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霞
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釋片治療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礙患者的療效觀察
張衛霞
目的 探討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釋片治療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礙者的臨床療效。方法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礙者56例,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28例, 對照組給予艾司唑侖口服治療,觀察組給予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釋片口服治療, 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睡眠質量與不良反應。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及睡眠治療均有顯著改善, 且觀察組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釋片對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礙患者有顯著療效, 可大大提高患者睡眠質量, 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帕金森病;睡眠障礙;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釋片
帕金森是臨床常見神經系統疾病, 大部分患者伴隨有睡眠障礙, 對患者正常生活有嚴重影響[1]。本院在對帕金森合并睡眠障礙患者治療時, 采取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釋片治療時效果顯著,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礙者56例, 均根據我國2006年所制原發性帕金森病診斷標準確診;其中男36例, 女20例, 患者年齡為48~78歲, 平均年齡為(62.9±3.4)歲;所有患者均存在睡眠障礙, 其中日間瞌睡過多18例, 異態睡眠11例,失眠27例;將56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28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每晚睡前口服1 mg艾司唑侖治療, 觀察組口服12.5 mg卡比多巴治療, 3次/d, 同時口服0.125 g左旋多巴治療, 3次/d, 連續治療14 d后評價治療效果。
1.3 療效判定 利用Webster改良積分評價法評價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 對兩組治療效果進行判斷:①特別顯效:患者治療后癥狀積分與治療前相比有75%以上降低;②顯效:患者癥狀積分有51%~75%下降;③有效:患者臨床癥狀積分有26%~50%下降;④無效:患者癥狀積分下降程度不足25%, 或有所加重。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利用帕金森病睡眠量表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睡眠質量進行評價, 觀察組藥物不良反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分析研究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x-±s)形式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分析 經治療, 對照組顯效12例, 有效7例, 無效9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67.9%;觀察組顯效17例, 有效8例, 無效3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89.3%;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期間對照組5例出現不良反應, 其中腹部不適2例, 惡心2例, 頭暈1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7.9%;觀察組1例出現腹部不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4%;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積分、睡眠質量對比 兩組患者治療前臨床癥狀積分與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患者癥狀積分顯著下降, 睡眠質量評分顯著提高, 且觀察組癥狀積分顯著低于對照組, 睡眠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及睡眠質量評分對比( x-±s, 分)
帕金森病屬于非遺傳性神經疾病, 是因患者體內中樞黑質-紋狀體通路內的多巴胺能神經元出現退行性病變[2], 致使人體缺少紋狀體多巴胺, 從而導致機體出現運動功能紊亂表現。帕金森病在年齡高于65歲的老年人中最易發病, 患者通常有肌肉強直、運動遲緩等表現[3]。睡眠障礙是帕金森常見并發癥, 據統計, 帕金森患者中有60%~90%伴隨有程度不同的睡眠障礙[4], 主要是因治療藥物影響、睡眠中樞結構及遞質發生改變、患者有強烈的焦慮、抑郁情緒及夜間出現運動障礙等所致。
現階段帕金森病在臨床治療中可選方法較多, 主要治療方法有康復治療、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護理劑手術治療等方法, 其中藥物治療是對這一疾病加以治療的最佳方法, 而手術治療可在適當時候對藥物治療加以補充。本院在為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礙患者進行治療時, 對照組采用艾司唑侖口服治療, 觀察組采用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釋片口服治療。左旋多巴經口服給藥進入患者體內后, 可在患者大腦和外周組織中經脫羧反應合成多巴胺, 而卡比多巴是一種外周脫羧酶抑制劑, 兩種藥物聯合應用可對外周中左旋多巴生成多巴胺的過程予以阻斷, 促使更多藥物成分順利進至大腦中, 確保藥物療效充分發揮。另外, 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釋片作為新一代帕金森病臨床治療藥物, 可在血液中維持穩定的血藥濃度, 相較于常規治療藥物艾司唑侖而言, 該藥物可更為迅速的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降低嘔吐、惡心、腹部不適等不良反應發生率, 從而為患者的安全用藥提供保證。國外有研究揭示, 卡比多巴與左旋多巴聯合應用可促使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礙患者臨床癥狀有效減輕, 然而若堅持服藥2~5年之后, 在患者病情逐步發展下, 兩種藥物的作用持續時間會逐步縮短, 從而發生脫效作用。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及睡眠治療均有顯著改善, 且觀察組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通過這一結果可以看出, 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釋片對于帕金森合并睡眠障礙患者有更為顯著的治療效果, 可對患者臨床癥狀予以有效改善, 大大提高患者睡眠質量。研究結果同時揭示,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說明與傳統治療藥物相比, 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釋片可降低傳統藥物所致腹部不適及惡心、嘔吐的不良反應, 臨床應用中安全可靠。
綜上所述, 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釋片對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礙患者有顯著療效, 可大大提高患者睡眠質量, 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1] 熊康平.帕金森病患者客觀睡眠障礙的特點.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2,45(6):377.
[2] 張璇.帕金森病患者疲勞與睡眠障礙的相關性研究.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2,14(8):799.
[3] 黃靜.帕金森病睡眠障礙與認知功能損害關系的研究進展.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3,15(5):554.
[4] 宋征宇.帕金森病睡眠障礙藥物治療的臨床分析.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 2011,28(1):55.
2014-03-25]
467000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