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偉
隨著新技術應用的持續深入,以客戶為中心的經濟模式正在向E2E的經濟模式轉型,洞悉E2E經濟模式的特征有助于企業在巨變中立于不敗之地。
隨著以組織為中心的經濟讓位于以個人為中心的經濟,翻天覆地的巨變席卷而來。社交媒體、移動技術、分析和云的成熟推動著從以個人為中心向每個人對每個人(E2E)的經濟轉變。E2E的特征是消費者和企業在大量價值鏈活動中廣泛互連和協作:共同設計、共同創建、共同生產、共同營銷、共同經銷和共同融資。從連接、互動、認知和智能四個關鍵維度,可以看出三類經濟模式的區別。
連接:生態系統如何協調,推動力有哪些?在組織驅動的經濟中,連接能力不對稱,信息僅從組織流向消費者。在以個人為中心的經濟中,靈活連接非常普遍,這是透明且自動化的供應鏈所帶來的結果。例如,服裝零售商Knot Standard允許消費者通過網絡攝像頭或其他方法以數字方式傳送尺寸數據,以訂購定制的西服、襯衫等。
將來,連接能力將在一個協同、整合的生態系統中變得更加協調。例如,Kiva.org是一家小額信貸非贏利組織,通過60多萬名放款人組成的在線社區,Kiva已向60個國家的數十萬人發放了2.5億美元貸款。由于在美國的貸款中,借款人不足1%,公司在2010年與Visa合作推出一項計劃,幫助墨西哥灣岸區的小型企業獲得小額貸款。通過進一步擴展,Kiva通過克林頓全球倡議建造了Kiva City,旨在通過與公民領袖、社區機構、金融機構和領導人通力合作,為美國城市的小型企業服務。在底特律推出這項計劃的3個小時內,Kiva籌集了超過2.5萬美元,為當地5家新企業融資。
互動:個人和組織之間深層關系是什么樣?在以組織為中心的經濟中,組織和消費者間的互動僅在執行交易時發生。在以個人為中心的經濟中,互動是整合的,它將個人與組織連接在一起,而且將數字與實體渠道連接在一起。數字眼鏡購買就是整合活動的一個例子,零售商Warby Parker繞過實體店直接向消費者提供在線銷售。在將實體產品數字化時,在線零售商關注低價格和便利性:消費者可以在收到眼鏡后在家里試戴,或者以虛擬方式試戴。
未來的互動是共生,即幾乎每個人和每件事都互相依存。企業電子系統就是這樣的例子:電子電路好像“第二層皮膚”,它了解用戶的認知狀態,從而可以刺激組織的修復。
認知:什么是市場洞察的深度,是否在客戶體驗中得以體現?在組織推動的經濟中,認知是孤立的,個人都不被了解,并且被假定。但在以個人為中心的經濟中,認知是定制的,每個人都被了解,并且是唯一的。例如,服裝制造商Jockey開發了一種新的文胸,根據對女性的調查而采用了新的尺碼體系,并提供了55種尺碼組合。
認知的未來將是基于情境的,即根據每個消費者的偏好、位置和時間點提供經過優化的相關體驗。事實上,零售體驗的提供者比消費者自己更了解消費者。未來基于情境的體驗甚至能夠在需要時提供,而不需要時并不提供。
智能:如何做出明智決策?在受組織驅動的經濟中,智能主要是指交易,這可導致通過直接關系而被動學習。相反,以個人為中心的經濟環境提供了響應智能,其特點是用數據支持學習和決策。Nest這樣的優化系統通過學習用戶偏好和行為而提供智能的能源管理,這些系統利用數據支持便利的產品使用和未來高能效服務的開發。
將來,智能將具有認知能力,采用概率方法實現基于計算機的決策。例如,在醫藥領域采用IBM Watson的人工智能,測試表明,Watson成功診斷肺癌的比例高達90%,而真人醫生的診斷成功率僅為50%。
(編輯:王文正 wwz8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