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濤
結直腸癌外科治療中加速康復計劃的應用體會
王智濤
目的 探討加速康復計劃在結直腸癌外科治療中的應用。方法 本次共選擇100例結直腸癌外科治療的患者作研究對象, 均為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 采用數字表抽取法隨機分組,就外科常規康復方案(對照組, n=50)與加速康復計劃的應用(觀察組, n=50)效果進行比較。結果 兩組手術均成功完成, 無嚴重并發癥發生, 手術操作平均所需時間及術中出血量組間無明顯差異, 但觀察組住院費用及平均住院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結直腸癌治療中應用加速康復計劃理念, 可縮短病程, 降低醫療費用, 提高臨床效果。
結直腸癌;外科;加速康復計劃;應用體會
外科手術為有效治療結直腸癌方法之一, 但術后患者需較長住院時間, 若處理不當, 極易引發多種并發癥, 增加經濟負擔, 傳統康復方案已無法滿足現形勢下患者需求[1]。加速康復外科又稱術后促進康復程序, 通過對被循證醫學證實有效的一些措施總結并應用, 進而降低圍手術期患者應激水平, 達到加速康復的效果, 在結直腸癌外科治療中, 有開展必要性[2]。本次選取相關病例, 就常規康復與加速康復計劃效果進行比較, 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本次共選擇研究對象100例, 男64例, 女36例, 年齡38~75歲, 平均(63.2±3.9)歲, 結直腸癌均經術前病理檢查確診。其中直腸前切除25例, 左半結腸切除46例,右半結腸切除29例。患者均自愿簽署本次實驗知情同意書,并排除腸梗中穿孔、影像學檢查示存在轉移灶、惡性腫瘤史者。采用數字表抽取法隨機按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劃分,組間一般情況具可比性,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 2 方法 觀察組:術前與患者建立良好溝通, 就圍術期配合要點進行講解, 提高患者康復依從, 克服恐懼心理, 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術前不禁食, 不行腸道準備, 不行鼻胃管放置;手術在全麻加硬膜外麻醉下進行, 全麻藥物用量盡量降低;術中精細操作, 并完善保溫處理;術后重視患者知情權, 及時讓其知曉疾病恢復情況, 術后2 h依據患者喜好,取碳水化合物飲料300 ml飲用;口服鎮痛劑或應用鎮痛泵止痛;術后第1天協助患者離床2 h, 后每日在密切監護下,離床活動6 h;取氯化鈉注射液500 ml在術后6 h口服, 術后第1天始取500~1000 ml無渣流質飲食應用;導尿管在術后第2天除;術中盡量不行引流管放置, 如需放置, 日引流量在術后2 d<50 ml時即可拔除。對照組:本組選取病例應用常規方案, 就常規圍術期配合要點進行講解, 術前2 d取流質飲食應用, 常規用甲硝唑、新霉素行3 d腸道準備, 術前晚禁食、水。鼻胃管常規放置, 術后取止痛藥在患者主訴疼痛時單次肌內注射, 術后行1周完全胃腸外營養支持, 4~6 d將導尿管拔除。
1. 3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軟件采用SPSS13.0版, 組間計量數據采用( x-±s)表示, 計量資料行t檢驗, 計數資料行χ2檢驗, 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手術均成功完成, 無嚴重并發癥發生, 手術操作平均所需時間及術中出血量組間無明顯差異, 但觀察組住院費用及平均住院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情況比較 ( x-±s)
Henrik Kehlet醫生(丹麥)首次提出加速康復理念, 綜合運用多種模式, 縮短病程, 加快患者康復出現進程[3]。此理念最早在結腸外科中應用, 除減少了治療費用外, 還減少住院時間, 促使機體器官功能早期恢復, 避免體重顯著下降,體力恢復快速, 術后疲勞感明顯降低, 使患者及家屬依從性和滿意度提高[4]。
本次研究中, 在結直腸癌手術中應用加速康復計劃, 結果示術后住院費用明顯降低, 住院天數縮短。遵循個體化原則對患者進行治療, 加速康復方案依據患者實際情況適時調整, 在此方案適應證的選擇上, 盡量為無嚴重器官功能障礙,一般情況較好者, 術前已有梗阻癥狀、肥胖者避免應用。加速康復外科程序的順利有效實施, 是麻醉師、護理人員、臨床醫師相互合作、協調的結果。多學科緊密配合的團隊為加速康復計劃實施基礎, 醫護人員需對康復計劃嫻熟掌握。加速康復理念并排簡單的精神快捷完成手術操作, 而是對臨床已成熟的方法能合理論應用, 對患者機體應激起到阻斷作用,特別是負效應的反應, 以加快創傷恢復進程, 促進康復。其措施具體包括:①術前完善患者精神、身體準備;②避免各種醫療措施誘導患者出現應激反應;③對傳入神經對應激信號的傳導加以阻斷。針對結直腸癌手術患者, 術前不做清潔灌腸、不禁食、鼓勵患者取碳水化合物飲用, 減少使用各種導管, 術后早期進食, 有效止痛, 早期離床活動, 精細化手術操作等, 均可使應激反應減少, 應用硬膜外麻醉, 可阻斷應激信號傳導至下丘腦, 進而減少應激對機體造成的負效應。另外, 隨著醫學技術的進展, 加速康復可作相應調整, 顯著加快疾病康復。本次結果示, 觀察組住院時間及醫療費用明顯少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 結直腸癌治療中應用加速康復計劃理念, 可縮短病程, 降低醫療費用, 提高臨床效果。
[1] 王東華,陳滿宇,吳詠梅.快速康復外科應用于結直腸癌手術對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臨床外科雜志, 2012, 20(11): 776-778.
[2] 單會蓮,劉娜,張顯茹,等.早期康復護理對結直腸癌術后患者胃乏力癥患病率及胃腸功能指標的影響.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2, 12(5): 1050.
[3] 何永忠,杜漢朋,孔幾東.快速康復在老年結直腸癌患者手術中的應用.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2, 18(10): 1496-1498.
[4] 胡愛書,焦玉榮,馬紅霞,等.快速康復外科對結直腸癌患者圍術期護理的指導意義.解放軍醫藥雜志, 2013, 25(5): 100-102.
450100 滎陽市人民醫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