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迎
循證護理在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心理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
徐向迎
目的 探討在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心理護理中, 循證護理方法相對傳統護理方法的優勢。方法 將170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85例(常規心理護理組)和觀察組85例(循證心理護理組), 對其進行為期1個月的護理干預。結果 觀察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優于對照組, 經統計學分析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內科病房護理質量考核評分及護士綜合素質考核評分均優于對照組, 經統計學分析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循證護理應用于心理護理明顯優于普通的心理護理。
循證護理;潰瘍性結腸炎;心理護理;效果研究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6~12月期間在本院消化科住院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170例, 經結腸鏡檢, 均符合“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標準, 并排除其他精神疾患。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85例。
1. 2 研究工具 采用狀態—特質焦慮量表(STAI)、Zung氏抑郁自評量表(SDS)(量表見附件)調查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況。在心理干預前后均進行焦慮、抑郁水平測評并比較。
1. 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 4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心理護理法;研究組:采用循證心理護理法;在護理過程中將心理護理的科研臨床經驗與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心理需求相結合獲取實證, 作為臨床護理依據的過程。具體方法如下。
1. 4. 1 收集資料, 提出護理問題 通過訪談、詢問、查閱病歷等方法對85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心理狀況及相關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并做出總結。根據分析和總結的結果提出循證問題, 如:患者心理問題的發生與哪些因素有關?
1. 4. 2 檢索相關文獻, 尋找循證支持 根據提出的循證問題進行系統的文獻檢索, 護理人員對出現的循證問題進行綜合分析, 根據提出的臨床護理問題進行系統地評價, 按照特定臨床問題的護理方法, 逐個進行嚴格評價與分析, 必要時進行定量合成的統計學處理, 從而得到綜合、可靠循證支持的證據。1. 4. 3 運用證據, 對患者提供最佳心理護理 ①創造有利于患者心境安定的環境, 改善美化環境。對每位患者, 護士應詳細介紹住院環境及有關情況, 使她們知道在整個住院過程中有醫生、護士陪伴, 從而建立安全感。②認識行為干預, 即根據認識影響情緒和行為的理論[1], 在情緒和情感產生過程中, 認識起關鍵作用, 通過認識和行為技術來改變患者的不良行為及認識, 從而矯正不良行為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針對患者具體的心理問題, 護理人員可以與其進行有目的的談話, 在談話過程中將自己已有的知識及查閱文獻得來的證據傳遞給患者[2], 同時將自身高漲、積極的情緒帶給患者。③運用循證證據給患者講解本病的臨床表現、相關病因及發病因素等, 使患者對自身的疾病有一個清醒、客觀、理智的認識, 以減少其不必要的擔心和焦慮。目前循證護理已經成為現代護理發展的方向, 成為臨床實踐制定的指南, 改變了臨床護士以經驗和直覺為主的習慣和行為[3], 被逐步應用于護理實踐中。
2. 1 臨床護理質量評分及護士綜合素質評分情況 經過比較發現觀察組的護理質量評分和護士綜合素質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經過比較發現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質量評分及護士綜合素質評分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質量評分及護士綜合素質評分情況比較(±s)
組別例數護理質量評分護士綜合素質評分觀察組8598.13±1.1294.12±1.66對照組8590.28±1.7891.25±1.24 t 34.413612.7703 P 0.00000.0000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n (%)]
循證護理在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心理護理中效果顯著, 明顯優于普通心理護理, 值得在臨床護理中推廣應用。
[1] 馬燕, 馬濤. 消化系統疾病與精神心理因素的關系及護理. 新疆中醫藥, 2012, 30(5):88-89.
[2] 楚更五, 潰瘍性結腸炎與個性及心理因素的研究.浙江中醫雜志, 2000,35(11):501-503.
[3] 楊鳳云, 呂云秀, 曹博.淺談對臨產孕產婦的心理護理.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08, 2(6):98.
2014-04-09]
250031 濟南軍區總醫院消化科B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