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影
【摘要】目的探討快速康復護理理念在剖宮產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400例剖宮產手術的產婦,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00例,對照組在圍術期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加速康復外科理念,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3天母乳喂養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速康復護理理念明顯促進剖宮產患者術后康復。
【關鍵詞】快速康復;剖宮產;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 R248.3【文獻標識碼】B
快速康復外科(FTS) 是手術中聯合應用一些措施,來降低術后器官功能的損害及術后應激反應,加速患者在手術后的康復進程[1],主要包括區域麻醉阻滯、早期下床活動、對術后疼痛進行控制等。我院產科2013年08月起將FTS應用于收治的剖宮產產婦的護理康復中,效果滿意,現總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產科2013年08-12月收治的剖宮產產婦400例,年齡18-49歲,平均27.6歲.其中社會因素要求剖宮產105例.胎位不正,疤痕子宮179例,病理產116例?;颊呒赐w健。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0例,兩組在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圍術期護理,觀察組實施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護理,具體操作步聚如下。
1.2.1術前準備。對患者及家屬應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行心理疏導和健康宣教,術前半小時導尿,不再備皮,禁食4小時禁飲2小時。
1.2.2術中護理。采取硬膜外或腰硬聯合麻醉的方法,避免術中不必要的暴露,并行保暖護理,對手術室的溫度和濕度進行調整。對輸注液體采用預先加溫措施,吸氧。
1.2.3術后護理。術后6h患者可進水,術后8小時可進流質飲食,尿管在10-24h即拔除,鼓勵患者24小時下床活動。
1.3觀察指標: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3天純母乳喂養成功率及并發癥發生率。由兩名護士統計核對,避免誤差。
2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后首次排氣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平均縮短近20h,觀尿管在24h拔除后即可下床活動,下床活時間明顯早于對照組。無尿路感染和腸道菌群失調等并發癥的發生。對照組并發尿路感染、腸道菌群失調感染 6例。觀察組3天純母乳喂養成功率明顯大于對照組,比對照組提前3d出院,各項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1.大多數患者在術前均有恐懼感,焦慮等不良情緒,對手術的實施和術后的康復有著不利影響,FTS理念在術前準備中的應用,充分、科學的體現了人性化的特點,對患者行必要的心理疏導[2],積極配合治療,使患者平穩渡過圍術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傳統的觀念認為,術前應常規禁食12 h、禁水4 h。然而,術前對飲食的控制會造成患者脫水、血容量減少、低血糖等,手術的創傷所導致的機體進一步消耗將影響術后患者的組織修復、降低機體的免疫功能。FTS從根本上打破了術前飲食管理的傳統觀念,要求術前2 h進水或碳水化合物[3]以增加患者的舒適度、減少低血糖及術后惡心、嘔吐的發生,有利于患者承受手術打擊帶來的各種應激,可降低并發癥及術中應激反應的發生率,
3.圍術期體溫維護 手術室控溫、麻醉、術中或術后輸液及機體的低血流狀態均可導致機體處于低體溫狀態,使機體代償性周圍血管收縮反應喪失,誘發心律失常,切口感染發生率也可增加2~3倍。因此,維持術中及術后正常體溫[4]是FTS護理理念中另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具體措施包括正確調節室內空調的溫度和濕度,控制手術室內人員出入,預先加溫輸注液體和腹腔灌洗液,保暖床墊的應用及棉被保暖等,使患者術中及術后體溫保持在36 ℃左右,以減輕機體的應激反應,降低手術風險,維護臟器功能,改善患者預后。
4.術后盡早恢復正常飲食是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中的又一重要環節。術后早期進食可促進胃腸道功能的快速恢復,避免靜脈營養的副作用、節省費用,縮短住院時間,改善患者營養,增強機體的抗感染能力,促進母乳喂養。
5.尿管留置與護理 傳統產科手術要常規留置尿管,FTS主張麻醉前半小時留置導尿管,術后根據情況及時早期拔[5],減少不適。減少泌尿系統并發癥,利于術后早期運動、早日康復。
6.術后早期下床活動 患者術后長期臥床,會影響肺功能的恢復及組織氧化能力、加重靜脈淤滯及誘發血栓形成等。術后有效鎮痛早期飲食,以及導尿管早期拔除為患者術后早期活動創造了條件,術后24 h即可下床活動,降低靜脈血栓與墜積性肺炎的發生率,促進胃腸道功能的快速恢復,加速術后康復。
總之FTS可有效促進剖宮產患者術后康復,降低術后并發癥明顯提高了患者生命質量.
參考文獻
[1] 羅敏.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婦科手術中的應用于展望[J]. 實用醫學雜志,2012,28(1):12-13.
[2] 徐銘軍,劉巧,李華鳳.快速流程在術前應用[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1,27(2):84-86.
[3] 屠偉峰,郗文斌.麻醉科在快速康復外科中的作用和地位[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5):691-693.
[4] 聶艷玲.快速康復外科在急腹癥手術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25):3004-3007.
