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龍飛



6月18日,記者隨東圣達集團董事長侯懷民來到了山東省齊河縣趙官鎮,參觀東圣達集團的金花葵種植基地。
“以前聽說過金花葵嗎?”侯懷民問記者。
“沒有。”
“正常,聽說過的人不多。不過正因為此,金花葵的潛力和市場才廣闊無比。”
金花葵的問世歷經曲折
據介紹,金花葵又名菜芙蓉,也稱野芙蓉,為一年生草本錦葵科秋葵屬植物,與黃蜀葵同屬。《本草綱目》已記載黃蜀葵的藥用價值,能清熱、涼血、解毒,其花具有清利濕熱、消炎鎮痛之功效,內服主治五淋、水腫,外用治療湯水燙傷。
侯懷民指著眼前的一片片滿是綠色幼苗的田地,“這就是金花葵。”記者俯身察看,腳下的幼苗“長相”普通,并沒有像侯懷民說的那樣“潛力和市場廣闊無比”。
東圣達集團于2011年7月在香港掛牌成立,注冊資金1億元。公司以國家三農政策為指導,以提高農民收入為己任,致力于金花葵這一珍稀植物物種的種植、研發、深加工和銷售等業務。
金花葵有著悠久歷史,但其被人發現也經歷了十分曲折的歷程。明朝憲宗成化年間,《順德府志》(邢臺市明、清兩代稱順德府)記載:順德府有特產植物金花葵。但除此記載外,國內外現代文獻資料均無從查找。建國后,農業部、國家林業局、中國農科院等部門不定期地在全國范圍內做植物普查。多次普查后,仍未發現記載中所描繪的金花葵,所以在1984年被生物界確認其早已滅絕。業內人士無不扼腕嘆息,紛紛對金花葵這一珍稀植物感到可惜。直到2003年8月初,中國農科院研究員唐益雄教授在河北省邢臺市考察植物資源時,發現內丘境內的小馬河河道上生長著一片植物,非常奇特。經檢索有關文獻資料和查證《順德府志》,并會同專家討論,最終認證該植物就是被認為已滅絕的金花葵。
談到這里,侯懷民說:“金花葵的經歷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看來不僅是人,植物也是如此啊,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就得經歷一番風雨。”侯懷民的話雖然幽默,可是卻頗有意義。侯懷民越說,記者心里越疑惑,這顆小生命的身上到底藏著什么寶貴能量,能引起這么多人的關注呢?
侯懷民的創業路
當被問到如何想到投身金花葵開發的時候,侯懷民道出了自己和金花葵的“緣分”。侯懷民是當地人,17歲初中畢業,隨后外出打工。出身農民的他骨子里對農民有一種認同與使命感。說認同,是因為自己出身貧寒,對農民的艱辛了然于心;說使命,是因為他打小勵志要盡自己所能為農民做點事。他所說的事,是想讓農民大眾都受益的大事業。
畢業后的他四處打工為生。1995至2002年,他憑借過人的膽識和智慧在山東壽光一家大型仙人掌加工公司做到了銷售經理,為公司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他也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隨后,公司出現意外,破產倒閉。2002至2008年,侯懷民又到天津的另一家公司,不料該公司拖欠了他400萬元人民幣。遭遇人生重大挫折的他想到了自主創業,可是一時又缺乏好的項目。機緣巧合之下,通過好友了解到金花葵植物的營養價值高,前景廣闊,國內目前還處于空白狀態。如果發展好了,和侯懷民讓廣大百姓受益的理念不謀而合。至此,侯懷民踏上了他的追夢路。
從2010年7月開始,侯懷民開始了他的創業之旅。他和幾位意氣相投的朋友一起外出調研,探索哪些地方符合金花葵的生長習性。他們從山東到河南,從南京到四川,從內蒙古到東北,從陜西到云南,走過了國內的許多地方。調研一直持續到2013年7月。“那時候雖然苦,可我一直堅持一個信念。‘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想要干點事,必須得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更何況我們這點兒事,和愚公的故事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想起往事,侯懷民的眼睛里依然透露著對事業的執著。“到最后,能堅持下來的只剩下我們三個人。”侯懷民指著身旁的鄭銘陽(現任東圣達集團總裁)和孔令杰(現任東圣達集團總經理)說道。經過長時間的考察,最終選定山東德州、重慶開縣、吉林延吉和河南濮陽、洛陽等地作為自己的種植基地。
“那時候我們都吃盒飯,現在說出來員工們都不信。不過我們有當時的錄像,真實地將那時的‘崢嶸歲月記錄了下來。每過一段時間,我們就會組織公司員工看當時的錄像。每每看到這些錄像,我們身上就充滿了力量和信心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它們(錄像)是東圣達的精神食糧。”鄭銘陽意味深長地說道。
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
繼東圣達集團在香港成立之后,2012年12月12日,國家林業局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與東圣達集團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共同召開金花葵項目新聞發布會,宣傳和推廣新型經濟作物金花葵。
