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歐委會宣布對中國出口至歐盟的日用陶瓷用品發起反傾銷調查,基于此嚴峻現狀,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國日用陶瓷業遭到反傾銷的現狀以及我國陶瓷企業在應對反傾銷中會計上所存有的漏洞和不足,總結相關成功經驗,就相關會計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日用陶瓷業;反傾銷會計;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是日用陶瓷第一大生產國,產量約占全世界70%。由于日用陶瓷產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而歐盟各國的勞動力,因此很多歐盟的日用陶瓷企業一般不主張在本國境內生產日用陶瓷產品,而選擇到中國尋求代工的企業。據了解,我國日用陶瓷在歐盟市場占有率已經接近五成,是歐盟日用陶瓷第一大進口國。
一、我國日用陶瓷業遭到反傾銷的現狀分析
近年來我國出口歐美東南亞等地區的陶瓷產品先后遭遇到到反傾銷事件,具體列舉如下:
2011年6月2日,韓國貿易委員針對中國瓷磚生產企業做出了反傾銷復審判決,將征收中國瓷磚反傾銷稅延長3年,并裁定征收中國瓷磚企業9.14%-29.41%不等的高額反傾銷稅率,而其他供應商征收反傾銷稅率僅為16.%,此次韓國貿易委員反傾銷影響面極大,將使我國300多家陶瓷企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2011年6月8日上午,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召集佛山陶瓷企業召開了泰國反傾銷聽證會具體情況的通報會,會議稱泰國對華瓷磚反傾銷聽證會仲裁結果已出,此次反傾銷平均稅率為4.58%。
巴西當地時間2011年9月6日,巴西外貿委員會宣布,從即日起,將采取一系列措施限制進口以保護本國工業。措施包括提高7種制成品的進口關稅,其中有5種進口自中國,包括瓷磚從15%提高至35%。
2011年9月,歐盟對華瓷磚反傾銷案終裁結果塵埃落定,我國大部分出口陶瓷產品從當月開始被征收高達69.7%的稅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2012年3月透露,最近歐盟對我國陶瓷廚房餐具發起了反傾銷調查。歐盟一直是我國陶瓷產品出口的重要市場,口碑也相當好,然而,歐盟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連續對我國陶瓷的不同產品發起反傾銷,對我國的陶瓷行業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可估量。
由于歐盟債務危機導致國內消費能力下降,以湖南為例,湖南省、醴陵市對歐盟日用陶瓷的出口額已經出現了下滑,若再進行反傾銷,出口形勢不容樂觀。我國日用陶瓷出口頻繁遭遇反傾銷,最根本的原因是出口價格超低,醴陵市日用陶瓷出口企業也不例外。2011年我國出口到歐盟的日用陶瓷平均價格僅為1.51美元/千克,湖南省為1.454美元/千克,醴陵市價格水平高于全國、湖南省,也只有1.6229美元/千克。
2012年2月,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宣布對中國出口至歐盟的陶瓷餐具及廚房用具發起反傾銷調查。根據海關統計數據,全國此案涉案企業有2000多家,湖南此次涉案企業有85家,涉案總金額7461.9萬美元。醴陵涉案企業有59家,涉案總金額為4928.7萬美元,其中涉案金額在100萬美元的企業有15家,涉案金額3823.16萬美元,占全部涉案金額的77.6%;其中涉案金額在5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有21家,涉案金額4263.3萬美元,占全部涉案金額的86.5 %;我市單個涉案金額最大的企業是湖南華聯瓷業有限公司,涉案金額為1206萬美元,占公司銷售收入13%左右。7月11日,歐盟委員會工作人員已來到醴陵,就日用陶瓷反傾銷案對華聯瓷業有限公司展開實地調查。調查將實行全程封閉式運行,調查組將通過座談、查看生產現場、核查財務資料等方式,了解企業基本情況、出口產品生產情況以及反傾銷案立案以來市場變化情況,核實案件申請書及調查問卷答卷提供的信息以及公司財務數據,并收集相關證據材料。對陶瓷企業而言,這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因為一旦敗訴,企業將被課以重稅,被迫退出歐盟市場。
除歐盟以外,近年還有一些國家針對我國的日用陶瓷制品進行抵制,發起了一系列反傾銷調查,這些國家包括墨西哥、巴西、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等。這些非歐盟國家有的發起了對日用陶瓷一般性保障措施的調查,有的針對中國日用陶瓷餐具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并公布了抽樣陶瓷企業名單,意欲進行實質性的跟蹤取證調查,有的涉案金額巨大,達到4500萬美元以上。中國日用陶瓷企業陷入了反傾銷的重重包圍,舉步維艱。
日用陶瓷產業近期頻繁遭受各國的反傾銷指控,鑒于以上的現狀,深入分析日用陶瓷產業在歐盟遭受的反傾銷的原因并提出切實的對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總結我們在反傾銷應訴中的典型案例的經驗教訓,有益于我國企業在未來更加從容的面對國外的反傾銷調查,同時為國家進一步采取措施避免國外對華反傾銷調查和更好的幫助企業應訴反傾銷提供決策參考。