[5] 劉靜.快速康復護理對泌尿外科患者術后康復及并發癥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1):1992-1994.endprint
【摘要】目的探討快速康復護理理念在剖宮產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400例剖宮產手術的產婦,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00例,對照組在圍術期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加速康復外科理念,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3天母乳喂養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速康復護理理念明顯促進剖宮產患者術后康復。
【關鍵詞】快速康復;剖宮產;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 R248.3【文獻標識碼】B
快速康復外科(FTS) 是手術中聯合應用一些措施,來降低術后器官功能的損害及術后應激反應,加速患者在手術后的康復進程[1],主要包括區域麻醉阻滯、早期下床活動、對術后疼痛進行控制等。我院產科2013年08月起將FTS應用于收治的剖宮產產婦的護理康復中,效果滿意,現總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產科2013年08-12月收治的剖宮產產婦400例,年齡18-49歲,平均27.6歲.其中社會因素要求剖宮產105例.胎位不正,疤痕子宮179例,病理產116例。患者即往均體健。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0例,兩組在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圍術期護理,觀察組實施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護理,具體操作步聚如下。
1.2.1術前準備。對患者及家屬應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行心理疏導和健康宣教,術前半小時導尿,不再備皮,禁食4小時禁飲2小時。
1.2.2術中護理。采取硬膜外或腰硬聯合麻醉的方法,避免術中不必要的暴露,并行保暖護理,對手術室的溫度和濕度進行調整。對輸注液體采用預先加溫措施,吸氧。
1.2.3術后護理。術后6h患者可進水,術后8小時可進流質飲食,尿管在10-24h即拔除,鼓勵患者24小時下床活動。
1.3觀察指標: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3天純母乳喂養成功率及并發癥發生率。由兩名護士統計核對,避免誤差。
2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后首次排氣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平均縮短近20h,觀尿管在24h拔除后即可下床活動,下床活時間明顯早于對照組。無尿路感染和腸道菌群失調等并發癥的發生。對照組并發尿路感染、腸道菌群失調感染 6例。觀察組3天純母乳喂養成功率明顯大于對照組,比對照組提前3d出院,各項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1.大多數患者在術前均有恐懼感,焦慮等不良情緒,對手術的實施和術后的康復有著不利影響,FTS理念在術前準備中的應用,充分、科學的體現了人性化的特點,對患者行必要的心理疏導[2],積極配合治療,使患者平穩渡過圍術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傳統的觀念認為,術前應常規禁食12 h、禁水4 h。然而,術前對飲食的控制會造成患者脫水、血容量減少、低血糖等,手術的創傷所導致的機體進一步消耗將影響術后患者的組織修復、降低機體的免疫功能。FTS從根本上打破了術前飲食管理的傳統觀念,要求術前2 h進水或碳水化合物[3]以增加患者的舒適度、減少低血糖及術后惡心、嘔吐的發生,有利于患者承受手術打擊帶來的各種應激,可降低并發癥及術中應激反應的發生率,
3.圍術期體溫維護 手術室控溫、麻醉、術中或術后輸液及機體的低血流狀態均可導致機體處于低體溫狀態,使機體代償性周圍血管收縮反應喪失,誘發心律失常,切口感染發生率也可增加2~3倍。因此,維持術中及術后正常體溫[4]是FTS護理理念中另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具體措施包括正確調節室內空調的溫度和濕度,控制手術室內人員出入,預先加溫輸注液體和腹腔灌洗液,保暖床墊的應用及棉被保暖等,使患者術中及術后體溫保持在36 ℃左右,以減輕機體的應激反應,降低手術風險,維護臟器功能,改善患者預后。
4.術后盡早恢復正常飲食是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中的又一重要環節。術后早期進食可促進胃腸道功能的快速恢復,避免靜脈營養的副作用、節省費用,縮短住院時間,改善患者營養,增強機體的抗感染能力,促進母乳喂養。
5.尿管留置與護理 傳統產科手術要常規留置尿管,FTS主張麻醉前半小時留置導尿管,術后根據情況及時早期拔[5],減少不適。減少泌尿系統并發癥,利于術后早期運動、早日康復。
6.術后早期下床活動 患者術后長期臥床,會影響肺功能的恢復及組織氧化能力、加重靜脈淤滯及誘發血栓形成等。術后有效鎮痛早期飲食,以及導尿管早期拔除為患者術后早期活動創造了條件,術后24 h即可下床活動,降低靜脈血栓與墜積性肺炎的發生率,促進胃腸道功能的快速恢復,加速術后康復。
總之FTS可有效促進剖宮產患者術后康復,降低術后并發癥明顯提高了患者生命質量.
參考文獻
[1] 羅敏.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婦科手術中的應用于展望[J]. 實用醫學雜志,2012,28(1):12-13.
[2] 徐銘軍,劉巧,李華鳳.快速流程在術前應用[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1,27(2):84-86.
[3] 屠偉峰,郗文斌.麻醉科在快速康復外科中的作用和地位[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5):691-693.
[4] 聶艷玲.快速康復外科在急腹癥手術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25):3004-3007.
