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晗
摘 要 推進現代農業發展,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成為今后相當長時期內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目標之一。由此,總結了美國、荷蘭和日本發達國家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典型模式及先進經驗,提出了對陜西省洛川縣發展現代農業的主要啟示。
關鍵詞 現代農業;典型模式;啟示;陜西省洛川縣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建立,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隨之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諸多新情況、新矛盾,其主要表現為:一方面,農民迫切想提高農業收入,改善生活條件;另一方面,根據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工業化和城鎮化是農村現代化過程中不可跨越的2個階段。但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城鎮化的發展水平卻明顯低于預期水平,近幾年來更有放慢的趨勢。這種現狀阻礙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限制了農民收入的增長。
1 國外現代農業典型模式
發達國家早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進行對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改造。形成了以美國模式為代表的資源豐富型現代農業、以荷蘭模式為代表的資源適中型現代農業和以日本為代表的資源短缺型現代農業的發展模式。
1.1 美國模式
美國是世界上農業生產技術水平最高、勞動生產率最高、農產品出口量最大的國家之一。美國人口截至2013年超過3億,其中農業人口約占美國總人口的2.4%,生產的糧食產量占全世界糧食產量的20%。美國擁有豐富多樣的高質量農業自然資源,大部分農業用地位于北溫帶和亞熱帶,雨量充沛,土地平坦、肥沃,60%的耕地為灌溉農田。美國農業、林業、漁業和畜牧業都很發達,目前,全美國有230多萬個農場,平均規模178 hm2,專門生產一種農產品的農場比例高達95.5%。農業生產與加工、流通、供應、服務等環節組成緊密的產業一體化組織,形成了發達的農產品生產產業、農業科技農業、農業服務產業、農業品加工流通產業、農業生產資料產業及環境與資源保護產業。農民只負責日常的經營管理工作,實現了農業生產的工藝專業化。美國模式的現代農業,得益于美國優越的自然資源,現代化的機械作業,各具特殊的農業布局,科學合理的資源利用以及擁有政府的扶持和法律的保護,有利于實現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的現代農業。
1.2 荷蘭模式
荷蘭是世界第3大農業出口國。素有“歐洲海上大門”之稱,其國土地勢平坦,降雨充足,但是可耕地面積不足。為使有限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荷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符合本國氣候特點和國情的農業發展的措施:充分利用其地勢平坦、牧草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畜牧業、奶業和附加值高的園藝作物。由于可耕地不足,因此,荷蘭尤其重視勞動生產效率對現代農業的影響,特別是土地生產率和單位面積產量的增加。大多數農業企業采用集約化、規?;纳a方式。以蔬菜和花卉業種植為主的荷蘭溫室農業,一般都專業化生產,多品種經營的方式,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尋求有競爭力的市場,按照市場的需求決定農業企業生產經營的模式,這一方式突出了產品高品質的特點,有效抑制相同或相似產品瓜分市場份額的弊端。荷蘭的農業發展實行的是科技化、產業化的現代農業之路。根據本國國情,大力發展蔬菜和花卉產業,科研投入力度大,科技成果轉化迅速,注重專業分工。采用全新的理念:即用現代科技支持現代農業。
1.3 日本模式
日本人口密度高,土地相對緊缺,城市化程度較高。日本農戶的土地經營規模普遍較小,受制于自然資源有限、速度過快的城市化,農業發展走的是經濟密集農業的方式。在政府政策上,有選擇性地扶持有發展潛力的專業農戶,促進其擴大農業經營規模和優化農業生產結構。日本是少數幾個對于本國農業產品實行高額補貼的國家之一。其中,對于本國生產的農產品價格高于國外同類農產品從而導致的農業收入下降而導致的損失,實行由政府補貼收益的方式。政府補助的另一方面用于對農產品品質高、產量好的農業生產者進行資金支持。在工業帶動農業方面,依托工業化積累的國民財富,日本將大量資金和財政收入用以建設農村教育產業和科技產業,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現代農民培養體系。其次,工業為農業提供機械化裝備,高度重視農業機械的研發和生產。結合本國的地形特點,研制各式機械。第三,農業產業產生的剩余勞動力由工業產業快速轉移。日本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成熟發展,為農業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提供良好的渠道。利用工業生產轉移農業剩余勞動力的方式,為農業生產要素的重新整合,農民收入有效提高創造了有利條件。
