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君

2014年5月20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在河南省鄭州市組織召開全國工會推進職業健康監護管理工作交流會,探討工會如何進一步促進職業健康監護工作的開展。
“根據《職業病防治法》對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在‘前期預防、現場管理、健康監護和治療保障等環節的要求,我們相繼成立了檢測評價、職業健康監護、肺灌洗康復和職業病臨床治療4個業務中心。”2014年5月20日,中國平煤神馬集團職業病防治院院長郭獻勇向來自全國各省市的工會系統的職業健康負責人,現場解說了職防院職業安全健康工作的開展情況。
在走訪了職防院的各種理化檢驗室及各業務中心后,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李世明表示,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的職業健康工作“具有博覽會及教科書的意義,工會參與職業健康監護管理工作的許多方法,可以在這里找到思路和答案。”
堅持問題導向
2014年5月20日,全國工會推進職業健康監護管理工作交流會在河南省鄭州市召開,總結交流工會參與職業健康監護管理的經驗做法,并到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現場參觀。
河南省是我國新興的工業大省,也是全國人口大省。2009年,這里發生了震驚全國的張海超“開胸驗肺”事件。河南省總工會副主席李建莊在會上介紹說:“在事件處理過程中,我們堅持問題導向,以維護職工權益為契機,把加強職工職業健康管理作為工會做好維權工作的突破口,推動各級黨政進一步重視、支持工會參與職業病防治和勞動保護工作。”
據介紹,河南省總工會通過與安監部門聯合召開勞動保護法律監察、工會勞動保護監督聯席會議等形式,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協調,充分利用政府賦予的資源和手段開展工作,定期進行勞動時間、作息制度、勞動強度等方面的職業危害因素排查及法律法規檢查,督促企業落實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維護職工安全健康權益。
李建莊說,從2010年開始,河南省總工會把建立職業病高發重點行業的職工職業健康檔案,列入全省工會為職工群眾承諾的“十件實事”之一。截至2013年底,已為115萬名職工建立了職業健康檔案。2014年擬為300萬職工建立職業健康檔案,計劃到2017年建檔人數達到500萬,實現重點高危行業職工全覆蓋。
為把職工職業健康管理工作做實做好,河南省總工會以簽訂職工勞動安全和職業衛生專項集體合同、職工健康體檢和職業衛生健康狀況建檔為抓手,推動企業重視職工的職業健康管理。
同時,大力推廣中國平煤神馬集團職業病防治院加強職工職業衛生健康檔案管理、中原油田疾控防治中心實施職工職業健康檢查與監護網絡化管理等經驗,以典型帶動促進全省職工職業健康管理工作的規范發展。
強化現場管理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是國家大型能源化工生產基地,存在煤塵、瓦斯、地熱、噪聲,易燃易爆、高溫高壓、有毒有害、高空深坑等多種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病危害因素多、接觸人員多,給企業的職業衛生工作帶來了不小壓力。因此,集團狠抓現場監測和健康監護,工會組織從監督檢查、勞動保護等方面入手,維護職工的安全健康權益。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工會主席倪政新介紹說,集團工會設有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各基層單位共成立勞動保護專項機構64個,有工會勞動保護監督小組1 281個,勞動保護群監員6 384名。基層單位均設有主抓勞動保護工作的副主席或專職干部;區隊設有群眾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組;班組設有勞動保護群監員,形成全方位勞動保護體系和群眾監督檢查網絡。
“各級勞動保護人員全程監督基層職業病危害監測頻次和周期,以及儀器儀表的配置和監測結果,并且每年會全程參與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定期檢測。” 倪政新說,據統計,集團每年進行定期檢測的單位有50多個,粉塵檢測點每年約3 000個,采集樣品1.1萬個。
除了在現場加強職業危害的監控,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還先后投入1 500多萬元,提升職業病防治裝備水平。為職業病防治院配置了7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職業安全健康體檢車,并配備了移動高仟伏X線機、肺功能儀、麻醉機、呼吸機、纖維支氣管鏡等大型醫療設備等,使職工的健康檢查、治療、護理等設備裝置一應俱全。體檢車可直接流動深入各企業生產一線,為職工進行全方位體檢,既不影響企業生產,也方便了職工。
“職業病防治院的職業衛生檢測評價中心、職業健康監護中心、肺灌洗康復中心和職業病臨床治療中心,構成了集團職工職業病防治的立體網絡,也是河南省資質最全、服務項目最多、規模最大的職業衛生健康技術服務機構。”倪新政說,集團職工的職業安全健康體檢檔案,由職業病防治院統一管理。職業病防治院設置專人管理檔案,每位職工的職業安全健康檢查資料統一輸入計算機系統,資料完整連續,可以立即查詢。自1963年至今,職防院已累計保存紙質檔案15.5萬多份。
多種方式 全面覆蓋
中原石油勘探局(以下簡稱“中原油田”)是中國石化下屬企業,作為石油勘探企業,中原油田的施工區域廣泛、施工隊伍分散,點多線長面廣,職業危害因素復雜,職業健康監護難度較大。
“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合理調處‘工檢矛盾,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組織開展職工健康體檢,使職工健康體檢落實率達到100%。”中原油田工會主席冷潛介紹說,對一般性施工隊伍,依托油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社區醫院,以及單位施工所在地的專業體檢機構,就近組織健康體檢;對偏遠施工隊伍,組織開展“送健康、送醫療”下基層活動,深入一線提供健康查體服務。本著“先一線后基地、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原則,合理編排體檢運行表,組織工會干部現場協調,確保了體檢工作有序運行。
對于不同工種、不同崗位職工的職業危害因素,中原油田科學設置體檢項目,開展“菜單式”“套餐式”體檢,提高體檢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豐富健康體檢內涵,參考專業體檢參數,制定“健康職工標準”,以更加形象、直觀的指標反映職工健康狀況。
中原油田工會還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幫助職工解決心理問題,促進職工健康的全面發展。同時配合安全管理部門,定期開展接觸職業危害因素人員調查,在上崗前、在崗期、離崗后組織接害人員健康體檢。2013年,中原油田共對46個單位的1.5萬余名接害人員,進行了職業健康檢查,體檢率達到100%。
鑒于油田接害人員多、體檢效率低、資料管理不科學等問題,中原油田投入專款,研制開發了《中原油田職業健康檢查信息管理系統》,將全部職業接害人員納入系統管理。
該系統具有體檢預約登記、臨床檢查化驗、信息統計分析、實驗室數據管理等功能,涵蓋全部體檢流程。職工體檢時,現場領取導引單,通過條形碼掃描,進入系統個人檔案,讀取體檢相關信息。體檢過程中,檢查設備與系統直接對接,檢查結果自動生成上傳。體檢完成后,主檢醫師可通過系統調用基礎信息,結合數據分析,形成最終體檢結論。用人單位和職工本人可通過局域網,隨時查詢個人體檢結果和信息。
冷潛稱,這一系統的應用,大大節省了體檢過程、數據分析和結果反饋的時間,實現了職業健康體檢的數字化、網絡化、規范化,職工體檢時間比過去節省了約2h,出具體檢報告由原來的1個月縮短至1周。
李世明在會議最后總結指出,工會推進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要跟著政策走,做各級政府職業健康監管工作的推手;追著企業走,做企業職業健康工作落實的幫手;圍著職工轉,做職工職業健康權益維護的抓手。
編輯 鄭 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