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新冶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鋼鐵企業之一,其前身大冶鋼鐵廠是清末漢冶萍煤鐵廠礦有限公司的重要組成部分,素有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之稱,是國內生產特鋼品種最多和規格最全的特鋼企業之一。近年來,公司以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為中心,采取了一系列標本兼治的措施,強力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安全工作績效。
2011年11月1日,公司全面啟動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企業工作。2012年12月29日,公司煉鋼、煉鐵、軋鋼、鍛造、鋼管、焦化、東鋼、動力等8個事業部,全部通過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一級企業現場評審。通過近年來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工作,公司的作業環境、基礎管理、職業衛生管理、電氣和機械管理等均有了質的飛躍。2011年公司被湖北省黃石市授予安全生產先進單位,2012年被湖北省授予安全生產先進單位,2013年公司實現重傷以上事故為零,安全績效創歷史最好水平,被湖北省黃石市授予安全生產紅旗單位。
重點環節本質改進
公司始終把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作為推廣基層安全管理實踐、提升安全本質化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用“PDCA+認真”的態度,進一步優化安全管理體系,確保企業生產經營穩定順行。
為提高本質安全程度和水平,重點解決制約公司安全發展的問題,公司采取日安全檢查、節前與節中安全檢查、巡查與重點檢查相結合、全面檢查與專項檢查相結合、季節變換特點相結合的方式,定期組織安全管理、專業技術人員,對特種設備、傳動部位、消防安全、危化品安全、用電安全、吊運液態金屬容器、起重機械、吊鉤吊具、易燃易爆場所、電纜溝及隧道等,實行分期分批檢查。
煉鐵事業部針對易產生安全隱患的皮帶系統,由分管副部長帶隊,組織安全、設備、點檢、工藝等專業人員和相關協作人員,對整個皮帶系統進行逐一檢查。查出皮帶頭尾輪的防護罩不符合標準要求的安全隱患,有的不是全封閉、有的陳舊、有的防護罩橫條間距過大,有的甚至沒有防護罩等。若這些問題不解決,操作人員在操作和點巡檢過程中,非常容易造成機械傷害事故。針對這些問題,煉鐵事業部研究制定了整改方案,按國家標準加裝防護裝置,投入120萬元,分別對200處皮帶頭尾輪增加防護網(見圖1、2)。此外,對近2 km的重點和關鍵皮帶上加裝皮帶拉繩,以及防跑偏、防堵料、防撕裂等保護開關,確保覆蓋至頭尾輪。對7處皮帶增加聲光報警等裝置(見圖3)。
公司還制定了專門的皮帶保護裝置管理辦法,并將其納入逐級點檢的重點檢查范圍,強化動態管理,發揮各類保護裝置的“電子眼”作用。幾年來,設備本質安全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安全防護設施、警示標志齊全可靠,大大增強了皮帶系統預防事故能力,目前皮帶系統已連續3年未發生一起傷亡事故。同時,崗位作業環境的粉塵達標合格率,也達到100%。公司通過開展自我檢查、自我糾正、自我完善這一動態循環的管理模式,強調現場管理、注重效果,促進了企業安全績效的持續改進和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建立。
煤氣防泄漏監控系統
公司煤氣設施多、管線覆蓋長,極易發生煤氣泄漏事故。在創建過程中,公司完善了企業安全生產預警機制,投入300萬元,對煤氣防泄漏監控系統進行了改造(見圖4),對覆蓋全公司煤氣設備設施16 km的煤氣管網(見圖5)實現了24 h監控。煤氣防泄漏監控系統采用ESD500點型可燃氣體探測器,分布在全公司煤氣管網、伸縮節、排水器等易發生煤氣泄漏部位,其傳感器采用進口氣體敏感元件,具有防爆、精度高、線性好等特點。該探測器可以實時采集現場所測氣體溶度,并判斷是否超過報警閥值(24 ppm),如果超過則有紅色LED燈報警,提示周邊人員發生泄漏,要立刻疏散。并將信號傳送至24 h有人值守的控制室(見圖6),控制室值班人員可通過電腦監控畫面及時發現泄漏地點,及時安排煤氣防護人員趕赴現場進行處置。
該監控系統的運用不僅降低了煤氣巡查人員勞動作業強度,能夠確保巡查人員作業安全,而且由于該系統能夠實現24 h不間斷監控,避免了因巡查不到位引發的安全事故。防泄漏監控系統從2012年投運至今,已成功監測到10余次泄漏報警信號,為及時排除安全隱患發揮了作用。通過煤氣設備(見圖7、8)設施無縫對接,實施風險動態監控,建立健全了以風險預警管理為核心的“標準化體系”。
“五個統一”相關方管理
由于公司中存在勞務、維修等承包關系的相關方單位較多,各單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情況復雜,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難度。因此,針對相關方單位的安全管理,公司創新形成了“五個統一”相關方安全管理體系。對相關方單位像管理公司內部單位一樣,在安全工作中統一安排、統一要求、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考核,建立一體化安全管理體系,不斷完善與相關方的協同管理機制。通過安全例會、安全專題會、安全檢查、安全培訓學習、安全交流與溝通,對相關方實施有效的安全生產管理。
統一安排,就是相關方單位接受公司安全生產工作的統一領導。公司在安排各項安全生產工作的同時,必須在相關方同步安排實施。如公司安全工作會議、安全教育培訓、安全檢查等工作,相關方必須接受公司的統一安排,不得各行其政。
統一要求,就是公司內所有安全規定和工作要求,不分公司內和公司外。如各項安全專項檢查、整治等工作,相關方和本公司都要做到領導、人員、時間、措施、方案同落實。
統一標準,在此規定之前,各相關方安全管理有不同的標準,比如考核標準,學習制度,檢查規定等要求不一。公司要求區域內所有相關方,凡涉及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相關要求,只能執行公司一套統一的安全生產管理標準。
統一管理,就是明確各相關方的安全管理內容,允許開展有本單位特色的安全生產管理活動,凡在執行中與公司管理發生矛盾的,以公司管理為準。同時完善安全管理協調配合機制,雙方共同查處現場各類違章違規行為,實現相關方現場的管理聯動。突出監管重點統一,把有限的監管力量向重點環節、關鍵環節、薄弱環節傾斜。
統一考核,就是加大檢查力度,嚴格責任追究。對相關方單位采取巡查、專項抽查和綜合檢查等多種方式,依照公司管理制度,查處員工行為規范、現場施工、檢修等過程中的各類違規違章問題,考核力度標準與公司制度統一,考核額度就高不就低。
公司實行“五統一”管理后,相關方員工在思想觀念、工作作風和思維方式上都有了新變化,員工遵守安全規程和相關規定的自覺性明顯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穩步提升。2011年以來,公司區域內相關方人身傷害事故起數和受傷人數實現“雙下降”,為公司區域內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平穩,保持良好的態勢,作出了積極貢獻。
實習編輯 趙 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