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們迎來了創刊的第59個年頭。值此新年到來之際,謹向長期以來關心、愛護和支持本刊的廣大讀者、作者致以新年的問候!
剛剛過去的201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大事多、喜事也多的一年。特別是中國共產黨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為各項工作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這一年,本刊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中醫藥工作方針政策,秉承“質量第一,讀者至上”的辦刊理念,認認真真抓質量,扎扎實實搞建設,努力朝著“精品名牌”戰略目標邁進,取得了顯著成效。在連續榮獲全國中醫藥優秀期刊、江蘇省雙十佳期刊之后,1月被江蘇省委宣傳部、新聞出版局、財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授予“首屆江蘇省新聞出版政府獎·報刊類提名獎”,12月又被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認定為“江蘇省精品科技期刊”加以重點支持。可以預見,本刊的發展將進入又一個快車道。我們將不斷向讀者奉獻創新性好、科學性好、實用性強的優質論文,不辱使命,不負眾望,向創刊60年獻禮。
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思想和學術經驗傳承工作是當今中醫藥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本刊始終不變的主題。今年,我們得到了國醫大師朱良春學術思想傳承研究室的大力支持,將較為系統地刊登朱良春教授診治疑難病的臨床經驗,內容包括腫瘤、支氣管擴張、干燥綜合征、高血壓病、幼年特發性關節炎、高尿酸血癥等。此外,江蘇省名中醫唐蜀華教授早年師承國醫大師周仲瑛,得其真傳。唐教授如今雖年過七旬,仍孜孜以求,從他的角度對周仲瑛瘀熱學說進行了全方位的解讀,系列論文也將于年內見諸本刊。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展望新的一年,我們滿懷信心,期望在主管、主辦單位的正確領導下,與有關各界和廣大讀者、作者團結一致,同心同德,攜手共進,爭創輝煌,以實際行動為中醫藥學術的更加繁榮發展添磚加瓦。

朱良春 男,生于1917年8月,江蘇鎮江市人。早年拜孟河御醫世家馬惠卿先生為師,繼學于蘇州國醫專科學校,并于1938年畢業于上海中國醫學院,師從章次公先生,深得其傳,從醫已逾70載。歷任南通市中醫院首任院長,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江蘇省政協常委暨南通市政協副主席,中國中醫藥學會1、2屆理事暨江蘇省分會副會長,南通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等職。現任南通市中醫院首席技術顧問、主任中醫師、中國癌癥研究基金會鮮藥研制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導,廣州中醫藥大學及長春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西醫結合治療非典專家組成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理事,中醫教材顧問委員會委員。為首批全國繼承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導師。曾獲國務院批準為“杰出高級專家”,獲政府特殊津貼。2009年被評為首屆“國醫大師”。
朱良春教授是全國著名中醫內科學家,治學嚴謹,醫術精湛,對內科雜病的診治具有豐富的經驗,先后研制了“益腎蠲痹丸”、“復肝丸”、“痛風沖劑”等中藥新藥,獲部、省級科技獎。主要學術著作有《蟲類藥的應用》、《章次公醫案》、《醫學微言》、《朱良春用藥經驗集》、《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朱良春》、《現代中醫臨床新選》(日文版,合著)、《朱良春醫集》等,發表學術論文190余篇。曾先后應邀赴日本、新加坡、法國、馬來西亞等國作學術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