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嬙
摘 要 目的:探討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學習自我效能感與學業拖延的關系。方法:采用時間管理量表(ATMD)、學習自我效能感量表、學業拖延量表(PASS)對284名大學生進行調查。結果:大學生總體學業拖延程度低于平均水平,學業拖延與時間管理傾向總分、學習自我效能感均呈顯著負相關。結論:時間管理傾向、學習自我效能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業拖延。
關鍵詞 大學生 時間管理傾向 學習自我效能感 學業拖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Relationship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Perceived Academic Self-efficacy and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LI Qiang
(Shangluo University, Shangluo, Shaanxi 726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perceived academic self-efficacy and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284 university students by using the Adolescent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scale, Perceived Academic Self-efficacy Scale and Procrastination scale. Results: The degree of Students'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is lower than average.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has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and perceived academic self-efficacy. Conclusion: The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was affected by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and perceived academic self-efficacy in some way.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academic self-efficacy;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學業拖延是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經常表現出來的一種拖延行為,是指故意而且沒有必要的推遲開始或完成那些和學習有關的任務活動,常常表現為直至任務的最后期限才開始著手進行,時常伴有緊張感和焦慮感。學業拖延問題近年來受到了很多學者的關注,一部分研究集中于探討大學生學業拖延的基本情況,如Ellis、①Solomon ②等人都對大學生學業拖延的情況進行過調查,發現大學生學業拖延比例較高,而且有增長的趨勢。③國內的肖蓉、④陳保華⑤等人對大學生的研究表明80%以上被試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另一部分研究集中探討大學生學業拖延的消極影響。⑥本研究主要是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時間管理能力和學習自我效能感與學業拖延行為的具體關系,為分析大學生學業拖延的原因提供一些依據。
1 方法
1.1 被試
從陜西省四所普通高校隨機調查取樣,共發放問卷300份,有效問卷284份,問卷有效率94.67%。樣本構成如下:男101人,女183人;大一96人,大二81人,大三62人,大四45人;文史類150人,理工類134人。
1.2 調查工具
1.2.1 時間管理傾向量表(ATMD)
黃希庭、張志杰編制,該量表共44個題目,包含三個維度:時間價值感(10題)、時間監控觀(24題)、時間效能感(10題)。量表采用利克特五點計分,從“完全不符合”(1分)到“完全符合”(5分)。量表總分越高說明被試的時間管理能力越好。
1.2.2 學習自我效能感量表
梁宇頌、周宗奎編制,該量表共22道題,包含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兩個維度。量表采用利克特五點計分,從“完全不相符”(1分)到“極其相符”(5分)。量表得分越高說明被試學習自我效能感越高。
1.2.3 學業拖延量表(PASS)
采用Solomon和Rothblum編制的學業拖延量表的第一部分測量拖延程度,共18 個題目,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3 程序
隨機調查取樣,數據分析采用SPSS17.0完成。
2 結果
2.1 大學生學業拖延的基本情況
本研究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學業拖延的水平不高,學業拖延的平均分為27.98,在接受調查的284名大學生中拖延總分高于“偶爾拖延”程度的被試為53人,嚴重拖延的被試僅有1人。為更好地了解大學生學業拖延行為的影響因素,本研究對學業拖延行為在任務性質、性別、學科等方面進行了差異檢驗,結果發現,學習任務的拖延程度顯著低于非學習任務(p<0.01),學業拖延行為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女生減少拖延行為的愿望更強烈(p<0.01);理科學生在學業拖延總分和非學習任務維度上得分更高(p<0.05),文科學生在學習任務的拖延得分顯著高于理科(p<0.05),文科學生改變拖延行為愿望顯著高于理科學生(p<0.05)。
