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萍
從舉國矚目的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到規模宏大的實景演出,隨著文化藝術國際交流的不斷發展,舞臺藝術觀念正在逐步更新,演出樣式更加百花齊放,文化消費市場也開始呈現巨大的活力和容量。國外舞臺藝術創作運用高科技手段所呈現的表現樣式,如何積極運用到國內藝術演出?作為已經在演藝行業深耕了近20年的紅太陽演藝集團來說,我們歷經了舞臺藝術的時代變遷,今天,集團旗下三臺常態劇目《紅太陽之夜》、《瀟湘畫卷》、《勒泰之夜》,在舞美及燈光上緊跟國際潮流,展現出了超高的水準,公演以來,獲得了各界的好評。
舞美由布景、燈光、服裝、化妝、燈光、音響等多種要素構成,并且涵蓋了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實用美術乃至建筑、園林、音樂等多種藝術形式。在此,筆者想重點談談影響舞臺藝術的多重元素,尤其是高科技對舞美的重要推動作用。
(一)舞美的縱橫交匯
現代高新科技越來越廣泛地滲入藝術創作表演領域,為優秀舞臺藝術作品的生產和傳播提供了豐富的表現手段。這些年來,舞臺科技的硬件設施在舞臺藝術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戲劇、舞蹈、魔術、雜技節目,大型綜藝晚會等各種演出樣式,無論在舞臺機械裝置、燈光、音響、視頻投影多媒體等系統得以充分運用,使之在表演手段、體現效果、演出質量上,實現了質的飛躍,使受眾耳目一新。舞臺藝術的發展與舞臺科學技術的發展緊密結合,它不僅使藝術作品從整體上增加了綜合表現力,而且所產生的影響和創造的經濟價值將是巨大的。
文藝演出的震撼力,不但在于藝術創作的內涵,還在于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使演出更具張力,更能表達節目內涵。如國外利用高科技手段使觀眾身臨其境,在舞臺上表現沉船、直升機甚至宇宙飛船起降、移動升降翻轉舞臺機械以及水與火的變化;全息激光多媒體的系統技術組合體現等等,它已不僅僅限于制造演出賣點,而且利用與拓展舞臺表演空間,增強劇情氣氛,提升演出表現力與震撼力。以紅太陽演藝集團出品的《瀟湘畫卷》為例,這是一臺融匯湖湘美景及文化的旅游類節目,所以從基本的舞臺裝飾上,我們設計了符合節目定位的湘西竹制吊腳樓、巨型芙蓉花作為主打元素,服裝也極為貼合節目內容,《瀟湘夜雨》的寧靜、《江天暮雪》的豪邁等等,都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并采用全息數字燈來營造劇場現場氛圍及每個節目身臨其境的唯美。
從世界范圍來看,舞美整體呈現出縱橫交匯的發展趨勢,在縱向上,呈衍化特點,即從本民族或特定區域的藝術源流出發,保持傳統特色又賦予時代精神。很多國家的舞臺美術,既有本民族本地區的傳統特色,又融入了新時代的新元素,新特點。尤其在發達國家中,以高科技聲、光、電等各種先進技術組合體現的舞臺藝術已經獨樹一幟,足以讓人為之振奮,它符合了人們的現代審美理念和文化消費需求,已成為強大的文化產業的基礎。
(二)時空造型的多維拓展
作為舞美的主要方式——舞臺時空造型,也呈現出多維拓展的發展趨勢、許多舞美大大加強了動態功能,大幅度地拓展了時空落點與表現范疇,或用樸素的造型形式表現深刻的內涵,或用華麗的形象構成奇特的景觀,但都共同致力于將舞美由僅僅是舞臺藝術局部的裝飾發展到總體意念的表達。從舞臺的二維空間發展到三維空間,進一步發展為包括館演關系的演出場所在內的多維動態時空的立體化結構設計。例如音樂劇《貓》的舞美設計,就像整個劇場內外設計成一個“動物世界”,使整個天地真正變為一座“大舞臺”。這一點在《勒泰之夜》中也得到了極好的體現。
