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惠敏
子宮動脈栓塞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及對卵巢功能影響研究
金惠敏
目的 分析子宮動脈栓塞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及對卵巢功能影響。方法 72例子宮肌瘤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6例, 分別采用傳統手術方法以及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 比較兩種方法的治療效果以及對卵巢功能的影響。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治療4個月后、8個月后的FSH水平均有明顯差異,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子宮動脈栓塞治療子宮肌瘤, 可大大減少子宮肌瘤體積, 且不會影響正常的卵巢功能, 療效顯著, 值得應用推廣。
子宮動脈栓塞;子宮肌瘤;卵巢功能
隨著當前臨床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 臨床開始采用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子宮肌瘤, 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治療效果顯著。本次研究中, 給予72例子宮肌瘤患者采用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 分析其治療子宮肌瘤的效果以及對卵巢功能的影響, 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從2013年6月~2014年1月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中選取72例, 年齡31~45歲, 平均年齡(38±1.1)歲, 多發肌瘤38例, 單發肌瘤34例。72例患者均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36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選取標準 所選取的患者均已生育, 且未絕經, 患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貧血、周期縮短、經期延長、經量過大,經婦科檢查以及B超檢查確診為子宮肌瘤。常規檢查患者臨床癥狀, 無婦科急慢性炎癥, 無血管造影檢查, 排除盆腔以及妊娠其他疾病。
1.3 方法 72例患者分為兩組, 每組36例,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手術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用子宮動脈栓塞治療。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方法為:從皮右側股動脈穿刺實施插管治療后,在患者子宮動脈將導管尖端插入, 并根據患者具體身體情況而實施單側栓塞或雙側栓塞, 實施子宮動脈雙側造影, 于子宮動脈主干處采用栓塞劑實施栓塞, 可有效抑制子宮動脈主干血流, 阻塞子宮動脈主干。在順利進行栓塞后, 定期造影,待腫瘤的染色癥狀完全消失, 且腫瘤血管中無殘留。
1.4 指標觀察 分別在術后4個月以及8個月對患者進行隨訪觀察, 并通過CT或MRI觀察肌瘤體積情況, 并觀察肌瘤體積變化, 明確患者具體的臨床癥狀。治療前后, 測定患者的促黃體生成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 并觀察手術對卵巢功能的影響。若觀察可見促卵泡激素高于20 IU/L, 則表明卵巢衰竭。
1.5 療效評價 具體療效評價標準為:比較治療前后的子宮肌瘤體積變化情況, 顯著改善:治療后體積縮小超過治療前的50%, 月經量大幅下降;改善:治療后體積縮小情況為治療前的20%~50%, 月經量有所下降;無效:觀察子宮肌瘤體積大小以及月經量, 均無明顯差異。有效率=(顯著改善+改善)/例數×100%。
1.6 統計學方法 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形式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形式表示, 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兩組患者治療后, 對照組患者顯著改善11例, 改善15例, 無效10例, 有效率為72.2%, 觀察組患者顯著改善15例, 改善19例, 無效2例,有效率為94.4%, 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治療前后卵巢功能情況 比較兩組患者術前以及術后4個月、8個月的FSH水平, 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前術后FSH水平( x±s, IU/L)
從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 術后4個月、8個月, 觀察組患者的FSH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子宮肌瘤為女性生殖器官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疾病, 也可以將其稱為子宮纖維瘤、纖維肌瘤。當前臨床并未明確子宮肌瘤的具體發病原因, 可能是因局部生長因子、性激素、正常基層細胞突變間的復雜關系[1]。相關臨床研究表明, 肌瘤生長的主要因素為雌激素, 其中子宮肌瘤屬于一種激素依賴性腫瘤。一些學者認為, 肌瘤生長與生長激素相關, 其中生長激素與雌激素相互協同有利于促使肌瘤生長。激素代謝、卵巢功能等均受高級神經中樞調節控制, 因此肌瘤疾病的發生與神經中樞活動密切相關。該疾病的發生多發于性生活不協調、喪偶、育齡婦女, 長期的性生活失調可能會導致盆腔出現慢性充血, 均可能導致患者子宮肌瘤的發生[2]。綜合分析, 子宮肌瘤疾病發生是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患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疼痛、白帶異常、不孕流產、腹部包塊以及壓迫、子宮出血等, 嚴重影響女性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3]。本次研究中, 給予子宮肌瘤患者采用子宮動脈栓塞治療, 其治療效果顯著, 治療總有效率為94.4%, 優于傳統手術方法72.2%,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子宮動脈栓塞手術方法為一種微創介入手術, 其具有微創, 快速恢復, 不會影響子宮功能, 較易被患者所接受。但該方法對卵巢功能的影響, 仍是臨床治療中一個極為重視的問題。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患者術后4個月、8個月患者的FSH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明采用子宮動脈栓塞手術其對卵巢功能無明顯影響。傳統的手術方法, 多采用切除子宮法, 導致內分泌功能喪失, 子宮動脈結扎, 卵巢血供減少, 而導致卵巢正常的分泌功能受到影響。相較于傳統的手術方法, 子宮栓塞術不會影響正常的卵巢血供, 不會直接干擾影響卵巢表明, 卵巢正常的功能較少受到影響[4]。
綜上所述, 給予子宮肌瘤患者實施子宮動脈栓塞手術,治療效果顯著, 不會影響卵巢的正常的功能。但在實施子宮動脈栓塞手術中, 應注意適量栓塞以及緩慢注射, 可有效減少栓塞劑發生反流, 減少卵巢功能異常發生。
[1] 孫蕾.子宮動脈栓塞對子宮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響.中華全科醫學, 2008, 6(9):910.
[2] 姚群立.子宮動脈栓塞治療彌漫型子宮腺肌癥的中、遠期隨訪分析.介入放射學雜志, 2013, 22(11):896.
[3] 楊琳.子宮動脈栓塞術介入治療在中期妊娠胎盤前置狀態引產中的應用.中國全科醫學雜志, 2013, 16(24):2874.
[4] 趙振華.子宮動脈栓塞治療單發和多發子宮肌瘤遠期療效對比分析.介入放射學雜志, 2013, 22(7):557.
2014-04-15]
455000 河南省安陽市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