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利
中國書法研究作為一門古老的學問已有1900年左右的歷史了,以東漢時期崔媛《草書勢》和蔡邕《篆勢》、《九勢》等文章的撰述為其濫觴。嗣后研究者輩出,著述亦日益繁富。特別是近30年來,書法史的研究相繼勃興,更是超越以往任何一個時代。不僅著述數量空前,研究的廣度與深度也是前所未有。人們開始擺脫以書法論書法的舊有模式,力圖從文化學、歷史學、藝術學、社會學等不同學科角度或多學科綜合進行研究,取得了長足進展。最近讀到吳慧平博士的著作 《書法文化地理研究》(榮寶齋出版社,2009年9月版),覺得此書以書法文化地理為研究對象,運用多學科的有關理論,對中國書法做出了比較獨特的闡釋和系統深入的探討,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見解,大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用學術評論的眼光來看,該著作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提及。
首先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書法文化地理作品。該研究以書法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為切入點,以書法文化景觀的書法載體——漢字所蘊涵的物質、制度、精神等文化內涵,以及這些景觀的歷史時空發展、差異和傳播及其文化生態學動因作為探討對象,然后從區域空間的角度,重點透視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書法地理的諸多方面,研究最后歸結于書法地理分區。這種宏觀論述與具體研究相結合的理論建構、體例、內容和布局,完全符合文化地理學要求,也圓滿達到了該項研究的目的。
該項研究為區域研究提供了一個成功的范例。區域研究是地理研究的起點和歸宿,在地理研究中不可或缺。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上遭受巨大破壞,政治上極為混亂,社會又十分動蕩的時期,然而卻又是富有創新精神的時代。這一時期思想上十分解放,藝術上非常繁榮,是書法藝術走向自覺化并取得輝煌成就的重要時期。在我國書法文化發展史上,這種割據局面造成的人口大流動,既有利于文化大交流和南北書法藝術融合又容易使地域文化在相對封閉環境中形成自己風格。這種并存過程和互動局面,形成了這一時期我國書法藝術異彩紛呈的局面,因此研究魏晉南北朝書法文化歷史在中國書法史研究中就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選擇這個斷代作為研究對象,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可謂切中肯綮。這一研究對我國方興未艾的書法文化地理學發展,定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作者對資料的運用駕輕就熟。從事研究工作對史料的占有和運用是極為重要的。對此,作者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對有關古代的文獻史料收羅備至。對這些資料作者進行了深入細致的鉆研、分析和梳理并加以科學的綜合運用。在這部著作中著眼于書法文化的研究,但又并不僅僅局限于此,還站在學術理論的高度對中國書法發展的歷程、書法文化特質和風格及地域差異等方面,都作了較好的歸納總結,提出了一些很有水平而且富有新意的學術見解。這使得全書既有學術高度,又有精彩豐富的內容,給人以暢達透徹之感。在具體論述中,作者又十分重視對國內外相關成果的借鑒和吸收,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均能詳細注明出處,體現了作者博采眾長、實事求是的良好學風,顯示出作者扎實的基本功和豐厚的理論素養。這些都是值得給予充分肯定和贊揚的,堪稱是同類研究成果中個性鮮明、富于創見之作。
著者之所以能寫出這樣一部出色的書法史力作來,還與他本人具有豐富的地理知識和深厚的書法學養有密切關系。作者本科畢業于湖南師范大學地理系,后入首都師范大學有幸在著名學者、書學大師歐陽中石先生指導下攻讀書法碩士學位,博士師從中山大學歷史地理著名學者司徒尚紀先生,這種學習經歷與背景加上他對書法文化地理的濃厚興趣和個人稟賦,使他具備了一般人所不具備的有利條件,從而能夠突破傳統書法史研究的窠臼,獨辟蹊徑,提出新問題和解決新問題,進行創造性的研究。另外,吳慧平博士的書法作品亦頗具功力,甚為可觀。這兩者集于他一身,并能很好將兩者結合起來。這恐怕也是他研究此課題取得如此突出成績的主要原因。
最值得敬佩的是該著的諸多創新成果主要是在實地踏勘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作者深入野外考察的荊棘叢中,灑下了辛勤的汗水,搜集積累了大量第一手資料。這部散發著泥土芳香的書法文化成果即是作者心血和智慧的結晶。正所謂“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它表明,野外調查是搞好地理研究和藝術創作不可或缺的一種手段,即使是網絡發達的今天仍是如此,尤其是對地理學者來說更不可少。這是一個真正的史地研究工作者恪守的一條亙古不變的治學之道。由此筆者深切感受到不深入到社會環境中去考察,要想客觀深入地從事研究是不可能的。
在書中作者還特別注意書法史與踏勘資料的對接和相互印證,克服了文獻記載匱乏的局限,構筑了研究的新框架。此外,作者深諳藝術之道。這部專著中插入了不少書法名作、真跡,含碑、帖、畫及各種字體的摩崖石刻等,從而展現了書法文化藝術的獨特風格和巨大魅力,增加了本書的可讀性。這既是一種論述形式,也達到了藝術欣賞的效果,非常值得稱道。
吳慧平博士致力于書法文化研究,并對此關注已久,知難而上。作者抱著嚴謹審慎的治學態度,資料務求翔實,辨析力求深入,故寫出來的文字,血肉豐滿,立論可靠,結論可信。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這部著作的問世,為書法文化地理學的研究開了個好頭,開拓了歷史地理學的一個新領域,具有填補學術空白的意義,也為歷史文化地理研究領域增添了一部頗有特色的厚重之作。衷心希望吳慧平博士在書法文化地理研究的道路上繼續奮進,為中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