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安全是廣受衛生保健系統及社會大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確保病人安全是衛生保健服務的基本目標[1]。教育學觀點認為,價值觀念的早期熏染有助于強化思想動機和行為能力[2],加強對醫學生及護理學生的病人安全教育是保障病人安全的有效措施。臨床見習是護生從理論走向實踐的重要橋梁,是護生獲得專業護士所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重要途徑[3,4];通過見習,護生一方面獲得對理論知識的感性認識;另一方面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培養了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研究旨在了解護生見習前后對病人安全意識、技能、態度的認知變化情況,為針對性地加強護理本科生的病人安全教育提供依據。
1.1 對象 以重慶醫科大學4年制2011級188名臨床見習護生為研究對象。臨床見習方法:在第4學期《護理學基礎》課程學習結束后,集中安排臨床見習4周,以加深鞏固理論學習為目標,見習內容與《護理學基礎》課程理論授課緊密結合。
1.2 調查工具及方法 參照病人安全評估問卷(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patient safety assessment curriculum survey,HPPSACS)[2],結合我國國情,由8名護理專家共同商討制定“病人安全認知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促進病人安全的意識(35分)、確保病人安全技能(35分)、處理差錯事故過程中心理舒適度(25分)3個維度,19個條目,共95分。對條目的認知程度分為5個等級:非常不同意、比較不同意、中立、比較同意、非常同意,分別賦1分、2分、3分、4分、5分。得分越高,反映護生對病人安全的認知度越高。問卷總體Cronbach’sα系數為0.82,各維度的 Cronbach’sα系數為0.72~0.83。2013年7月—9月,對見習前后的188名護理本科生進行調查,問卷當場發放,當場回收,回收有效率100%。
1.3 統計學方法 整理數據輸入計算機,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描述性分析和t檢驗。
表1 見習前后護生對病人安全意識、技能、態度的認知得分比較() 分

表1 見習前后護生對病人安全意識、技能、態度的認知得分比較() 分
項目 見習前 見習后 t值P促進病人安全意識認知 29.55±3.49 30.61±2.99-3.140 0.002護理人員應不斷學習以提高對病人的護理質量 4.43±1.06 4.63±0.74 -2.082 0.038護理人員不應容忍護理過程的不確定性 3.46±1.07 3.58±1.06 -1.113 0.266醫院文化有助于積極處理醫療差錯 4.21±0.80 4.28±0.73 -0.809 0.419在校期間應學習病人安全相關知識 4.53±0.70 4.64±0.58 -1.768 0.078定期分享醫療差錯發生的相關信息 4.48±0.65 4.65±0.58 -2.767 0.006病人安全是老師與學生的交流重點 4.20±0.78 4.38±0.72 -2.258 0.025仔細工作是避免差錯的主要措施 4.24±0.94 4.45±0.73 -3.140 0.002確保病人安全基本技能認知 30.24±3.81 31.60±3.56 -3.564 0.000加強醫療風險知識培訓 4.18±0.90 4.35±0.71 -1.970 0.050有效溝通 4.18±0.89 4.41±0.72 -2.868 0.004用藥安全 3.86±0.84 4.05±0.92 -2.109 0.036控制院內感染 4.37±0.77 4.60±0.64 -3.045 0.002病人有效身份識別 4.51±0.76 4.67±0.66 -2.240 0.026防止病人墜床 4.49±0.77 4.74±0.58 -3.622 0.000確保操作部位正確 4.65±0.59 4.77±0.53 -2.023 0.044處理護理差錯過程中的心理舒適度 18.74±3.48 18.57±3.72 0.444 0.658完成事故報告過程 3.57±1.01 3.60±0.94 -0.316 0.752分析護理差錯發生原因 3.97±0.92 4.13±0.78 1.876 0.061給同伴應對護理差錯的建議 3.99±0.86 4.09±0.73 1.167 0.244向教師報告錯誤 3.65±1.02 3.74±0.91 -0.911 0.363向其他醫務人員報告錯誤 3.30±1.06 3.37±1.01 0.249 0.804病人安全認知總分 78.53±7.82 80.78±7.18-2.899 0.004
3.1 臨床見習后護生對于促進病人安全意識、確保病人安全基本技能的認知水平顯著提高 保障病人安全的關鍵在于建立病人安全文化、加強病人安全教育[5,6]。護生的臨床見習是護生獲得病人安全知識的重要途徑。通過臨床見習,護生對病人出、入院護理措施,晨、晚間護理以及輸液治療、各種注射法、導尿術、無菌技術等護理基本技能有一定感性認識,進一步提高了護生對促進病人意識及確保病人安全基本技能認知。如護生通過觀摩入院新病人醫療檔案的建立,明確了病人有效身份識別的重要性;通過觀摩危重病人的晨、晚間護理,明確了防止病人墜床的有效措施;通過觀摩臨床常用輸液治療的維護與管理,進一步加深了對靜脈輸液理論的理解,包括靜脈輸液的原理、目的、常用輸液部位、周圍靜脈輸液流程等,感性認識常見輸液故障及排除故障的方法、常見輸液反應以及靜脈留置針的維護等,這些均有助于提高護生對確保病人安全基本技能的認識。臨床見習過程中,護生通過參與臨床科室組織的學習討論會,體會到分享信息、有效溝通及仔細工作在防止護理差錯的重要性。建議在臨床專業課程理論學習過程中增加臨床見習機會,進一步鞏固、提高護生的病人安全認識及其他專業技能。
3.2 臨床見習后護生對于處理護理差錯過程中的心理舒適水平得分無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生在臨床見習前后對處理護理差錯過程中的心理舒適度方面得分無差異,這可能與見習期間護生并未涉及到護理差錯處理過程有關。在處理差錯過程的舒適度各項目中,完成事故報告過程及向其他醫務人員報告錯誤得分低于分析護理差錯發生原因、給同伴應對護理差錯的建議、向教師報告錯誤得分,說明護理本科生認為分析差錯的原因、給同伴應對差錯建議比完成事故報告過程更舒適,向教師匯報錯誤比向其他醫務人員報告錯誤心理更舒適,提示護生可能認為完成事故報告過程將受到懲罰。這也提示在今后護生的實習過程中教師應采取適當措施鼓勵護生匯報錯誤,組織當事人分析差錯事故的原因,給予同伴應對差錯的建議。
綜上所述,護理本科生在臨床見習后,對于病人安全意識、技能的認知水平進一步提高。在護生臨床綜合課程理論教學過程中增加臨床見習機會,進一步鞏固、提高護生的病人安全認識及其他專業技能。在臨床實習過程中,教師應采取適當措施鼓勵護生匯報錯誤,組織當事人分析差錯事故的原因,進一步提高護生的病人安全認知及技能。
[1] 吳菁,葉旭春,沈潔,等.WHO的病人安全課程對加強我國病人安全教育的啟示[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11B):73-74.
[2] Theresa MC,Frameworks for patient safety in the nursing curriculun[D].Florida:University of North Florida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Human Services,2007:1-160.
[3] 王紅勇,楊成明,王旭開.關于如何提高臨床見習質量的探討[J].醫學教育探索,2009,11(8):1418-1420.
[4] 董勝蓮,張小麗,陳長香.護理臨床見習是護理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J].衛生職業教育,2006,24(5):11-12.
[5] Hellings J,Schrooten W,Klazinga NS,et al.Improving patient safety culture[J].Int J Health Care Qual Assur,2010,23(5):489-506.
[6] Debourgh GA,Prion SK.Patient safety manifesto:A professional imperative for prelicensure nursing education[J].J Prof Nurs,2012,28(2):1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