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洋 厲冰 楊玉兵 宋展 王張海洋 厲冰 楊玉兵 宋展 王耿澤耿澤
【摘要】 目的 比較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AOSC)患者應用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效果。方法 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患者90例, 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 每組45例, 研究組予以腹腔鏡手術治療, 對照組則予以開腹手術治療, 分析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更為明顯, 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均明顯減少, 并發癥發生率降低;術后1周實驗室檢查指標檢測顯示研究組更具有優勢(P<0.05)。結論 腹腔鏡手術治療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患者, 具有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特點, 具有較高安全性, 臨床應用價值高。
【關鍵詞】 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腹腔鏡; 開腹手術
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是在膽管梗阻基礎上, 因細菌感染引發的一種嚴重膽道感染疾病, 屬于腹部外科一種危急重癥。本文選取90例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患者, 分析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90例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患者, 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 每組45例, 均符合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診斷標準。其中男48例, 女42例, 年齡32~75歲, 平均年齡(58.5±3.6)歲。患者均存在多年膽管炎發作史, 由B超或CT檢查確診。兩種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研究組患者均屬于急診入院, 自入院起則實施血常規、凝血常規、血生化、心電圖及胸片檢查, 且采取鼻膽管引流術進行插管。手術后患者均接受抗炎、補液、利膽及護肝等方法治療, 按照實際情況通過鼻膽管實施膽道沖洗。患者體溫降低, 血象保持正常、膽紅素及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降低后實施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并予以膽道探查取石術。術中盡可能將結石全部取出, 若肝內結石較多, 經一次操作后并未取凈, 則置入T管引流, 術后通過膽道鏡再次取石。對照組患者實施開腹膽囊切除方法治療, 術中盡可能量取凈結石, 完成手術后置入T管引流[1]。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變化例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兩組患者實驗室數據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研究組無切口感染患者, 對照組則有4例發生切口感染, 發生率8.9%,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并發癥3例(6.7%), 對照組15例(33.3%), 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后1年殘石率3例(6.7%), 對照組4例(8.9%),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出血量、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3。兩組患者術后1周實驗室檢測指標結果對比,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4。
3 討論
對于肝膽管結石患者實施外科治療時,需盡量除去病灶, 結石完全去除, 解除狹窄, 通暢膽流, 避免膽道感染。膽總管切開往往只會對膽管遠端梗阻進行解除, 無法滿足高位膽管梗阻實際治療所需, 若需解除肝內膽管梗阻需予以足夠左右肝管探查情況, 結石取出。所以手術過程中, 術中膽道鏡具有較為明顯價值[2]。
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屬于外科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危重癥, 導致感染性休克乃至多器官功能不全及衰竭癥狀,存在極高死亡率。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病情往往發展較為快速, 死亡率達到33.6%, 盡可能及早膽道減壓引流, 是有效減少死亡率的關鍵。根據患者不同病程予以合理手術時機, 在臨床中具有重要作用。已得到確診AOCS患者, 術前需動態觀察持續24 h,若存在休克和(或)精神癥狀前需予以手術治療, 治療時間越早所得到效果也更為明顯。已發生休克患者不可著急實施手術治療[3], 應先進行積極抗休克治療, 保護臟器功能、抗感染治療,病情一旦穩定或好轉,是施行膽道減壓引流手術的適宜時機,但有時為避免延誤搶救的良好時機,也應在抗休克、抗感染的同時進行急診手術。對于有反復多次膽道手術史及老年患者合并有心肺腎等重要器官病變的,不應因其病情復雜,過分強調術前準備,而延誤手術時機。
參考文獻
[1] 李峰, 肖帥, 周筱筠.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三鏡聯合治療的臨床研究.中國內鏡雜志, 2010,16(7):771-773.
[2] 趙衛東, 李偉, 張威慶, 等.急診內鏡手術治療老年急性化膿性膽管炎48例療效觀察.山東醫藥, 2011,51(7):72-73.
[3] 莊東海.內鏡治療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的療效觀察.山東醫藥, 2012,52(45):67-68.