[5] 劉靜.快速康復護理對泌尿外科患者術后康復及并發癥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1):1992-1994.endprint
【摘要】目的探討快速康復護理理念在剖宮產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400例剖宮產手術的產婦,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00例,對照組在圍術期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加速康復外科理念,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3天母乳喂養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速康復護理理念明顯促進剖宮產患者術后康復。
【關鍵詞】快速康復;剖宮產;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 R248.3【文獻標識碼】B
快速康復外科(FTS) 是手術中聯合應用一些措施,來降低術后器官功能的損害及術后應激反應,加速患者在手術后的康復進程[1],主要包括區域麻醉阻滯、早期下床活動、對術后疼痛進行控制等。我院產科2013年08月起將FTS應用于收治的剖宮產產婦的護理康復中,效果滿意,現總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產科2013年08-12月收治的剖宮產產婦400例,年齡18-49歲,平均27.6歲.其中社會因素要求剖宮產105例.胎位不正,疤痕子宮179例,病理產116例?;颊呒赐w健。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0例,兩組在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圍術期護理,觀察組實施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護理,具體操作步聚如下。
1.2.1術前準備。對患者及家屬應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行心理疏導和健康宣教,術前半小時導尿,不再備皮,禁食4小時禁飲2小時。
1.2.2術中護理。采取硬膜外或腰硬聯合麻醉的方法,避免術中不必要的暴露,并行保暖護理,對手術室的溫度和濕度進行調整。對輸注液體采用預先加溫措施,吸氧。
1.2.3術后護理。術后6h患者可進水,術后8小時可進流質飲食,尿管在10-24h即拔除,鼓勵患者24小時下床活動。
1.3觀察指標: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3天純母乳喂養成功率及并發癥發生率。由兩名護士統計核對,避免誤差。
2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后首次排氣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平均縮短近20h,觀尿管在24h拔除后即可下床活動,下床活時間明顯早于對照組。無尿路感染和腸道菌群失調等并發癥的發生。對照組并發尿路感染、腸道菌群失調感染 6例。觀察組3天純母乳喂養成功率明顯大于對照組,比對照組提前3d出院,各項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1.大多數患者在術前均有恐懼感,焦慮等不良情緒,對手術的實施和術后的康復有著不利影響,FTS理念在術前準備中的應用,充分、科學的體現了人性化的特點,對患者行必要的心理疏導[2],積極配合治療,使患者平穩渡過圍術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傳統的觀念認為,術前應常規禁食12 h、禁水4 h。然而,術前對飲食的控制會造成患者脫水、血容量減少、低血糖等,手術的創傷所導致的機體進一步消耗將影響術后患者的組織修復、降低機體的免疫功能。FTS從根本上打破了術前飲食管理的傳統觀念,要求術前2 h進水或碳水化合物[3]以增加患者的舒適度、減少低血糖及術后惡心、嘔吐的發生,有利于患者承受手術打擊帶來的各種應激,可降低并發癥及術中應激反應的發生率,
3.圍術期體溫維護 手術室控溫、麻醉、術中或術后輸液及機體的低血流狀態均可導致機體處于低體溫狀態,使機體代償性周圍血管收縮反應喪失,誘發心律失常,切口感染發生率也可增加2~3倍。因此,維持術中及術后正常體溫[4]是FTS護理理念中另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具體措施包括正確調節室內空調的溫度和濕度,控制手術室內人員出入,預先加溫輸注液體和腹腔灌洗液,保暖床墊的應用及棉被保暖等,使患者術中及術后體溫保持在36 ℃左右,以減輕機體的應激反應,降低手術風險,維護臟器功能,改善患者預后。
4.術后盡早恢復正常飲食是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中的又一重要環節。術后早期進食可促進胃腸道功能的快速恢復,避免靜脈營養的副作用、節省費用,縮短住院時間,改善患者營養,增強機體的抗感染能力,促進母乳喂養。
5.尿管留置與護理 傳統產科手術要常規留置尿管,FTS主張麻醉前半小時留置導尿管,術后根據情況及時早期拔[5],減少不適。減少泌尿系統并發癥,利于術后早期運動、早日康復。
6.術后早期下床活動 患者術后長期臥床,會影響肺功能的恢復及組織氧化能力、加重靜脈淤滯及誘發血栓形成等。術后有效鎮痛早期飲食,以及導尿管早期拔除為患者術后早期活動創造了條件,術后24 h即可下床活動,降低靜脈血栓與墜積性肺炎的發生率,促進胃腸道功能的快速恢復,加速術后康復。
總之FTS可有效促進剖宮產患者術后康復,降低術后并發癥明顯提高了患者生命質量.
參考文獻
[1] 羅敏.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婦科手術中的應用于展望[J]. 實用醫學雜志,2012,28(1):12-13.
[2] 徐銘軍,劉巧,李華鳳.快速流程在術前應用[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1,27(2):84-86.
[3] 屠偉峰,郗文斌.麻醉科在快速康復外科中的作用和地位[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5):691-693.
[4] 聶艷玲.快速康復外科在急腹癥手術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25):3004-3007.
[5] 劉靜.快速康復護理對泌尿外科患者術后康復及并發癥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1):1992-19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