朗哥媲美,且又不擅長外交,說不定西班牙在二戰期間就會加入納粹德國一方,而這起空難也許間接“拯救”了西班牙。
波蘭:總統及部分政要全部遇難 攪亂政局影響大選
2010年4月10日8點41分,波蘭總統萊赫·卡欽斯基和夫人瑪利亞乘坐的專機在俄羅斯斯摩棱斯克上空墜毀,同機的二戰期間波蘭流亡政府總統、參議院副議長、總統辦公廳部長、部分政要、名人以及機組人員等96人全部遇難。噩耗傳來,舉國悲痛,一時,波蘭成為世界上最悲慘的國家,最悲慘的民族。
《波蘭日報》認為,他們的遇難是“波蘭社會一場空前的災難”。前總統瓦文薩說:“這些波蘭精英的去世是整個波蘭的不幸……其影響將是長期的。”
當時,在波蘭最具影響力的兩個黨是卡欽斯基創建的法律與公正黨以及公民綱領黨。總統的突然離世對法律與公正黨來說無疑是一個難以彌補的損失,極大地削弱了該黨的影響力。
此外,當年是波蘭總統選舉年,按照計劃,總統換屆選舉將在10月舉行。此前各黨派已經紛紛推出自己的總統候選人角逐總統位置。在這次空難中至少有兩位總統候選人遇難,一位是謀求連任的卡欽斯基,媒體不斷報道,他將在5月份正式宣布參選;另一位是已經宣布要參選的民主左派聯盟候選人、副議長耶日·什馬伊津斯基。這兩人的突然離世極大地影響了所屬政黨的選舉形勢,打亂了黨內布局,改變了所屬政黨對選舉形勢的判斷。
伊拉克:薩拉姆·阿里夫“非正常死亡” 薩達姆上位
伊拉克是世界上國家元首非正常死亡率最高的國家,該國第二任總統薩拉·阿里夫就因空難而給后來的獨裁者薩達姆讓出了“金光大道”。
阿里夫上臺后將政府內的復興社會黨成員全部清除出去,復興社會黨因此對他恨之入骨。1966年4月13日,阿里夫乘直升機前往巴士拉參加一個集會,另有兩架直升機在旁邊負責安全。但在預定的時間里,總統的直升機并沒有趕到預定地點,伊拉克全國上下立刻陷入恐慌之中,大規模的搜索隨即展開。不久在伊拉克與伊朗的界河岸邊,人們發現了三架直升機殘骸,阿里夫等人全部遇難。據2004年伊拉克特別法庭審訊公開的檔案,阿里夫的直升機事先被人安放了定時炸彈,由于密謀者不確定阿里夫到底乘坐哪一架,所以干脆給三架都裝上炸彈,而這次行動的組織者就是混入軍隊的復興社會黨成員哈桑·貝克爾和薩達姆·侯賽因,他們后來都當過伊拉克總統,特別是薩達姆把伊拉克拖入了長達20余年的戰爭。
其他在空難中遇難的國家元首
● 2004年2月26日
馬其頓總統特拉伊科夫斯基乘坐總統專機前往波黑西部城市莫斯塔爾參加國際投資大會,不料飛機在這個城市以南50公里處的山區墜毀,機上包括總統在內的9人全部遇難。據說墜機的原因是當天的天氣十分惡劣、能見度極低。
● 1994年4月6日
盧旺達總統哈比亞利馬納、布隆迪總統恩塔里亞米拉在某會議結束后同乘一架飛機,飛機正準備降落于盧旺達首都基加利機場時突然墜毀。盧、布兩國總統與機上10多位乘客全部遇難。
● 1988年8月17日
巴基斯坦總統齊亞·哈克在看完軍事演習后回拉瓦爾品第,飛機起飛不到4分鐘,便直冒煙霧和火花,緊接著爆炸。機上人員無一生還。
● 1986年10月19日
莫桑比克總統薩莫拉·莫伊塞斯·馬謝爾乘坐的專機碰上雷陣雨天氣,在南非墜毀,總統不幸身亡。機上共有38位乘客,4人幸免于難。
● 1981年5月24日
厄瓜多爾總統海梅·羅爾多斯·阿吉菜拉,在厄瓜多爾與秘魯邊境處的飛機失事中遇難。
● 1980年12月4日
葡萄牙總理弗朗西斯科·薩·卡爾內羅乘坐的飛機剛起飛43秒,就墜毀于里斯本附近,機上人員無一幸免。
● 1979年5月27日
毛里塔尼亞總理艾哈邁德·烏爾德·布塞夫的專機在達喀爾附近海面失蹤。
● 1959年3月29日
中非共和國總統巴泰勒米·波岡達乘坐飛機在首都班吉以西90公里處墜落,總統死亡。波岡達是中非人民爭取民族獨立斗爭的先驅和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