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記者 王長亮 通訊員 楊玉可 王明印)“3日:白天夜間多云,東南風,微風,氣溫22℃-34℃;4日:白天多云,夜間陣雨,白天東南風,夜間東風,微風,氣溫22℃-32℃……”山東省沂南縣懋源家庭農場負責人楊鳳群邊看著手機短信,邊高興地對記者說:“自從縣里進行直通式氣象服務試點以來,俺算是第一個嘗到甜頭,再也不用為俺農場蔬菜天天忙著看天氣啦!……”這是沂南縣開展“直通式”氣象服務試點的一個小縮影,也是延伸“服務三農”的一個真實寫照,成為全縣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蓬勃發展的“助力器”。
記者了解到,目前沂南縣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已達到110家,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農民合作社1195家,家庭農場86家,專業大戶4334戶。為了更好地服務這些農業經營主體,沂南縣把“直通式”氣象服務作為“三農”專項農業氣象服務項目的延伸,以雙堠等氣象觀測點為載體,組織農業、氣象等部門研發推廣應用防災減災適用技術,以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為服務對象,建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息數據庫和點對點的產品提供和信息傳送渠道,發放氣象服務聯系卡,通過公共氣象服務平臺、手機短信、信息終端、QQ群、郵箱、農業信息網、微博、微信和電話等多種方式,提供“一對一、一對多”的農業氣象監測、農業氣象災害預報預警以及農用天氣預報等農業氣象信息直通式服務,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指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合理安排生產,提高防災減災水平,減輕災害影響和損失,提升生產經營效益,提高了農業生產科技支撐能力,推動農業生產穩定發展。
沂南縣農業局局長莊乾德高告訴記者,目前沂南縣已為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專業大戶等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建起專用信息庫4個,提供各類農業信息3000多條,舉辦培訓班10期,培訓氣象服務員1000多人,現場指導新型經營主體200多人次,有效推動了全縣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蓬勃發展。
農業部啟動
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
本刊訊 7月4日,農業部舉辦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管理培訓班暨全國農廣校省校校長工作會,正式啟動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強調,要大力加強條件能力建設,整合各類教育培訓資源,切實抓好工程關鍵環節落實,推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向專業化、標準化和制度化方向發展。在財政部的大力支持下,今年中央財政安排農民培訓補助資金11億元,計劃培育一批新型職業農民。
中央財政加強農業資源保護補助
資金管理
本刊訊 為加強中央財政農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等有關規定,近日,財政部會同農業部制定了《中央財政農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自2014年6月9日起施行。
《辦法》明確規定了農業資源保護資金的五大支出內容,包括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所需的耕地污染與產品監測、土壤改良培肥劑(料)、專用肥料、秸稈腐熟劑、接種根瘤菌、綠肥種子,種植結構調整所需的作物新品種、耕種條件改變、污染耕地修復治理期間農民收益損失補助等;草原生態保護與治理所需的草原禁牧補助、草畜平衡獎勵、牧民生產資料綜合補貼、績效獎勵、牧草良種補貼,飛播種草補助等;漁業資源保護與利用所需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海洋牧場建設、漁民減船轉產補助等;畜禽糞污綜合處理所需的主體設施建設、設備購置補助等;與農業資源及生態保護相關的其他支出。
中央水利轉移支付資金402.79億元已經全部下撥
本刊訊 7月4日財政部資料顯示,2014年中央財政預算安排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水土保持補助資金231.08億元、中央財政統籌從土地出讓收益中計提的農田水利建設資金165.01億元、中央分成水資源費補助地方經費6.7億元。截至6月13日,上述資金已全部下撥,主要用于支持各地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和管護,實施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以及做好水資源節約、管理和保護工作。
財政部要求各地按照相關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管好用好資金,加強資金統籌整合并加快預算執行進度,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