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莎?馮學娟?梁明?吳刃

摘 要 為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提升作物產量、降低生產成本、實現作物穩定增產,從廣東省湛江墾區具體情況出發,總結分析了該墾區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 農墾;測土配方施肥;問題;對策;廣東省湛江市
中圖分類號:S147.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15-0-03
1 土壤肥力狀況分析
廣東湛江地處我國華南地帶,雖然,具有得天獨厚優越的熱帶南亞熱帶氣候條件和土地資源。但由于土壤主要為紅壤和磚紅壤,養分障礙因子較多,土壤酸化較為嚴重。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目的是通過測土、肥料的田間試驗,制定科學的施肥配方,通過合理施肥達到產量較高、效益最好。據測定的結果表明:湛江土壤主要養分狀況總體上處于中等水平,土壤肥力水平在不同的地區差異較大。因地制宜推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對于提高作物產量,降低作物生產成本具有重大意義[1]。對采集的土壤樣品分析其肥力性狀,具體分析方法見表1。
表1 土壤樣品分析項目和方法
據調查結果得出:湛江農墾局農用地土壤有機質含量屬于中等偏上水平,土壤氮含量水平屬于中等偏下水平,農用地土壤堿解氮處于中等水平,土壤有效磷含量處于中等水平,農用地土壤速效鉀含量在中等水平,而土壤絕大部分屬于酸性和強酸性,詳見表2。
2 施肥現狀分析
從2006年開始,湛江農墾科學研究所實施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項目,主要負責湛江農墾局及東方紅農場片區2個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縣(農場)的測土、配方、施肥指導等方面工作,為做好該項工作,在省農墾總局和湛江農墾局的支持和具體指導下,該所進行了項目人員的技術培訓、化驗室的建設、樣品的分析檢測、肥料配方的制定、配方肥田間試驗示范指導等系列工作。自2006年,甘蔗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增施生物有機肥之后,墾區土壤養分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整體湛江墾區土壤有機質、全氮、有效磷、PH值呈上升趨勢,堿解氮和速效鉀變化不明顯。實施結果表明,目前墾區土壤肥力處在中等偏上水平,土壤酸性較強,通過增施生物有機肥,調整化肥的施用比例,對改良土壤初步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在今后土壤施肥中還應加大增施生物有機肥,合理調整氮磷鉀的施用比例,以促進土壤改良、甘蔗增產增效的可持續農業的發展。
3 存在的問題
3.1 用地而不養地,降低了作物產量
湛江墾區農用地存在用而不養的情況比較普遍,由于各個農場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天氣的差異,影響了作物的產量,例如徐聞和雷州片區的農場的土壤屬于磚紅壤,地力較平坦,肥力高些,而廉江片區的農場土壤屬于砂土,坡地較多,保肥性差,并且廉江片區的雨水也比徐聞和雷州片區的多,直接導致土壤養分含量低,地力下降,從而單產水平下降。
3.2 農用地基礎設施管理不完善,栽培管理不嚴謹
由于有些耕地和園地,水源不充足,灌溉條件不好,甚至有些園地靠天生長,產量靠“天定”,沒有專人去負責管理,導致農田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導致農場內有些園地土壤生產力不高,影響了正常產量。由于不同農場,不同土壤采取不同的栽培管理措施,例如橡膠園應實行少耕法,每個農場應該認真做好膠園整頓工作,有計劃地強割更新,搞好水土保持,這樣能提高田間管理水平,改良土壤理化性質。對于部分已失修,失去作用的梯田,能及時補修。
3.3 深化研究不夠
由于該墾區專業人員沒能深入研究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長期以來,只關注施用大量元素,卻忽略作物中微量養分的供給,使得一些中微量元素在某些土壤中較為缺乏,成為限制產量的主要因子,并影響其他養分的增產效益。所以,在作物生產中,測土配方施肥不應把大量元素的養分放在第一位,應慢慢的把重心放在中微量元素上面[2],要研究中微量元素的應用條件、適宜用量以及與其他營養元素的平衡關系
等[3]。各農場應遵循大量、中、微量元素配合原則,恰當補施微量元素可以避免作物發生病害癥狀,還能提高植物抗病性、抗旱性、抗高溫、抗低溫和光照強度不足的能力及提高農作物品質[4]。
4 建議和策略
4.1 創新科學技術,提高科學施肥水平
