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凌
健康教育對糖尿病患者護理效果的影響
樊凌
目的 探討健康教育對糖尿病患者護理效果的影響。方法 選取本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 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60例,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則在常規護理的同時行健康教育, 并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結果 觀察組患者糖尿病知識的認知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兩組患者護理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有所改善, 但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P<0.05)。結論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可有效的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程度, 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臨床效果顯著, 值得推廣和應用。
健康教育;糖尿病;護理效果
為探討健康教育對糖尿病患者護理效果的影響, 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 將本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兩組患者均行常規護理, 同時在此基礎上給予觀察組患者健康教育,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現將具體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 患者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 其中男78例, 女42例, 最小年齡43歲, 最大年齡80歲, 平均年齡46.9歲;病程最短為2年, 最長9年, 平均5.8年;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60例,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常規護理干預, 并在此基礎上給予觀察組患者針對性的健康教育, 并對兩組患者對疾病知識的認知程度及護理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進行對比。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用均數±標準差(±s)形式表示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展開χ2檢驗,計量資料展開t檢驗, 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者糖尿病知識認知程度對比 觀察組60例患者中46例患者為良好, 13例患者為一般, 1例患者為較差, 對照組60例患者中32例患者為良好, 20例患者為一般, 8例患者為較差, 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2. 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水平對比 觀察組患者糖尿病知識的認知程度優于對照組(P<0.05), 兩組患者護理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有所改善,但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水平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水平對比(±s)
注:與護理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例數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血糖(mmol/L)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觀察組6011.9±2.36.8±1.2ab16.3±4.87.9±2.6ab對照組6011.8±3.69.8±2.2a16.1±3.811.8±2.6a
糖尿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 該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 且極易導致患者并發多臟器損傷, 嚴重威脅著患者的身體健康,且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極大的影響[1]。而隨著近些年來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 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飲食習慣、飲食結構也相應的有了較大改變, 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糖尿病的發病率[2]。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疾病, 往往會伴隨患者終身。因而極易導致患者喪失治療信心、依從性差, 從而對治療效果造成影響。因此, 為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 提高其對糖尿病知識的認知程度, 在給予患者相應治療的同時還應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及健康教育。本院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效果, 在一般護理、傳統糖尿病知識宣傳教育等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 其具體措施如下。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以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針對性、個性化、綜合性、持續性、協調性的教育。自患者入院開始對其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指導, 出院3個月后, 每月進行1次復查, 并對其效果進行相應的評價。健康教育模式共包含5個步驟:①明確患者及其家屬的實際教育需求;②與患者及其家屬共同建立教育目標;③選擇合適的教育方法;④協同患者及其家屬實施健康教育計劃;⑤對教育效果進行評價。其具體措施為:①成立糖尿病健康俱樂部, 并且要耐心的指導患者進行自我保健。②將糖尿病相關知識、注意事項等制成教育材料, 并發放給患者, 以便患者更好掌握糖尿病知識。③定期開展糖尿病知識講座, 向患者講解正確服藥的重要性及不良服藥習慣對病情的影響、造成的不良后果等,從而逐漸增強患者的服藥依從性, 知識講座開展頻率應為一周兩次。④定期開展有效知識講座, 從而有效的激發患者的興趣, 使其積極主動的學習糖尿病相關知識。⑤定期組織患者收看糖尿病相關錄像, 并且要以患者的實際情況為依據,為其制定針對性的飲食計劃及運動計劃。飲食方面, 護理人員應囑咐患者做到合理膳食, 限制其鈉鹽攝入量, 通常每日攝入的鹽量應低于6 g, 同時還應減少脂肪的攝入量, 且要適當的補充蛋白質, 多使用新鮮蔬菜, 確保攝入足量的鈣、鎂、鉀等, 同時還應囑咐患者嚴格限制飲酒。運動方面護理人員應以患者的實際情況為依據指導其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 比如爬樓梯、步行、游泳等, 且運動時間應≥30 min。且運動時間通常應安排在餐后1~1.5 h, 且要循序漸進[3,4]。⑥應定期舉辦聯誼會, 從而為糖尿病患者提供交流飲食、血糖控制、健康鍛煉經驗教訓的機會及平臺, 從而有效的促進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識, 聯誼會的舉辦次數每月應以2次為宜, 且要定時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 從而及時掌握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并以此為依據合理對治療方案及藥量進行調整。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糖尿病知識的認知程度優于對照組(P<0.05), 兩組患者護理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有所改善, 但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這就說明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可有效的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 改善患者血糖水平, 臨床效果顯著, 值得推廣和應用。
[1] 殷雁.血糖對部分前循環梗死預后的影響.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3, 15(11):1178.
[2] 朱德淼, 劉學政.三七三醇皂苷對糖尿病大鼠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保護作用.天津醫藥, 2013, 41(11):1103.
[3] 張先祥.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后治療方案的選擇.重慶醫學, 2013, 42(27):3214.
[4] 王英南. 1型糖尿病合并高鉀型腎小管酸中毒一例.中國全科醫學, 2013, 16(25):3025
2014-03-13]
453000 河南省新鄉市第二人民醫院老年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