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玨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31)
本文所述系桿拱橋(圖1),跨度為80 m,位于半徑800 m的圓曲線的緩和曲線、直線、半徑500 m的圓曲線的緩和曲線上。雙線鐵路,設計行車速度80 km/h,中活載。梁體自重r取26.5 kN/m3,二期恒載按195 kN/m考慮。溫度變化按整體升降溫20℃,吊桿升降溫15℃取最不利組合考慮。

圖1 線路平面布置示意
Lp=80 m預應力混凝土系桿拱,全長84 m,理論矢高16 m,矢跨比為1/5,拱軸線為二次拋物線(y=x2/100),主梁與兩片拱肋的剛度比為5.91∶1(圖2)。梁部劃分為12個節間,除端節間長12 m外,其余節間長6 m,拱肋中心距為10.8 m。梁橫向為單箱三室,跨中梁高2.8 m,端部加高至3.3 m,跨中梁寬11.6 m,梁端加寬至12.5 m。跨中箱梁頂板厚35 cm,底板厚為35 cm,邊腹板厚度為73 cm,在梁端部加厚。在各吊桿位置設50 cm厚橫隔板,在箱梁端部設4.0 m端橫梁,橫隔板與端橫梁中部設有供檢查人員通過的進人孔洞。

圖2 梁體構造
拱肋為鋼筋混凝土構建,箱形截面,高2.3 m,寬1.2 m。兩拱肋之間設三根鋼筋混凝土橫撐與拱肋連接。橫撐為箱形截面,高1.9 m,寬0.8 m。在與拱肋交接處采用折線過渡,以避免角隅處應力集中。
吊桿采用柔性吊桿,圓形截面,外徑12.7 cm,其構成為GJ15-31新型環氧噴涂整體擠壓成束鋼絞線,由31根φ15.2環氧噴涂鋼絞線組成,fpk=1860 MPa。
梁部采用三向預應力,縱向預應力采用12-15.2鋼絞線,預應力布置在頂、底板內,其中頂板通長束16束,頂板短束16束,底板通長束32束,腹板通長束16束。橫向預應力采用4-15.2鋼絞線,在橫隔板底板處及梁端頂、底板位置布置。拱趾處設豎向預應力,采用φ32高強精軋螺紋鋼筋。梁體、拱肋及橫撐采用C55混凝土。
本橋箱梁部分采用膺架法施工,拱腳部分混凝土與箱梁一起澆筑。拱肋部分采用鷹架法或者滿堂支架法施工,此時箱梁支架不拆除。
本橋大里程端位于緩和曲線上,越靠近大里程端,換算半徑越小,曲線加寬值越大。拱肋高度越靠近大里程端越低,曲線加寬值越小。拱肋高度和緩和曲線換算半徑引起的曲線加寬值呈相反趨勢,因此有必要找到曲線加寬的臨界點。
規范要求曲線加寬計算考慮一定的車體長度,所以每個斷面都滿足曲線加寬要求即可。大里程端算起,0~3 m范圍內,拱肋高度低于2 m,計算點高度按2 m計。大里程端計算換算半徑834 m,曲線外側加寬值為12.8 cm。現設計圖中,大里程端曲線加寬為14 cm,距大里程端3 m處曲線加寬值為21 cm,均滿足要求。3 m以外,拱肋高度均高于2 m,計算點高度取4.38 m,3 m處換算半徑為898 m,曲線外側加寬值為20.8 cm。3 m處實際設置曲線加寬值為21 cm,滿足要求。因此,各斷面均滿足曲線加寬要求。
主力下,梁體上緣最大壓應力10.1 MPa,最小壓應力1.83 MPa,下緣最大壓應力9.55 MPa,最小壓應力1.28 MPa;拱肋上緣最大壓應力11.4 MPa,最小壓應力5.1 MPa,下緣最大壓應力10.1 MPa,最小壓應力4.4 MPa;在最不利荷載下,梁體上緣最大壓應力13.1 MPa,最小壓應力1.5 MPa,下緣最大壓應力10.1 MPa,最小壓應力1.05 MPa;拱肋上緣最大壓應力12.8 MPa,最小壓應力4.1 MPa,下緣最大壓應力13.9 MPa,最小壓應力3.01 MPa。梁體最大剪應力3.2 MPa,拱肋最大剪應力1.05 MPa。
梁體上緣最大壓應力11.3 MPa,最大拉應力-0.16 MPa,下緣最大壓應力12.6 MPa,最大拉應力-0.31 MPa;拱肋上緣最大壓應力10.36 MPa,最大拉應力-0.41 MPa,下緣最大壓應力13.15 MPa,最大拉應力-0.47 MPa。
梁體所有截面的抗裂安全系數均大于1.2,其中最小抗裂系數為1.91。
在斜截面抗裂組合作用下,主拉應力最大值為1.8 MPa 恒載作用下梁部跨中撓度為13.32 mm(向上),靜活載作用下梁部跨中撓度為14.5 mm(向下);恒載作用下拱肋跨中撓度為52.32 mm(向下),靜活載作用下拱肋跨中撓度為4.39 mm(向下)。 主力下最小強度安全系數2.34>2.2,主+附下最小強度安全系數2.16>1.98,滿足要求。 拱肋按鋼筋混凝土結構檢算,在最不利荷載組合下,拱肋最大混凝土壓應力9.2 MPa(主+附組合),最大受壓鋼筋應力72.5 MPa,拱肋全截面受壓,裂縫寬度為0,最大剪應力1.05 MPa,最大主拉應力0.07 MPa。 在活載作用下,吊桿最大應力幅為130.1 MPa。在最不利荷載組合下,吊桿最大內力2 353 kN,吊桿強度安全系數最小為3.09。 在列車靜活載作用下,梁端最大轉角0.7 ‰。二期恒載上橋時間按成橋(梁體施工完成)60 d后計算,梁體在1 500 d后徐變下撓值在線路鋪設后為-5.25 mm。 橫向自振頻率為0.875 Hz;豎向自振頻率為2.472 Hz。 在任意一對吊桿失效情況下,拱肋上緣最大應力10.9 MPa,下緣最大應力13.1 MPa;梁體上緣最大應力9.3 MPa,下緣最大應力8.9 MPa;梁體最小安全系數2.2,吊桿最小安全系數3.13。 系桿拱有混凝土系桿拱、鋼管混凝土系桿拱、鋼系桿拱三種類型。本設計80 m混凝土系桿拱為目前設計的混凝土系桿拱中跨度較大的。一般超過80 m的系桿拱設計為鋼管混凝土系桿拱較為經濟合理。 [1] 顧案邦,徐君蘭.中、下承式拱橋短吊桿結構行為分析[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6(1) [2] 鐘鐵峰.中(下)承式系桿拱橋有限元分析與施工控制[D].重慶大學,2006 [3] 劉名君,郭建勛.時速200 km客貨共線鐵路系桿拱橋設計——遂渝線東陽2號大橋系桿拱設計介紹[J].鐵道標準設計,2005(7) [4] 劉文輝.淺談下承式系桿拱橋的設計[J].北方交通,2007(1) [5] 陳寶春.鋼管混凝土拱橋計算理論研究進展[J].土木工程學報,2003(12)4.5 靜活載作用下撓度值
4.6 梁部截面強度檢算
4.7 拱肋截面強度檢算
4.8 吊桿檢算
4.9 梁端轉角、徐變變形
4.10 動力特性計算
4.11 換索工況計算(無活載)
5 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