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斌

走在北京街頭,常會聽到這樣的吆喝聲:烤紅薯嘞!香甜好吃的紅薯!給您來一個?待走到烤紅薯的大鐵桶前,看著一個個外表焦黃心里熱的紅瓤烤紅薯,每次都要流口水,饞人哦......
紅薯就是甘薯,地區不同稱呼各異。甘薯按用途分淀粉加工型、食用型和兼用型等。大興的甘薯很有名,薯形整潔、外觀漂亮,口感好、品質優良,很受人們歡迎,尤其蒸烤紅薯是人們最喜食的。追古溯今,大興種植甘薯的歷史已有330年。為啥經久不衰?
首先,氣候資源優越。大興區無霜期209天,光照充足,是全北京光照最充足地區之一,能夠充分滿足甘薯對溫度光照需要,有利于塊根形成與膨大,從而獲得高產。大興降水量偏少,且干旱年多于豐水年,也利于甘薯生長。這些因素形成了生產上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其次,土壤資源優勢。大興區地處永定河沖積平原,受歷史上永定河決漫影響,土壤以沙質為主,各類沙性土壤占65%以上。龐各莊、北臧村是此沙區的一部分,該區域土層深厚,質地疏松,土壤內部水、肥、氣、熱等因素比較協調,有利于甘薯對水分、營養的吸收和養分積累。
2013年大興薯類種植面積達到570.3公頃,產量4100噸,產值3 265.4萬元。除龐各莊、北臧村一帶,在魏善莊和榆垡等7個鎮都有大面積種植,大興是京郊重要的商品甘薯生產基地。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者之中,“人和”起決定作用,成就大興甘薯產業發展最重要的是大興人一輩輩的勤勞。大興的甘薯不僅種植面積大、品種優,在栽培管理技術和機械化應用方面也處于北京市領先水平。近年,區農委在引種選育和指導薯農育苗栽植管理上做了很多工作。
重視甘薯引種選育工作。在開展“院區合作”項目中,共同選育優良品種徐紫薯4號,并于去年通過國家級的鑒定;引進適銷對路的新優甘薯品種;引進高代育種材料品系品種,進行抗根腐病品種篩選研究;引進符合北京市民消費習慣,適宜蒸煮烘烤食用型的紅瓤薯品種和花青素含量高、商品性能好的高產紫薯品種。
重視種薯種苗脫毒及貯藏技術應用。推廣甘薯脫毒技術,扶持生產脫毒種薯種苗,有效防治甘薯病毒病,提高甘薯單產和品質。引進空中甘薯結薯技術,重視莖線蟲綜合防治、抗旱保水以及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應用,示范推廣面積達333余公頃,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100公頃,增產效果明顯。
開展種植技術培訓和指導工作。2013年通過開辦田間學校、科普趕集等形式,對全區薯農進行培訓指導達到1100多人次,發放宣傳材料500余份,提高了薯農科學種田意識。
李鐵軍是龐各莊鎮留民莊的甘薯貯藏大戶,他有一間480平方米的現代化地下甘薯貯藏窖,年貯藏甘薯達400多噸。這窖是他2008年建成的,是大興區最大的專業甘薯貯藏窖。建窖次年,他申請注冊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年收入高達30多萬元。近幾年他通過收購本地和周邊的甘薯,增加了薯農的銷售渠道和收益,帶動了周邊薯農致富,他自己也獲利頗豐。他年年種植甘薯,由于肯鉆研懂技術,從2008年開始已經連續六屆獲得全國甘薯擂臺賽的“薯王”稱號,成為大興甘薯種植界的傳奇人物。
甘薯育苗種植大戶金樹亮是大興區榆垡鎮小黑垡村人,他搞甘薯育苗基地是在區農技推廣部門的扶持幫助下建立起來的,為他提供了優質種苗和種植技術指導。2013年,金樹亮的甘薯育苗面積達到了1300平方米,生產優質種苗160多萬株。在他的帶動下,小黑垡村發展甘薯示范戶15戶,全村種植甘薯面積從2009年的3.3公頃擴大了10倍,且成方連片。金樹亮不僅為甘薯示范戶提供優質種苗,免費提供噴灌澆水設備,還經常到田間地頭為種植戶提供栽培技術指導。去年他自己種植了4.7公頃的新優中熟甘薯,當年8月喜獲豐收。扣除生產成本后,光種植這一項他就收入了2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