緊接著,2012年12月18日,侯懷民在德州趙官鎮成立了金花葵專業種植合作社,專營金花葵的種植、管理、回收等業務。
東圣達集團于2012年12月20日與趙官鎮政府達成協議,在當地流轉土地2000畝,時間為30年。每畝地按照1200元/年的標準補償農民,得到了當地村民的歡迎。記者了解到,金花葵屬秋季作物,每年收完小麥后(5月中上旬)種植金花葵,生長期130天左右。原來農戶全年種植小麥和玉米,每畝地年純收入1000元左右。現在在不影響小麥種植的情況下流轉土地,在種植和采摘金花葵的時候,東圣達按照65元/天的價格雇當地村民種植。這樣算下來,農戶每畝地至少比原來要多得1000元,確實給當地農戶帶來了收益。等農戶以后有了經驗,讓農戶自己種植,公司直接回收金花葵,那樣農戶的收入更高,每畝地可獲利5000元。金花葵收完以后,要先用烘干機烘干,再儲藏起來。公司有自己的烘干設備和儲藏室。
隨后,我們來到了正在建設的圣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隸屬東圣達事業集團,成立于2014年1月18日。公司一期工程總投資8700萬,占地40畝,預計今年8月份完工。侯懷民說,圣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發了國內最大的金花葵深加工項目,主要從事金花葵黃酮、植物膠原蛋白的提取、研發和深加工業務。建成后,公司將年產金花葵生物黃酮30噸,金花葵袋泡茶1000噸,可實現銷售額4億元,利稅4000萬元。
侯懷民說,黃酮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克星。當前,國內高血壓患者所食用的藥物中普遍含有黃酮,但這些黃酮都是人工合成的。金花葵所含黃酮是生物黃酮,效果要好于人工合成的黃酮。一方面,公司提取出來黃酮后,可直銷全國藥廠,前景廣闊。另一方面,圣達生物科技公司以黃酮為原料,研發以金花葵為核心的酒、茶、保健品等產品,在市場中形成自己的獨有優勢。
2014年3月份,東圣達集團旗下的吉生原日用品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位于齊河開發區,公司辦公面積2000平方米,現有辦公人員40人。公司主要負責金花葵產品的制作和銷售,打造東圣達集團自己的產品品牌。
據介紹,國內現在已有一些企業從事金花葵的種植和研發,不過他們都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就在近日,侯懷民告訴記者,東圣達已和齊魯證券達成合作,預計明年就能在新三板掛牌上市。上市后,公司可以廣泛吸收社會上的資金,促進其發展。
東圣達的產品以酒為主,目前已和俄羅斯、莫桑比克、津巴布韋等國簽訂訂單。未來,東圣達將豐富自己的產業體系,以酒、茶、飲料等為主要產品,做中國第一款植物性膠原蛋白飲料,媲美于娃哈哈、王老吉等國內品牌。
“金花葵在國內前景廣闊,潛力無限,就是在國際上,這方面的研究也是寥寥無幾。我們不但要讓百姓富起來,更要把東圣達做成中國的有實力的民族企業,在世界上都要占一席之地。”侯懷民的聲音充滿了底氣與力量。侯懷民的底氣源于金花葵豐富的營養價值,源于其能帶動村民致富,也源于東圣達人的不懈努力。
鏈接
金花葵渾身上下都是寶
金花葵渾身上下都是寶,從根、桿到花、葉、果,全都可以被人利用。它的花朵和籽仁富含生物總黃酮,前景很廣闊。生物黃酮對人體非常重要,它內含黃酮類成分,可全面預防和除治各種“混血”疾病,有鎮痛、抗腦缺血和治療口腔潰瘍等作用。當前世界上黃酮通常的提煉方法是從銀杏、葛根、大豆和萬壽菊等植物中提取。而這些植物當中,又以銀杏為主,因為其含量最高。現在國內通常的觀點也是銀杏葉里含的黃酮比較好,但是其不足在于黃酮成分單一。黃豆、綠豆等植物含量太少,提取工藝復雜。
金花葵的問世彌補了以上這些不足。據了解,金花葵內的黃酮含量豐富,是目前為止植物界含黃酮成分最多的。經有關專家檢測,金花葵的籽種和鮮花里提取的黃酮要比以上這些植物中黃酮的含量高出3-5倍左右,比銀杏葉高出4倍。
幼苗期的金花葵可作為新品種特色菜供應市場,家庭及飯店可炒、過水涼拌、做湯等,葷素皆宜。人吃了金花葵后,會有助于消化,帶走腸胃過剩的脂肪,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
金華葵籽油富含維生素E,且其含量是牛奶的2000倍、橙汁的3000倍。維生素E被醫學界稱為“生物免疫調節因子”,可與維生素C組合成高密度脂蛋白。維生素E很容易被人體吸收,直接凈化血液,清除病毒、病菌及病原微生物,被譽為“人體清潔工”。金花葵是目前已知植物資源中維生素E含量最多的物種。
金花葵的根、莖、葉可全部粉碎過細目篩后做成稱為“榆皮面”的面粉,營養價值很高,經常食用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令人驚奇叫絕的是,金花葵鮮花入口后,人們馬上就會有一種奇、鮮、爽、香、心曠神怡的感受,勞累、困頓很快煙消云散,具有明顯的緩解緊張情緒、助人放松的調整心態功能。
金花葵的根、桿、葉中富含植物性膠原蛋白,根部的含量最高。到目前為止,國內的膠原蛋白都是從動物皮類和海洋魚類提取的,有安全隱患。金花葵所含的植物性膠原蛋白,易被人體吸收,安全系數要高于動物的膠原蛋白。金花葵的根、桿、葉還可以泡茶和直接食用,簡單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