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祥
胃部及十二指腸潰瘍均屬于消化性潰瘍, 是由于防御因子及攻擊因子失衡導致。研究顯示, 在消化性潰瘍的發生及發展中, 幽門螺旋桿菌(HP)有著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治療中通過根除HP有助于緩解臨床癥狀, 促進潰瘍愈合[1]。臨床主要采用含質子泵抑制劑(PPI)三聯療法治療, 然而近年來隨著耐藥性的上升, 治療有效率由80%~90%降至60%~70%,因此探討有效的治療方法有著重要作用, 作者對本院收治的92例消化性潰瘍患者進行研究分析,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自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92例消化性潰瘍患者, 男51例, 女41例, 年齡19~73歲,平均年齡(41.39±5.36)歲, 所有患者均符合幽門螺桿菌感染診斷標準, 患者均未接受HP根除、治療、鉍劑、抗生素、非甾體藥物治療, 其中胃潰瘍35例, 十二指腸潰瘍41例,復合潰瘍16例, 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參考組, 各為46例, 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治療前5 d, 服用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 均在餐前服用, 阿莫西林1000 mg, 1次/d, 餐后服用;治療后5 d服用埃索美拉唑20 mg, 2次/d, 均在餐前服用, 替硝唑500 mg, 2次/d, 餐后服用。參考組: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 均在餐前服用;阿莫西林1000 mg, 1次/d, 餐后服用;克拉霉素500 mg, 2次/d。兩組患者連續治療10 d為1個療程,治療3個療程后對治療效果進行觀察。
1.3 觀察項目及效果判定 對兩組患者噯氣、惡心、反胃、放射性疼痛等臨床癥狀緩解時間進行記錄, 觀察兩組患者HP清除率及臨床治療效果。效果判定:顯效:療程結束后,上述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有效:治療3個療程或癥狀有所改善;無效:治療30 d后上述癥狀無改善[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治療顯效21例, 有效22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3.5%, 參考組治療顯效17例, 有效18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76.1% , 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2.2 觀察組噯氣、惡心、反胃、放射性疼痛等臨床癥狀緩解時間為(13.26±2.75)周, 參考組上述癥狀緩解時間為(18.65±4.19)周,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觀察組HP清除率為89.1%(41/46), 參考組HP清除率為69.6%(32/46), 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消化性潰瘍發病率在10%~12%, 嚴重影響人們健康生活。遺傳、飲食、微生物等均可導致消化性潰瘍的發生, 其中胃酸分泌是直接病因[3], 因此在治療消化性潰瘍時主要以抑酸為主。隨著人們對消化性潰瘍研究的深入, 有報道顯示,HP感染在消化性潰瘍發生及發展中有著重要作用, 為疾病發生的病理基礎, 因此在對消化性潰瘍進行治療時, 清除HP有著重要作用[4]。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是傳統三聯療法治療中常用的藥物。埃索美拉唑作為新型質子泵抑制劑, 能夠對胃黏膜細胞壁、分泌小管產生作用, 從而抑制H+-K+-ATP酶及胃酸分泌, 具有持久的抑酸作用。阿莫西林能夠對細菌細胞壁產生破壞, 與大環內酯類藥物聯合使用時,能夠提高該藥物在細胞內的濃度。克拉霉素具有穩定酸性,同時半衰期較長, 可對低濃度細菌抑制, 而藥物可對細菌細胞核酸產生作用, 并對蛋白質的合成進行抑制, 而研究及臨床實踐顯示, 藥物的耐藥性較低。
近年來上述藥物的耐藥性明顯增加, 因此HP根除率出現顯著下降, 相較傳統一聯及二聯治療, 三聯療法的根除率明顯提高, 然而臨床使用效果亦明顯下降。本次研究中采用序貫三聯治療, 在治療前5 d, 采用阿莫西林進行誘導, 對HP進行有效的抑制, 同時能夠減少細菌負荷量, 克拉霉素敏感性明顯增加;通過序貫療法, 療程明顯延長, 根除治療時間更長。有學者在對消化性潰瘍患者進行治療時, 分別采用標準三聯療法與10 d序貫法比較, 結果顯示序貫三聯法治療有效率為95.2%, 明顯>76.7%, 而患者的臨床癥狀緩解率分別為97.6%、76.7%, 序貫療法的臨床治療效果及癥狀緩解率均明顯優于參考組(P<0.05)。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大于參考組(P<0.05), 與該研究基本一致。觀察組癥狀改善時間明顯優于參考組, 患者HP清除率明顯優于參考組(P<0.05), 由此可知, 序貫三聯療法治療消化性潰瘍能夠快速緩解臨床癥狀, 清除HP, 促進患者康復。
[1]陳曉寧.傳統三聯療法與序貫三聯療法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療效觀察.吉林醫學, 2012,33(11):2271.
[2]王榮欣.10日序貫療法與標準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療效分析.重慶醫學, 2009,38(10):232.
[3]陳國平.十天序貫療法根除42例幽門螺桿菌臨床觀察.臨床消化病雜志, 2008,2l(2):16.
[4]張國勝.序貫與標準三聯療法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臨床對比分析.吉林醫學 , 2012,33(6):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