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摘 要:伴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人們對藝術作品的審美取向也有了新的標準、認識和提升。因此,水彩畫的藝術發展在繼承傳統的表現形式的同時,對新材料的研究與探索也應與時俱進,使其在水彩畫創作的運用中能夠在不破壞水彩畫原有特點的同時,又有所新的突破和創新。傳統的藝術表現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現有快速發展社會的需要,也不能滿足人們對藝術創作的審美要求。例如現代新材料的結合與運用,新技法的創新與研究等都在某種程度上豐富著水彩畫的表現形式,在展現出水彩畫不同的視覺效果的同時,也展現出創作者的個性和情感。這種情感表達也正是創作者所需要的,是情感再現的載體。與此同時,我們還要關注的問題是既要在新材料拓寬水彩畫發展道路的同時,還要保留水彩本體語言原有的特性,使水彩畫表現的更加豐富多彩,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發展我們的水彩藝術。
關鍵詞:水彩畫 傳統語言 新材料
一、水彩畫傳統語言的特點
水彩畫之所以被認為是一門獨立的藝術門類,是因為它的形成經過長期的融合與發展,雖然是“舶來品”但在中國的東方大地里已經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表現語言和形式,被大眾乃至國外所認同和接受。眾所周知,水彩畫本身的特點是顏色的透明感和以水為媒介作畫產生的效果。顏料透明或者半透明的特性在水彩畫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再結合不同紋理的水彩畫紙和繪畫技巧,使畫面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藝術效果。因為水本身具有清澈、流動性強的特點,水與水彩顏料相結合充分發揮了水彩畫種自身清薄,透明的獨特屬性,是其他畫種所不能表現的特性,因其特有的表達語言所以一直被人們所喜愛。
傳統水彩畫的表現語言與它的畫法是分不開的,總體分為干畫法,濕畫法和干濕結合法,這些大體都取決于用水的多少與畫法的表現技巧,所以水彩畫傳統語言的特點就在于顏料與水的融合與特定畫法的表現。
我們所說的水彩畫材料并不僅僅是指顏料,而是包括了紙、水、顏料、媒介劑等多重物質元素。這些元素不但“包括動物、植物、礦物和化合物為原科的顏料,以及各種粘合劑、底子和載體等傳統繪畫形式的材料;也包括各種現成品、經藝術家加工過的實物,以及其他多種多樣的現當代畫家使用的材料。”[1]水彩畫傳統意義上的材料主要是指作為基礎的水彩紙、專業的水彩顏料、畫筆以及根據畫家畫面需要達到的效果而選擇的一些普通的底料,例如樹膠之類作為保護層。本文所說的水彩新材料是相對于傳統的基礎材料而言,可分為狹義和廣義兩個層面來理解。
以狹義而言,新材料主要是指前輩畫家從未涉及使用的,創作者因個人創作所需表達情感的一種媒介或發明使用在水彩畫創作中的材料。而以廣義而言,除了我們所了解的水彩畫的基本材料和工具外所用到的材料都屬于新材料,其中包括各種紙張、畫布,例如畫設計圖的卡紙、國畫用的宣紙、普通的報紙、油畫布、木板等可以做畫的載體;另外還可嘗試各畫種的顏料工具與水彩畫的結合,例如油畫棒、丙烯燃料、以及中國畫顏料與水彩顏料的結合,以及這些畫種中包括的各種增稠劑、調和油、留白膠等材料與水彩畫融合的研究探索,相對于傳統的水彩畫材料,這些都算得上是新的材料了;廣義的新材料更包括我們生活中的各種物質,例如有代表性的食鹽、甘油、酒精等等,這些已經經過試驗運用于我們的水彩畫創作中,當然還有更多的需要我們進一步的試驗研究。這些材料的運用使我們水彩畫呈現出了更加多姿多彩的形式,本文也是對水彩畫廣義上的新型材料與水彩畫融合的研究。
二、新材料在現代水彩畫創作中的作用
新材料的應運而生是與社會的發展,人們藝術欣賞水平的提升,藝術家自身涵養和對藝術的追求與理解分不開的。是藝術家在進行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所要表達的情感再現,水彩畫創作新材料的介入,不僅僅是為了豐富和拓展傳統水彩畫材料藝術語言的表達形式,更重要的是以此形式來傳達藝術家對藝術作品的一種托物言志的情感。以達到某種造型或色彩為目的的探索研究,其自身的特性賦予水彩畫新的視覺效果,即符合人們的審美,又滿足了藝術家對創作作品的多樣化,個性化要求。新材料在水彩畫創作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水彩畫創作過程的影響,二是對水彩畫創作表現語言的豐富和拓展。
在水彩畫創作中,傳統語言的特點即為水與彩的完美結合,水彩畫的這個特性使對水的運用與掌控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水具有一定的特性,不同的環境下水的蒸發速度對畫家的影響也不盡相同;如在潮濕的環境下作畫,水的蒸發速度相對較慢,畫面干的就會較慢,這會大大影響到我們創作的連貫性,很可能使本想保留色彩形狀的地方暈開,影響畫面效果和創作心情,打斷我們的思路,這時如果在水中加一些酒精,在不影響畫面效果的同時,可以增加水的蒸發速度,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反之,如果是日光強烈或風大的環境,水的蒸發過快時,畫家如果想使畫面干的較慢,保留紙張的潮濕度,我們可以在水中加一些甘油、阿拉伯膠、或水彩混合輔助劑等,這樣又會減慢水的蒸發速度,來完成我們的創作需要。再如,因為水的流動性大,又因水彩顏料輕薄的特性使其與水混合后依然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在作畫過程中不好控制,增加了創作的難度。所以很多畫家在經過探索研究后,在作品需要留白的地方用到了我們的新材料,如留白液、凡士林、或用白色蠟筆將要留出的部分遮擋住,這些材料的共同特點是可以在畫紙上按照畫家的要求的形狀形成一種不透水的薄膜,這層薄膜的作用就是水和顏色不會滲入,使畫家作畫時更加得心應手,更加輕松的達到預期的效果。