(三)全息激光多媒體技術
綜觀世界舞美,呈現明顯的科技化發展趨勢,許多現代化的高科技、激光布景,燈光中的電腦燈、數字燈、激光燈,音樂音響中的電腦調音臺,使整個舞美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耳目一新。
在《紅太陽之夜》的開場,舞臺天穹上瞬間出現的一個“星空矩陣”,空間畫面上星光層層疊疊、起伏變幻、無窮無盡,猶如銀河飛瀑傾瀉凡間,色彩奇妙絢爛。而在《瀟湘畫卷》開篇,隨著鼓聲大振,鐘聲響起,一條金龍穿越古今,雙鳳起舞,動感的畫面依次出現在觀眾穹頂、舞臺紗幕以及兩側八字墻,猶如金龍雙鳳在觀眾身邊游走,栩栩如生。舞臺上的全息多媒體投影技術得到廣泛運用,靜止的畫面突然靈動起來,舞臺變得立體而夢幻,觀眾如身臨其境。
現代化的聲、光、化、電等各種高科技的廣泛應用,使得紅太陽演藝出品的幾臺節目真正形成了一個廣闊的藝術世界。
(四)演出服裝的科技性
在整個演出環節中,隨著時代的變遷,舞臺上演出服裝的應用也需要不斷的進行創新。材料是服裝設計中的主要運用元素,制約著服裝的色彩、風格和表現效果。現代科技材料對服裝的圖案、質感、色彩、光澤重新加工和設計,形成影響顯示出舞臺角色的美感。舞臺服裝上能用的發光材料是借助科技手段用智能化的方式實現服裝本身的燈光效果,代替以往使用舞臺燈光襯托環境的功能,減少了對舞臺燈光的依賴,服裝從褪色的處理、磨破的實現、特殊的染色效果、鏤空的實現、紋理的產生這都需要現代科學機器和化學藥品的使用。應該說,一臺成功的演出,服裝的效果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五)舞臺科技離不開創意
國際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加,改變了人們對藝術欣賞的價值取向。國外舞臺高科技的發展,不是簡單的技術改造和應用,而是藝術創作和創作方式的一種深層次融合。我們往往提及舞臺科技的作用,只局限于舞臺設施等方面硬件的科技含量,而相對忽視舞臺藝術的軟件開發,它表現藝術創作的創意策劃與技術手段創新的融合以及市場需求等方面的各種因素作用。
舞臺科技不同于其它工業領域的科研開發,其科研成果應具備藝術體現價值和市場應用價值。其價值體現首先是舞臺藝術的體現和檢驗,然后是市場和成果拓展和運用。舞臺藝術創作及演出具有不同的個性特征以及藝術家個性的創意理念和策劃運用,因此其研發過程中除遵循一般科研開發規律外,還應不斷緊密結合舞臺藝術創制的特殊性,緊密結合舞臺藝術各專業,進行藝術與技術的綜合體現,應該通過舞臺藝術演出實踐尋求科研課題,建立科研項目。一個成功的舞臺科技項目應該是緊密結合舞臺美術演出,針對演出所涉及各專業的特殊要求及相互關系的整體開發,這樣的舞臺科技成果才具有廣泛的市場拓展空間和應用價值。
(六)加強舞美與觀眾的互動
舞美設計應該充分尊重觀眾的人格和審美,把觀眾當作藝術的主人和“上帝”拉近他們的距離。必須把文化創新和高新科技開發運用,市場運作結合在一起,賦予舞臺藝術與技術以新的發展形態和空間。
在當今文化繁榮發展的大背景下和現代科技迅猛發展的形式下,如何進一步提高現代文化藝術表現手法中的科技含量,打造舞臺藝術與技術的藝術精品仍是文藝工作者及文化科技工作者追求和探索的共同目標及方向。
(責任編輯:劉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