2 對陜西省洛川縣發展現代農業的啟示
洛川縣位于陜西省中部,延安市南部??偯娣e約
1 880 km2,總人口約20萬。洛川縣地處延安市南部,北接富縣,西鄰黃陵,南與宜君、白水等縣相鄰,是溝通陜西關中和陜北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也是延安地區南部的中心。洛川縣地質屬于渭北黃土高原溝壑區,是黃土高原面積最大,土層最厚的塬區,也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原地貌之一。不同于黃土高原在陜西境內的其他地區,洛川縣的塬區地勢平坦,獨特的地理條件造就了天然的農業產區,對發展現代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被確定為全國蘋果外銷基地縣和陜西省蘋果生產甲級基地縣、糧油生產基地縣,烤煙生產基地縣。洛川縣所處的地理位置是我國蘋果種植的核心區,也是世界上最佳的蘋果種植區之一。
國內省市特別是農業大省歷來非常重視現代農業的發展。因地制宜,突出本地區特色,積極引導區域農業科學發展是實現現代農業的基本戰略。雖然,我國國情與發達國家國情有較大不同,但在農業生產方面,國外現代農業模式依然有著借鑒價值。為高效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學習和借鑒國外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經驗有著積極意義。
2.1 高效利用土地資源,大力發展優勢產業
分散經驗模式容易造成農業生產成本高、效率低、效益差的弊端。土地作為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一直以來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土地的高效利用能夠大力促進農業集約化發展。自20世紀80年代,洛川縣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土地基本全部分給農民。加快農村土地流轉集中,推進適度規模生產經營的方式,有利于大型專業化農機具的廣泛應用。為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動農產品標準化、規模化的發展提供了基礎。與此同時,集中力量發揮本地區優勢產業,果業種植是洛川縣的優勢產業,已經在國內外擁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學習荷蘭現代化農業模式,實行集約化、規模化的生產方式,突出品牌效益,遏制相似產業擠占市場。
2.2 大力推廣農業科技,提升農民文化素質
現代農業是技術密集型產業。根據國外發達國家經驗,農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與先進的技術支持密切相關,依靠科技的進步與創新為農業發展提供支撐。現階段我國農業發展的方式依然粗放,雖然我國已經意識到了農業科技的重要性,但大部分地區的農業技術設施裝備仍然較為落后。與國內經濟發達省份相比,陜西省農業科技發展還存在一定的距離,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其差距更為明顯。因此,陜西省在現代農業發展上,要充分利用本省教育資源豐富的優勢,高度重視農業科技研究,積極鼓勵科研院校與農業企業相互合作發展,扶持現代企業和農業生產基地,建設科技示范戶等,積極調動整合本省的教育資源和科技人才力量,建立健全多層次的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的高低,與其生產主體農民的文化和專業能力有很大關系。為此,我國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人文教育也需要受到全社會的重視,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滿足農民群眾多方面科技文化需求。
2.3 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增強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基礎產業,發展農業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目前,我國的農業戰略目標是保障糧食生產和食品安全。就農業現代化來說,陜西省現代農業發展的政策支撐體系還不夠健全。因此急需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保障農業政策措施有效。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的高低是現代農業發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受傳統模式影響,我國農戶大多采用小規模、分散經營的模式,地域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差,不能適應規模化、集約化的現代化農業生產。目前,陜西省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還比較低。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發展各類農業合作組織,建立完善的農業服務體現,是發展現代農業的保證。
(責任編輯:趙中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