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明
羅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對前列腺電切術中麻醉效果的影響
劉啟明
目的 探討羅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對前列腺電切術中麻醉效果的影響, 方法 行前列腺電切術的8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治療組(43例)和對照組(43例), 治療組采用羅哌卡因硬膜外麻醉, 對照組采用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 對比兩組患者阻滯持續時間、鎮痛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治療組在感覺阻滯起效時間、痛覺阻滯持續時間、運動阻滯起效時間、運動阻滯持續時間和鎮痛有效率等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均較低,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羅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對前列腺電切術中麻醉效果顯著, 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及應用。
羅哌卡因;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前列腺電切術;麻醉效果
近年來, 隨著醫學的發展, 前列腺電切術以其非開放性、手術時間短、創傷較小、可以重復進行等特點, 在臨床上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羅哌卡因作為一種新型長效酰胺類局麻藥[1], 目前在臨床剖宮產手術中應用廣泛, 但在前列腺電切術中麻醉效果的研究相對較少。本院通過將羅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應用于前列腺電切術中, 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現就研究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86例患者均來自于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行前列腺電切術的病例, 按照入院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每組43例。治療組年齡51~79歲, 平均年齡(62.5±7.3)歲;體重42~78 kg, 平均體重(58.1±6.9)kg。對照組年齡53~78歲, 平均年齡(62.6±7.2)歲;體重41~79 kg,平均體重(59.3±6.8)kg。兩組患者在年齡、體重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且所有患者在治療前, 院方通過與患者本人或家屬進行協商, 均在治療同意書上簽字確認。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均禁食、飲6 h, 術前30 min肌內注射阿托品0.5 mg, 魯米那0.1 g, 入室后開放靜脈, 持續監測患者心率、血壓、心電圖、血氧飽和度。具體麻醉方法如下。
治療組:患者取水平側臥位, 腰穿針刺入蛛網膜下間隙,針口朝向頭側, 待腦脊液流出后以0.1 ml/s速度注入0.5%羅哌卡因(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2.2 ml, 時間30 s,退出腰穿刺, 置入硬膜外導管。
對照組:患者取平臥位, 待穿刺成功后, 置入硬膜外導管3 cm, 以0.1 ml/s速度注入0.75%鹽酸布比卡因(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1 ml+10%葡萄糖注射液2 ml混合液。如手術時間較長, 可酌情追加0.8%利多卡因。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經麻醉后, 分別觀察阻滯持續時間、鎮痛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鎮痛效果根據患者臨床反映分為完全緩解、明顯緩解、輕度緩解和無效四類, 其中完全緩解:患者安靜無反應;明顯緩解:有輕微感覺, 但不需輔助用藥;輕微緩解:需輔助鎮痛鎮靜用藥;無效:麻醉失效需改全麻。鎮痛有效率=(完全緩解+明顯緩解)/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運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作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阻滯持續時間比較 兩組患者阻滯持續時間比較, 治療組在感覺阻滯起效時間、痛覺阻滯持續時間、運動阻滯起效時間和運動阻滯持續時間等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鎮痛效果比較 兩組患者鎮痛效果比較, 治療組患者有效40例, 有效率93.02%;對照組患者有效29例,有效率67.44%。治療組患者鎮痛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組出現2例心動過緩, 3例低血壓;對照組出現2例心動過緩, 1例惡心、嘔吐, 4例低血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阻滯持續時間比較( x-±s)

表2 兩組患者鎮痛效果比較[n(%)]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n(%)]
行前列腺電切術的患者多為老年男性, 且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 心肺儲備功能呈現明顯下降趨勢, 部分患者還伴有高血壓、冠心病、肺氣腫等循環和呼吸系統疾病, 因此對麻醉藥物的要求較高。臨床上選擇一種既能滿足手術需求, 又具有較好阻滯、鎮痛效果的麻醉藥物, 對于減少患者痛苦、降低麻醉及手術并發癥意義重大[2]。
近年來, 隨著醫學的發展, 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設備、新理念應用于前列腺電切術中, 對患者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羅哌卡因作為一種新型酰胺類局麻藥, 正在得到進一步推廣應用中。通常來說, 局麻藥與受體結合的牢固程度決定著臨床麻醉的阻滯程度。羅哌卡因的血漿蛋白結合率為94%[3],相較于布比卡因、利多卡因等幾種常用酰胺類局麻藥具有更強的蛋白親和力, 這樣有利于鈉通道的阻塞, 從而產生神經阻滯作用[4]。
本組研究通過將羅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分別應用于前列腺電切術中可以發現, 使用羅哌卡因的治療組在阻滯持續時間和鎮痛有效率等方面均明顯優于使用布比卡因的對照組, 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 兩組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現心動過緩、惡心、嘔吐、低血壓等不良反應, 但發生幾率較小, 治療組為11.63%和對照組為16.28%, 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羅哌卡因具有起效時間短、維持時間長、毒性小的特點[5,6], 將其應用于前列腺電切術中, 安全、可靠,效果顯著, 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及應用。
[1] 陳朝暉,高晴,萬勇,等.0.5%羅哌卡因等比重腰麻在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的應用.四川醫學, 2010,31(10):1473-1475.
[2] 張劍.羅哌卡因用于腰麻在等離子電切前列腺手術中的應用.中國現代醫生, 2013,51(30):67-68.
[3] 郭麗芬.羅哌卡因與布比卡因在無痛分娩中的應用效果比較.中國醫學創新, 2013,10(28):30-31.
[4] 石春來,馬繼民.甲磺酸羅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剖宮產術中的應用.臨床醫學, 2011,31(8):65-66.
[5] 冀志林.羅哌卡因與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聯合麻醉的對比臨床觀察.內蒙古醫學雜志, 2013,5(9):1046-1048.
[6] 楊春.羅哌卡因腰-硬聯合麻醉應用于前列腺電切術中的效果分析.藥物與臨床, 2011,1(20):74-75.
2014-04-10]
467099 平煤神馬醫療集團總醫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