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霞
絲綢之路經濟帶歷史文化資源綜合管理模式的建構維度主要包括主體維度和客體維度,主體維度是從管理者的角度而言,客體維度是從歷史文化資源管理的對象出發,主體維度和客體維度是從不同側面對絲綢之路經濟帶歷史文化資源綜合管理模式的建構基礎進行支解性分析。
一、主體維度
絲綢之路經濟帶歷史文化資源管理的主體具有層次性,宏觀方面,國家是歷史文化資源的擁有者,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歷史文化資源的“大管理者”;中觀方面,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區域文化管理主體是歷史文化資源的主要管理者;微觀方面,具體的文化領域內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生產經營者是“一線”的管理者
第一,國家維度。我國在經濟和文化領域已經形成了部分區域化發展模式,如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經濟區域和文化旅游區域,這些區域屬于經濟發展中的“大區域”,是跨越省級行政區和市級行政區的,因此,國家的宏觀調控必不可少。首先,相關的制度和政策供給。區域文化發展需要國家的法規制度約束和政策支持,在法規制度方面,國家要不斷完善文物管理法規,并制定適合我國文化發展的市場法規,為區域文化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國家的主體作用還體現在文化區域發展的協調方面。一是管理機構設置中的協調,絲綢之路經濟帶歷史文化資源管理機構是“大區域文化管理機構”,其具體的機構設置和人員安排都需要國家在宏觀層面上的統籌和協調;二是利益分配中的協調,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歷史文化的管理中,要以國家為主導,文化區域管理主體共同參與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同時國家相關部門對區域文化發展中出現的各種矛盾予以協調解決。
第二,區域維度。中觀層面上的文化區域及其相關部門,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歷史文化資源的主要管理者,其主要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區域內的管理部門要組織研究歷史文化資源的整體狀況,并及時公布和提供相應的研究結果和發展信息。第二,制定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和開發方案,制定絲綢之路經濟帶歷史文化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在區域內提供歷史文化發展的相關優惠政策,并依據不同的歷史文化資源類型,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第三,完善歷史文化發展所必需的基礎設施,如交通、餐飲、住宿等相關的基礎設施,區域性文化管理機構擔當著為區域文化發展服務的角色,基礎服務設施的提供和完善都應由這些機構來承擔。
第三,領域維度。歷史文化領域內的具體企事業單位是文化管理的“一線”主體,企事業單位的管理者直接面對的是歷史文化的開發運營實踐活動,在歷史文化資源的利用和產業化過程中,文化企事業單位的任務主要包括歷史文化項目的經營管理、相關產品的研發、具體歷史文化項目的市場營銷。對于原始狀態的歷史文化資源,還涉及開發問題,對已經開發的歷史文化資源,文化企事業單位經營管理旨在實現資源的經濟效益,通過文化旅游和文化演出等多種形式的歷史文化銷售活動,一方面傳播歷史文化,另一方面實現其經濟價值。文化企事業單位也是歷史文化衍生品及其服務的研發主體,是創意人才聚集的地方,相關產品的研發既要把握產品的文化內涵,又要融入現代元素,符合文化消費者的審美觀。
二、客體維度
客體維度是從微觀方面對絲綢之路經濟帶歷史文化資源管理的對象進行分析,以西安地區為例,歷史文化資源管理的具體對象依據現在的運營狀態可以分為原始的保護資源、文化旅游業和文物博覽業。
第一,原始的歷史文化保護資源。原始的歷史文化保護資源主要是指未經開發,或者是由于現有技術的限制而不能開發的歷史文化資源。這部分資源主要由文物局進行保護,防止資源的流逝和破壞,對于原始的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實質上是符合文化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在開發技術不具備和開發資金不到位的情況下,對原始的歷史文化資源以保護為主,可以確保資源的完整性,為將來歷史文化資源的有效開發奠定基礎。
第二,歷史文化旅游業。歷史文化旅游業是指已經得到開發利用的歷史文化資源,這部分歷史文化資源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旅游業的主體,其管理環節較多,如開發、經營和營銷等。以西安地區為例,近幾年已經形成了多條歷史文化旅游線路,包括多個著名的歷史文化景區,如法門寺的宗教文化景區,秦始皇兵馬俑的秦文化景區等。歷史文化旅游業的管理除了對旅游資源本身的管理之外,還包括了支持旅游資源發展的基礎設施,如交通、餐飲和住宿等,也包括歷史文化的衍生品,如復仿制品,以歷史為題材的文化演出等,如《仿唐樂舞》《長安樂舞》。
第三,文物博覽業。實際上,文物博覽業與歷史文化旅游業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大部分文物收藏和展示單位同時也是著名的文化旅游景點,如兵馬俑博物館、陜西省博物館等。但除了在固定場館進行的文物展示以外,文物博覽業還包含了更為豐富的內容,如文物的交流、外展,以及相關的文物交易、鑒定、修繕、運輸等行業。
【參考文獻】
[1]謝朝武, 鄭向敏.關于文化遺產旅游研究的若干思考[J]. 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報,2003(2).
[2]王明林, 劉旺. 遺產資源保護及旅游發展中的政府作為研究[J].旅游學刊,2005(4).
[3]陳立旭. 歐美日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歷程審視[J].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04(2).
[4]阮怡三, 林林. 文化遺產保護的原真性原則[J]. 同濟大學學報,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