[收稿日期:2014-04-10]endprint
【摘要】 目的 比較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AOSC)患者應用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效果。方法 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患者90例, 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 每組45例, 研究組予以腹腔鏡手術治療, 對照組則予以開腹手術治療, 分析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更為明顯, 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均明顯減少, 并發癥發生率降低;術后1周實驗室檢查指標檢測顯示研究組更具有優勢(P<0.05)。結論 腹腔鏡手術治療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患者, 具有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特點, 具有較高安全性, 臨床應用價值高。
【關鍵詞】 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腹腔鏡; 開腹手術
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是在膽管梗阻基礎上, 因細菌感染引發的一種嚴重膽道感染疾病, 屬于腹部外科一種危急重癥。本文選取90例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患者, 分析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90例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患者, 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 每組45例, 均符合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診斷標準。其中男48例, 女42例, 年齡32~75歲, 平均年齡(58.5±3.6)歲。患者均存在多年膽管炎發作史, 由B超或CT檢查確診。兩種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研究組患者均屬于急診入院, 自入院起則實施血常規、凝血常規、血生化、心電圖及胸片檢查, 且采取鼻膽管引流術進行插管。手術后患者均接受抗炎、補液、利膽及護肝等方法治療, 按照實際情況通過鼻膽管實施膽道沖洗。患者體溫降低, 血象保持正常、膽紅素及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降低后實施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并予以膽道探查取石術。術中盡可能將結石全部取出, 若肝內結石較多, 經一次操作后并未取凈, 則置入T管引流, 術后通過膽道鏡再次取石。對照組患者實施開腹膽囊切除方法治療, 術中盡可能量取凈結石, 完成手術后置入T管引流[1]。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變化例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兩組患者實驗室數據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研究組無切口感染患者, 對照組則有4例發生切口感染, 發生率8.9%,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并發癥3例(6.7%), 對照組15例(33.3%), 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后1年殘石率3例(6.7%), 對照組4例(8.9%),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出血量、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3。兩組患者術后1周實驗室檢測指標結果對比,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4。
3 討論
對于肝膽管結石患者實施外科治療時,需盡量除去病灶, 結石完全去除, 解除狹窄, 通暢膽流, 避免膽道感染。膽總管切開往往只會對膽管遠端梗阻進行解除, 無法滿足高位膽管梗阻實際治療所需, 若需解除肝內膽管梗阻需予以足夠左右肝管探查情況, 結石取出。所以手術過程中, 術中膽道鏡具有較為明顯價值[2]。
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屬于外科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危重癥, 導致感染性休克乃至多器官功能不全及衰竭癥狀,存在極高死亡率。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病情往往發展較為快速, 死亡率達到33.6%, 盡可能及早膽道減壓引流, 是有效減少死亡率的關鍵。根據患者不同病程予以合理手術時機, 在臨床中具有重要作用。已得到確診AOCS患者, 術前需動態觀察持續24 h,若存在休克和(或)精神癥狀前需予以手術治療, 治療時間越早所得到效果也更為明顯。已發生休克患者不可著急實施手術治療[3], 應先進行積極抗休克治療, 保護臟器功能、抗感染治療,病情一旦穩定或好轉,是施行膽道減壓引流手術的適宜時機,但有時為避免延誤搶救的良好時機,也應在抗休克、抗感染的同時進行急診手術。對于有反復多次膽道手術史及老年患者合并有心肺腎等重要器官病變的,不應因其病情復雜,過分強調術前準備,而延誤手術時機。
參考文獻
[1] 李峰, 肖帥, 周筱筠.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三鏡聯合治療的臨床研究.中國內鏡雜志, 2010,16(7):771-773.
[2] 趙衛東, 李偉, 張威慶, 等.急診內鏡手術治療老年急性化膿性膽管炎48例療效觀察.山東醫藥, 2011,51(7):72-73.
[3] 莊東海.內鏡治療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的療效觀察.山東醫藥, 2012,52(45):67-68.