二、我國反傾銷會計的研究現狀
遭遇到反傾銷勢必就會涉及反傾銷訴訟,而反傾銷訴訟最基本的原則就是疑似傾銷產品在不同銷售地的銷售價格或生產成本之間的對比,通過比較來界定是否存在實質性傾銷的行為和以及傾銷程度的大小。如果反傾銷調查開始了,售價、成本等諸多方面涉及的就是成本計量與會計核算與分析方面的問題,所以我們認為反傾銷訴訟其實是在法律制度下的財務會計問題的紛爭。
目前我國反傾銷會計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2年,《反傾銷中會計計量公允性的思考》一文的作者齊炳忠與梁勁提出了反傾銷與會計計量公允性的關系論,他們還指出會計計量的公允性所提供的成本信息是以市場為基礎的歷史金額,并闡述了在反傾銷中會計計量的公允性是建立在透明度原則、國際間協調、市場經濟發展和科學、客觀、公正的基礎之上的。
2003年,顏延的《反傾銷司法會計》,是國內第一本從司法會計角度研究反傾銷的學術著作,從法學與會計學相結合的視角,對反傾銷調查的會計理論與會計方法進行研究。通過深入研究傾銷裁定中的三個核心會計概念“正常價值”、“出口價格或結構出口價格”以及“公平比較”,建構美國傾銷裁定的會計模型,對企業應訴反傾銷有較強的指導作用。endprint
反傾銷會計的概念是南京財經大學的周友梅于2003年提出的,他認為應盡快建立反傾銷應訴會計和反傾銷規避會計與反傾銷調查會計(主要針對國外公司提出的反傾銷訴訟),他提出了建立競爭對手會計的觀點,即對國際會計準則中管理費用及相關費用的界定和我國現行會計準則中的財務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相關費用的差異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比較,為反傾銷會計的研究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2004年,包括浙江工商大學馮巧根、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顏延、浙江萬里學院吳國燦和南京財經大學周友梅等在內的多位學者從多個不同角度(如會計權益、成本核算制度、會計標準、司法會計、成本優勢、會計信息系統、會計信息可比性等)對反傾銷會計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探析。
2008年,中南大學劉愛東在《會計準則趨同對我國企業應對反傾銷影響的調查分析》一文中指出,長期以來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執行過程中存在會計信息失真、財務管理混亂、操縱成本費用、會計檔案保管不規范、等嚴重現象,而2006年2月我國頒布了最新的企業會計準則,之后情況有所好轉,會計行為日趨嚴謹,加強了成本和費用核算,會計檔案的保管工作逐步規范,這保證了成本與費用核算的真實性和完整度,基本實現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實質性趨同。在此基礎上,我國企業應對歐盟及其他國家反傾銷行為有了高質量且全世界公認的會計準則體系平臺,這有利于我國在應對反傾銷中獲得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也使我國因此具備了在良性的國際環境中應對反傾銷的基本能力。
綜上所述,鑒于我國日用陶瓷產業近期頻繁遭受各國的反傾銷指控,深入分析日用陶瓷產業在歐盟遭受的反傾銷的原因并提出切實的對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筆者認為,會計作為反傾銷訴訟中的一個關鍵因素,針對我國日用陶瓷業遭到反傾銷的現狀以及我國陶瓷企業在應對反傾銷中會計上所存有的漏洞和不足,總結相關成功經驗,除了加強企業品牌建設,以品牌優勢應對國外的反傾銷調查外,更重要的是從會計的角度去積極應對,就相關會計問題進行深入探討,進行會計舉證、會計調查、會計規避、會計鑒定等一系列活動,為國家進一步采取措施避免國外對華反傾銷調查和更好地幫助企業應訴反傾銷提供決策參考,陶瓷企業應對反傾銷的會計對策研究是必然和具有戰略意義的。
參考文獻:
[1]劉愛東.會計準則趨同對我國企業應對反傾銷影響的調查分析.會計研究,2008,(9):33~3.
[2]楊姍姍.反傾銷會計相關問題研究「D〕.遼寧:東北財經大學,2006.
[3] 《歐盟反傾銷條例》第3條第2款、第9款.
[4]彭萬強.反傾銷中的會計問題探討.《會計之友》,2007,(1),上:18.
[5]袁磊.反傾銷會計[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1):24-25.
[6]周友梅.應訴反傾銷會計信息平臺的構建.國際商務財會,2007,(l):24~25.
作者簡介:施穎(1975.11- ),女,碩士研究生,副教授,會計師,中國商業會計學會會員,長沙市職業院校財經商貿教學研究理事會理事,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會計教研室主任。工作10多年來,我一直刻苦鉆研業務,近年在《財會月刊》、《財會通訊》、《會計之友》、《職業教育研究》、《會計師》等多個雜志發表學術論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