“創新農業”是當今世界農業科學研究與發展的新熱點和新潮流,創新科學是湛江墾區值得學習的重點,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為了更好地發展湛江農墾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將從以下5個方面實施:(1)科學制定測土配方施肥方案。按照要求,及時制定不同年度、不同作物的測土配方施肥方案。(2)重視抓好化驗室的建設,滿足正常化驗分析的需要,使分析化驗室能按照現農業化分析要求開展工作。(3)要積極參與開展技術培訓和技術交流,提高了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職工的施肥技術水平,為配合取樣、化驗分析、田間試驗實施和施肥指導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4)要認真做好田間試驗示范工作。堅持開展田間試驗示范、土壤監測、地力調查等基礎研究,逐步建立健全土壤肥料資料信息庫,優化測土配方施肥計算機專家系統[5]。(5)要抓好配方肥的研制、生產與供應工作,不斷擴大生產規模,提高肥料質量,及時生產各種肥料供給農戶使用,順利開展測、配、產、供、施一體化服務[6]。
4.2 加強科學施肥意識,提高作物產量和農民的收入
根據“營養診斷施肥”做到缺什么就施什么。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的原則控制化肥使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結構,防止土壤板結;應大力推廣和施用微生物肥料,從而減少對化肥的需用量;施用長效氮肥和氮抑制劑。通過立法,規范化肥使用行為,制定配方肥專門標準,加快制定相關配套制度[7],科學、合理的建立耕地養分投入格局[8]。
4.3 擴大宣傳、強化培訓,加大實施力度和范圍
農民是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最直接的受益者和實施者,只有廣大農民真正了解和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才能確保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普及與應用[9]。
為了加快推廣湛江墾區的橡膠、劍麻、甘蔗、熱帶水果等作物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步伐,不斷提高廣大干部職工的施肥意識和技術水平,按照總局的部署,湛江農墾局統一布置,采取不同形式開展各項宣傳教育活動。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各類活動,目的就是廣發宣傳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和復合微生物在現在農業生產中的意義和作用,促使廣大職工、群眾進一步認識到建設現代農業,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和施用復合微生物肥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依靠先進的科學實現奔康致富。
4.4 建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指標體系
總局、各管理局到農場各級應設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機構,安排了專職技術人員,通過培訓壯大了土肥技術隊伍,形成并完善了湛江墾區負責甘蔗、橡膠、劍麻、水果等作物樣本的采集、分析測定、制定施肥配方;并由專項人員負責生產各種作物專用配方肥,并及時供應個農場生產單位用肥。匯總分析田間試驗數據資料和采樣分析結果,提出了不同區域的作物施肥技術參數,建立了施肥模型,修訂了土壤養分豐缺指標,提出了各地主要作物推薦施肥方案,同時,對相關指標和推薦施肥方案進行了田間試驗,經過對采樣地塊基本情況調查和農戶施肥情況的調查和匯總整理,提出了項目區各種作物的施肥模式,從而建立湛江農墾主要作物的配方施肥技術指標體系。
參考文獻
[1]屈玉玲.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走入千家萬戶[J].山西農業(致富科技),2007,(3):78-79.
[2]陳新平,張福鎖.通過“3414”試驗建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指標體系[J].中國農技推廣,2006,4:36-39.
[3]錢飛躍,等.測土配方施肥中的科學配方與混配準確性問題[J].現代農業科技,2007,(22):45-46.
[4]吳全德.配方施肥在推廣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C].第二屆全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
[5]王樹生.對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有關問題的探討[J].農林服務,2007,(10):65.
[6]魯如坤.土壤植物營養學原理與施肥[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8:250-306.
[7]劉少春,張躍彬,郭家文,等.云南蔗區土壤肥力與測土配方施肥增產潛力[J].中國糖料,2007,(2):39-44.
[8]邢巖,等.實施“五定”模式建立測土配方施肥長效工作機制[C].首屆全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討會論文集,2006.
[9]王升.測土配方施肥在江蘇農墾的推廣應用[J].中國農墾,2009,(12):72-73.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