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男

摘 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專業分工更加細致,使得企業很難獨自滿足多樣化的社會需求。面對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一種新型組織模式聯盟網絡興起。然而,任何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都必須不斷創新。
基于此,通過對相關文獻的分析,本文概況歸納了聯盟網絡的內涵和聯盟網絡與其他網絡組織的區別。在此基礎上,結合相關理論,本文分析了聯盟網絡多元化與企業創新的關系。
關鍵詞:聯盟網絡;企業創新;多元化;關系
一、聯盟網絡
(一)聯盟網絡的內涵。第二十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專業分工越來越細,這使得企業單獨滿足多樣化的社會需求很難。面對行業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在外部商業經營環境劇烈變化,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一種新型組織模式聯盟網絡興起。
然而,目前學者們對于聯盟網絡的定義尚無統一的定義,現通過對有關的文獻的整理歸納如下:(1)從組織制度創新角度,任利成,吳翠花認為聯盟網絡是指現代企業組織制度的一種創新,即企業為獲得創新資源、提升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與外部組織構建的相互信賴、長期協助的一種制度安排,它是企業組織形式的創新和變革。(2)從成員公司依賴關系角度,劉翼認為,聯盟網絡通常由幾個或十幾個公司,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為達到共同的目標而組成的集團,在規模成員公司內部組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在經營目標上也可能各不相同,但各個成員公司都在聯盟網絡中為著同一目標而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在網絡集團中,幾乎所有的公司都是通過直接或間接的形式相互關聯的,有一個普遍的依賴關系。另外,在此環境中,合并與競爭并存。(3)從外部環境角度,焦俊、李垣、楊建君認為聯盟網絡是企業與外部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形成一種新的組織形式對成員企業的長期生存和發展的宗旨。(4)從形成原因角度,張暉、藍海林認為企業將聯盟網絡作為網絡合作戰略基礎的原因有多個,包括作業可以有機會:共享互補的資源、能力和核心競爭力;與可能影響到自己核心業務的新興技術保持同步;與合作伙伴分組成本和風險。(5)從性質定義角度,林潤輝認為聯盟網絡是企業結點為了共同的目標,通過各種聯結(忠誠于信用,共享和合同協議)是資源,優勢互補,網絡組織風險分擔、多流元素。
綜合以上文獻定義,本文認為聯盟網絡是企業間通過聯合研發、聯合制造、聯合營銷、共享服務、標準設置和長期采購協議等契約合作方式來達到優勢互補、開拓市場、分擔風險以及獲得創新資源、提升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的一種網絡組織。
(二)聯盟網絡與其他網絡組織的區別。林潤輝將網絡組織定義是一個有活躍的網絡節點連接起來形成的有機的組織系統。大多數企業都在各種不同的網絡中,網絡是企業間的知識轉移、信息渠道和來源的流動,特別是在聯盟網絡,這種效果更為突出。
依據節點的性能和連接模式的不同,可將聯盟網絡與其他網絡組織加以區別:
三、聯盟網絡多元化與企業組織創新的關系
聯盟網絡多元化,有利于促進聯盟企業相互學習,加速聯盟內新知識和新技術的產生、擴散和應用,促進組織創新,增強所有成員企業的創新效率。下文探討聯盟網絡多元化對企業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兩方面創新的影響。
(一)聯盟網絡多元化促進企業技術創新。聯盟網絡企業之間相互交換互補性資源形成合力優勢,共同對付強大的競爭者的過程中,產品多元化、技術關系多元化必然要求聯盟網絡企業在原有的市場、產品、工藝、物質生產條件的基礎上進行變革,從而促進企業技術創新,不斷提高聯盟網絡的競爭力。
(二)聯盟網絡多元化促進企業制度創新。現代企業制度創新是為了實現管理目的,將企業的生產方式、經營方式、分配方式、經營觀念等規范化設計與安排的創新活動。制度創新是把思維創新、技術創新和組織創新活動制度化、規范化,同時又具有引導思維創新、技術創新和組織創新的功效。
聯盟網絡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與外部組織建立的彼此信任、長期合作的一種制度安排,聯盟網絡形成的過程中一定伴隨著企業制度創新,來建立一種更優的制度安排,調整聯盟網絡中所有者、經營者、勞動者的權力和利益關系,使聯盟網絡具有更高的活動效率。
(三)聯盟網絡多元化促進企業層級結構創新。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與應用,聯盟網絡的形成的過程中,聯盟企業的內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在聯盟網絡層級內部,使組織內各個層級之間與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更加便利,傳統的管理幅度理論不再有效,企業組織的層級結構向著扁平化和網絡化改造,促進企業層級結構方面的創新,以適應環境的變化和發展。
(四)聯盟網絡多元化有利于組織文化學習,促進組織文化創新。聯盟網絡各工作單位與外界的廣泛接觸將會使組織不斷學習新的知識,而組織內縱橫交錯的溝通網絡則會使各工作單元獲得的知識與經驗在組織內迅速得到傳播。
聯盟網絡組織文化將在強調主導價值觀念與行為準則的同時,允許異質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的存在。與等級明確的層級結構不同,網絡化層級結構不可能要求聯盟網絡企業以整齊劃一的方式行事,具有決策自主權的聯盟企業必然會在經營中表現出各具特色的個性化行為方式。
文化的多元化必然會促進聯盟網絡文化的不斷創新,從而必然會促進在信息技術經濟條件下的聯盟企業不斷地提高企業競爭力,不斷地走向繁榮。
參考文獻:
[1] 任利成,吳翠花,王威武.基于聯盟網絡的知識創新與服務創新互動關系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7(8):54-58.
[2] 劉翼.芻議跨國公司聯盟網絡及其啟示[J].世界經濟研究,1999,5:24-27.
[3] 焦俊,李恒,楊建君.基于內部能力、聯盟網絡的組織學習和技術創新[J].科學管理研究,2008,26(3):70-73.
[4] 張暉,藍海林.圍繞中心企業構建戰略聯盟網絡[J].科技管理研究,2004(2):40-42.
[5] 林潤輝.網絡組織的復雜性研究[J].管理科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進展,2001,490-498.
[6] 彭偉,符正平.聯盟網絡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基于珠三角企業的實證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2,33(3):108-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