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晨
【摘要】在當今國際大融合的趨勢下,中外教育領域的合作辦學不僅為中國學生在專業發展方面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也對推動地方院校走特色辦學發展之路有著重要的意義。中俄聯合辦學視域下的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教學與非聯合辦學的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教學,從表面上看是兩個類似的概念,但在辦學理念、授課內容等多方面均有實質性的不同,本文就中俄聯合辦學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鋼琴必修課的教學與實踐進行闡述。
【關鍵詞】中俄聯合辦學 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 鋼琴教學與實踐
一、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中俄聯合辦學理念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我國高校分為教學型、研究型、教學研究型和應用型四種定位。黑河學院依托與俄羅斯一江之隔獨特的地緣優勢,積極引進并充分利用俄羅斯高校教育資源,走特色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之路。2004年,黑河學院被國家教育部確立為中俄教育合作執行計劃中的“中俄聯合培養本科生項目”單位,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就是其中之一。音樂系通過聘請俄羅斯外教,引進教材及教學大綱等方式,研究俄羅斯音樂教育教學特點,在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人才培養計劃、教材建設、課程設置等方面充分突顯了中俄聯合辦學項目的特色。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指導方案中對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這樣描述的:“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音樂教育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的高素質音樂工作者”。因此,“基礎為本,特色為先;綜合發展,重視能力”成為黑河學院音樂系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中俄聯合辦學的理念,通過這一特色辦學模式,實現中俄教育教學體制的相互融合,在教學過程中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培養出具有扎實專業基礎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區域經濟文化建設和音樂教育崗位提供人才支持。
二、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中俄聯合辦學鋼琴教學與實踐
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中俄聯合辦學的課程設置,主要由傳統課程、外教課程和特色課程組成。傳統課程既保證了教育部對音樂學專業本科培養目標的要求,又滿足了學生畢業后選擇在國內考研的需求;外教課程主要是“一對一”鋼琴、聲樂等技能技巧課的教學與實踐訓練,并以全俄語形式授課,為學生繼續出國留學深造,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環境;特色課程有《俄羅斯社會與文化》、《俄羅斯舞蹈》、《俄羅斯歌曲演唱》、《俄羅斯民族音樂采風》等,以選修的形式設立課程,旨在拓展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除此之外,還包含《黑龍江流域史》、《鄂倫春民族音樂》等具有地方區域特色的滲透類課程。通過中俄課程體系的互相融合,使合作辦學項目更加合理化、多元化。
鋼琴課程是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的技能技巧必修課,也是中俄聯合辦學外教課程必修課之一,第一學年為集體課,第二、第三學年為一對一小課授課。鋼琴課程如何在教學與實踐上既能體現中俄聯合辦學特色與優勢,又能滿足國內就業師資崗位的技能需求,成為一個重要的教研課題。長久以來,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的鋼琴課教學內容與鋼琴演奏專業的鋼琴課內容如出一轍,但是仔細研究兩個專業的專業指向及其培養目標就會發現,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的鋼琴課更要側重對學生鋼琴應用能力的培養,也就是要注重鋼琴伴奏和自彈自唱能力的訓練,以適應中小學教學,或是基層單位文藝工作的需要。經過反復與外教的互相交流學習,通過教學過程檢驗,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中俄聯合辦學鋼琴課程的教學與實踐,形成如下課程體系:
(一)鋼琴課程教學環節:
1、鋼琴基本教學內容。第一學年集體課,主要以教學大綱為主線的教學曲目為載體,解決學生的讀譜和演奏技術問題,如手指的支撐跑動能力與手臂自然臂重訓練、各類奏法及各類型踏板的運用等等,旨在強調鋼琴演奏的基礎教學。第二、三學年一對一教學過程中,以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為原則,突出中俄鋼琴作品教學為特色。俄羅斯外教在鋼琴課上,對俄國音樂作品處理韻味十足,善于啟發學生的自主意識,經常給學生更自由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他們還強調學生音樂作品演奏的準確性,用心歌唱、用耳傾聽,并在相應的作品中滲透鋼琴教學法及音樂史等內容,使學生在學習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與感知音樂美的能力。
2、鋼琴伴奏與自彈自唱
鋼琴伴奏是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鋼琴課中的重點內容,以鋼琴演奏能力為支撐,提高學生應用鋼琴的能力為目標。第二學年開始與鋼琴演奏曲目學習同步進行,對學生進行兩升、兩降內的大小調正三和弦鍵盤和聲連接訓練,分析、彈奏樂譜中的原譜范例,并進行轉調練習。第三學年,進入全面的歌曲鋼琴伴奏知識學習,拓展對鍵盤和聲、伴奏型、伴奏織體,以及各類型歌曲伴奏特點的范例學習與編配彈奏,要求所配彈的作品能夠進行自彈自唱,熟練地在四升、四降各調轉調。鋼琴伴奏配彈曲目還要注意與中小學音樂課中的歌曲相聯系,使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學以致用。
3、聯彈曲目及自選曲目學習。除了鋼琴演奏曲目與伴奏能力的培養之外,對有興趣的學生進行聯彈曲目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其對音樂作品的排練能力。對有演奏能力的學生,需選擇更廣泛的鋼琴作品學習,拓展他們的音樂視野,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二)鋼琴課程實踐環節:
著名音樂家張肖虎先生曾說:音樂教育的特性之一是其實踐性,因此鋼琴課程的實踐環節顯得尤為重要,其中包含教學實踐與藝術實踐兩方面。
1、教學實踐,如進行課內教學試講,鋼琴教學觀摩與互評,教育(見習)實習。
教學實踐主要訓練學生組織授課的能力,以教學試講與教育(見習)實習為主。教學試講是將學生兩兩分組,教師安排試講曲目,學生自行課下搜集資料組織備課。以同學為授課對象,進行教學試講,教師旁聽并適時予以指導,這種實踐形式為學生步入真正的課堂教學打下基礎。
教育見習,如學生進入中小學,旁聽所在學校教師的課堂教學,在這個過程中初步感受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與教學氣氛,學習授課方法與控制課堂的技巧;教育實習是學生通過頂崗支教等環節,真正地站在中小學課堂上自己實際授課,在此過程中體悟教與學的靈活運用,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以便及時調整、補充,為適應未來的音樂教學工作需要做好準備。
2、藝術實踐包括鋼琴演奏考試、鋼琴伴奏實踐、舞臺演奏實踐、參加鋼琴考級與專業比賽、俄羅斯音樂采風,以及到校外中俄實踐教學基地進行藝術實踐等形式。
鋼琴演奏考試是每個學生都要參加的專業技能技巧測評,學生通過考試獲得專業學分。鋼琴伴奏實踐可分為自彈自唱及為聲樂、器樂伴奏兩種形式進行。參加音樂會、文藝演出等大型活動,要求每生每學期至少參加一次。另外幾種藝術實踐形式,則根據學生的個人能力及專業需要進行。
三、結語
中俄聯合辦學視域下的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鋼琴課的教學與實踐,有兩方面特點:一是符合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指向性對鋼琴應用能力的需求,二是體現中俄聯合辦學特色。中俄聯合辦學模式,順應教育產業化、教育國際化的趨勢應運而生,在保留原有的辦學體制基礎上,以全新的辦學理念培養專業技能扎實、人文素養寬厚、熟悉國際音樂教育教學方法和風格的應用型音樂教育人才。中俄聯合辦學重點其實在“聯合”二字,中俄雙方教師只有互相配合、互相學習,不斷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創新教學體系,才能最大限度利用雙方的優質教育資源,真正發揮中西合璧的獨特教育功效。
(責任編輯:尹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