2.2 時間管理傾向與學業拖延的關系
表1 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和學業拖延的相關
注:* p<0.05 ** P<0.01
結果表明(表1),時間管理傾向總分與學業拖延總分、學習任務的拖延呈顯著負相關;時間監控觀與學業拖延總分、學習任務的拖延呈顯著負相關,時間效能感與學業拖延總分及學習任務、非學習任務的拖延均呈顯著負相關,并且與減少拖延行為的愿望呈顯著正相關。
2.3 大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與學業拖延的相關
表2 大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和學業拖延的相關
注:* p<0.05 ** P<0.01
結果表明(表2),學習自我效能感總分與學業拖延總分、學習任務的拖延程度呈顯著負相關。
3 分析和討論
3.1 大學生學業拖延行為的基本情況
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學業拖延水平不高,這和甘良梅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⑦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十幾年的受教育經歷使得他們已經形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初中、高中階段規律的學習生活,很多學生已經習慣于中學階段的學習模式,因此進入大學后仍然能夠保持一定程度的積極學習行為。
大學生更容易在非學習任務方面出現拖延行為,這可能是因為現在我國高校普遍比較重視學習成績,成績高低會影響到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很多方面,如獎助學金、入黨、畢業證、學位證。同時,由于現在大學生就業形式嚴峻,為了更好地解決就業問題,大學生在校期間經常要參加各種資格考試,所以學習得到了大學生的重視。與此相比,一些與學習關聯不大的任務更容易產生拖延行為,這和石軼的研究結果一致。⑧
在對學業拖延影響因素的分析中發現,理科學生更容易出現拖延行為,而且主要表現在非學習任務的拖延方面,這和趙婉黎的結論基本一致。⑨化學、物理等專業的大學生平時學習的任務比較重,專業課、實驗課的難度比較大,學生常常容易出現負性情緒,但專業的特點要求這些學生必須加強日常的訓練和積累,所以,理科學生比文科學生容易出現拖延,但主要表現為那些即使拖延也不會產生重大影響的非學習任務方面。
3.2 時間管理能力和學業拖延的關系
結果表明大學生時間管理的能力越強,越不容易產生拖延行為,這與畢重增、彭香萍的研究結論相同。⑩大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自由時間比較多,能夠有效地管理時間對大學生的學習行為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時間管理能力較強的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時間對于自己的重要意義,在平時的學習中能夠較高地安排時間、做好計劃,能夠有條不紊地完成各項學習任務,不容易出現拖延行為。
3.3 學習自我效能感與學業拖延的關系
研究發現學習自我效能感越好,個體學業拖延程度越低,這和楊志剛、王紅怡豘的研究結果一致。學習自我效能感比較高的個體對自我的信心比較足,在學習過程中有信心可以順利地完成學業,同時,相信自己能夠通過不斷的努力獲得較好成績。這樣的學生面對學習任務時不容易產生焦慮、煩躁、逃避等心態,學業拖延行為較少。
4 結論
大學生總體學業拖延程度低于平均水平,學業拖延行為與大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和學習自我效能感密切相關。
商洛學院科研基金項目(10sky1019)
注釋
① Ellis,A.&Knaus,W.J.Overcoming procrastination.New York,Institute for Rational Living.1977.
② Solomon,L.J&Rothblum,E.D.Academic procrastination:Frequency and cognitive behavioral correlates[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984.31:503-501.
③ 陳小莉,戴曉陽,董琴.Aitken拖延問卷在大學生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16(1):22-24.
④ 肖蓉,駱云峰,林倩,楚翹.大學生拖延行為與大五人格的關系研究[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0.6(19):550-552.
⑤ 陳保華.大學生學習拖延初探[D].碩士學位論文.華東師范大學,2007.
⑥ 王靈芝,王曉鈞.學業拖延與學習自我效能感的關系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2007.
⑦ 甘良梅.大學生拖延與人格、學業成績的相關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
⑧ 石軼.大一新生學業拖延與心理控制源、時間管理傾向的關系[D].東北師范大學,2009.
⑨ 趙婉黎.大學生學業拖延及影響因素模型的初步建構[D].西南師范大學,2007.
⑩ 畢重增,彭香萍.拖延:時間管理傾向量表的區分效度[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31(6):10-13.
楊志剛,王紅怡.學習拖延與學習倦怠的關系研究: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應[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18(3):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