[收稿日期:2014-04-10]endprint
【摘要】 目的 比較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AOSC)患者應用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效果。方法 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患者90例, 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 每組45例, 研究組予以腹腔鏡手術治療, 對照組則予以開腹手術治療, 分析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更為明顯, 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均明顯減少, 并發癥發生率降低;術后1周實驗室檢查指標檢測顯示研究組更具有優勢(P<0.05)。結論 腹腔鏡手術治療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患者, 具有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特點, 具有較高安全性, 臨床應用價值高。
【關鍵詞】 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腹腔鏡; 開腹手術
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是在膽管梗阻基礎上, 因細菌感染引發的一種嚴重膽道感染疾病, 屬于腹部外科一種危急重癥。本文選取90例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患者, 分析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90例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患者, 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 每組45例, 均符合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診斷標準。其中男48例, 女42例, 年齡32~75歲, 平均年齡(58.5±3.6)歲。患者均存在多年膽管炎發作史, 由B超或CT檢查確診。兩種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研究組患者均屬于急診入院, 自入院起則實施血常規、凝血常規、血生化、心電圖及胸片檢查, 且采取鼻膽管引流術進行插管。手術后患者均接受抗炎、補液、利膽及護肝等方法治療, 按照實際情況通過鼻膽管實施膽道沖洗。患者體溫降低, 血象保持正常、膽紅素及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降低后實施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并予以膽道探查取石術。術中盡可能將結石全部取出, 若肝內結石較多, 經一次操作后并未取凈, 則置入T管引流, 術后通過膽道鏡再次取石。對照組患者實施開腹膽囊切除方法治療, 術中盡可能量取凈結石, 完成手術后置入T管引流[1]。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變化例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兩組患者實驗室數據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研究組無切口感染患者, 對照組則有4例發生切口感染, 發生率8.9%,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并發癥3例(6.7%), 對照組15例(33.3%), 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后1年殘石率3例(6.7%), 對照組4例(8.9%),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出血量、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3。兩組患者術后1周實驗室檢測指標結果對比,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4。
3 討論
對于肝膽管結石患者實施外科治療時,需盡量除去病灶, 結石完全去除, 解除狹窄, 通暢膽流, 避免膽道感染。膽總管切開往往只會對膽管遠端梗阻進行解除, 無法滿足高位膽管梗阻實際治療所需, 若需解除肝內膽管梗阻需予以足夠左右肝管探查情況, 結石取出。所以手術過程中, 術中膽道鏡具有較為明顯價值[2]。
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屬于外科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危重癥, 導致感染性休克乃至多器官功能不全及衰竭癥狀,存在極高死亡率。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病情往往發展較為快速, 死亡率達到33.6%, 盡可能及早膽道減壓引流, 是有效減少死亡率的關鍵。根據患者不同病程予以合理手術時機, 在臨床中具有重要作用。已得到確診AOCS患者, 術前需動態觀察持續24 h,若存在休克和(或)精神癥狀前需予以手術治療, 治療時間越早所得到效果也更為明顯。已發生休克患者不可著急實施手術治療[3], 應先進行積極抗休克治療, 保護臟器功能、抗感染治療,病情一旦穩定或好轉,是施行膽道減壓引流手術的適宜時機,但有時為避免延誤搶救的良好時機,也應在抗休克、抗感染的同時進行急診手術。對于有反復多次膽道手術史及老年患者合并有心肺腎等重要器官病變的,不應因其病情復雜,過分強調術前準備,而延誤手術時機。
參考文獻
[1] 李峰, 肖帥, 周筱筠.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三鏡聯合治療的臨床研究.中國內鏡雜志, 2010,16(7):771-773.
[2] 趙衛東, 李偉, 張威慶, 等.急診內鏡手術治療老年急性化膿性膽管炎48例療效觀察.山東醫藥, 2011,51(7):72-73.
[3] 莊東海.內鏡治療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的療效觀察.山東醫藥, 2012,52(45):67-68.
[收稿日期:2014-04-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