新材料的應用不僅僅只是方便畫家的作畫過程,在表現形式上,也大大豐富了我們的畫面效果,使水彩語言得到更加多姿多彩的展現。當今的社會是一個強調個性的時代,水彩畫的創作也應當注重個人的特色,沒有特點的作品,很難讓人過目不忘。新材料的研究與運用,也是一種藝術的創新和追求個性的表現手段。這種個性的表達與個人的藝術修養和對事物的理解是分不開的,是精神層面的追求和表現。首先要對新材料的屬性了如指掌,還要經過多次反復的試驗,才有可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要在不失去水彩原有語言的同時,做到完美的融合,將藝術家的情感展現出來。endprint
三、新材料與情感表達
新材料、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已不僅僅是在繪畫領域或水彩畫創作這一領域了,在其他諸多方面也已經表現的異常豐富和多樣化。例如,在我們最為親密的電視、電影、動畫事業上表現的是最為突出的。在我們兒時,記憶最為深刻的莫過攝制于1961年7月的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是一部令我們難以忘懷的創作。展望今天的動畫市場,我們已經很難再找到兒時的經典動畫影片,可能是因為現在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了,很難找到兒時的感覺。現在撲面而來的都是畫面效果炫目的3D動畫。對于現代經濟化大背景的動畫產業,原有的動畫效果已經不能滿足孩子們的需要,而動畫制作方為了能使自己的動畫作品有更多人來觀看必定要加入很多現代因素來吸引孩子們的眼球。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也正是科技進步的必然產物,是藝術創作中情感表達的媒介。
新材料、新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是創作者本人所要將自己表達的東西將情感擴大化,使其藝術作品在情感表達上更加淋漓盡致。但在我們表現自己情感的同時,又不能忽略自己的真情實感,一味地去追求新材料,在創作中“無病呻吟”。新材料是情感流露的載體,有什么樣的情感就會使用什么樣的新材料表達自己。在水彩畫的藝術創作中,新材料與情感表達是密不可分的,新材料是藝術家創作中靈魂的一部分,也正是有了新型材料這一載體,我們目前所看到的繪畫藝術作品,尤其是水彩畫創作表現的尤為突出。
傳統的水彩畫創作有其精華所在,我們在創作中也不能因為新材料的應用而完全摒棄傳統水彩畫里的真情實感。總攬老一代水彩畫家的藝術創作,哪怕是最為基礎簡單的習作,看起來都是那么深深地打動著我們,是那么有內涵,有真情實感。由此可見,在水彩畫創作中新材料的應用也要把握好這個度,量體裁衣。新材料的應用并不能取代傳統水彩畫創作的繪畫形式,更不是在水彩畫創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我們在水彩畫創作中應該更好的去應用新材料,去粗取精,將材料應用與創作情感結合好,將傳統的與現代的結合好。在不丟掉原有水彩意蘊的同時,又加上新型材料之一“添加劑”,我深信一定會使自己的水彩畫創作更上一層樓,將藝術創作推向高潮。
結論
材料是水彩畫藝術創作的載體,有什么樣的情感表達就相應的會產生何種新材料,材料的應運而生也恰恰是為情感表達所服務的,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在日益進步的現代化大背景下,新型材料與媒介或新型環保材料的研究與應用就顯得必不可少了。水彩畫創作甚至到其它藝術作品的創作都離不開情感的表現,藝術作品是有思想的,情境的。恰巧材料充當了表現藝術家思想情感的重要載體,紙張、畫筆、顏料、水等等。但在某種情況下傳統的材料已經不能滿足藝術家的思想情感表達或者說已經不能更準確的來表現情感了。所以新型材料有了孕育的溫床,在更多的藝術創作中得到應用,新材料往往更能夠表達出藝術家的創作思想,藝術家通過不同的材料工具抒發自身的情感,展現自己的想法,而一些效果的形成與表現,往往是通過傳統的材料與技法是無法達到的或不能更準確的表達藝術家的情感的,所以才會出現新的表現材料。新材料所具有的特殊性、個性表達是通過藝術家的探索,試驗達到完善和發展的,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當然,它的使用也要適度,不計后果的大量使用新材料必然會導致水彩畫語言自身特點缺失,水彩畫材料本身的審美特性是區別于其它藝術作品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水彩創作中要注意把握新材料使用的“度”,只有適度才能流露出創作的真情實感,才不會破壞原有的藝術語言美,才可以長久的繼承和發展這門藝術,創作出更高品質的藝術作品。
參考文獻:
[1]朱伯雄.世界美術名作鑒賞辭典(修訂2版)[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6.
[2]趙權利.中國古代繪畫技法材料工具史綱[M].廣西美術出版社,2005.
[3]【英】貢布里希.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