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東
膽脂瘤型中耳炎細菌檢測及耐藥性分析
胡曉東
目的 對膽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進行細菌檢測, 統計分析該類患者細菌感染的種類以及發生的比例, 研究患者治療過程中的耐藥性情況。方法 回顧性分析80例膽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經過細菌培養檢測, 發現膽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耳部細菌有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其中銅綠假單胞菌最多, 表皮葡萄球菌最少。經過耐藥性檢測, 發現有生物膜的菌種的耐藥性更強。結論 經過檢測分析, 發現膽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耳部感染是由于細菌引起的, 而且治療過程中需要根據菌種的類型采取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
膽脂瘤型中耳炎;感染;細菌檢測;耐藥性
膽脂瘤型中耳炎屬于一種慢性中耳炎, 對于人體的健康有很大的影響[1,2]。本文研究膽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耳內感染細菌的類型以及抗藥性, 總結出對于特定菌種的針對性的治療方法, 提高藥效以及治愈率, 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2年6月~2013年6月入院治療的膽脂瘤型中耳炎132例患者中隨機選取80例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80例膽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中, 男36例, 女44例, 年齡25~59歲, 平均年齡41.3歲, 患病時間3周~4個月, 一側耳朵患病的患者有51例, 雙側耳朵均出現中耳炎癥狀的患者有29例。
1.2 方法 細菌檢測方法:在患者進行藥物治療前或者在停藥48 h后開始進行病原菌的采集, 將采集到的菌株標本分別在血瓊脂培養基、苯唑、麥康凱瓊脂培養基等培養基上進行需氧菌的培養, 培養完成后進行細菌鑒定。耐藥性檢測使用生物膜半定量法, 記錄所獲得的比色數值。瓊脂擴散法檢測細菌的藥物敏感性。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細菌培養檢測, 發現膽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耳部細菌有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其中銅綠假單胞菌最多, 表皮葡萄球菌最少。經過耐藥性檢測,發現對于銅綠假單胞菌來說, 有生物膜的菌種的耐藥性更強。具體的抗藥性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有無生物膜的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率比較(%)
膽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細菌感染類型多種多樣, 除了使用手術的方法直接清除患者耳內的感染部位, 對于病情較輕或者患病初期的患者, 使用抗菌消炎藥物滴耳治療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3,4], 防止患者的病情逐步惡化。對于藥物治療的患者, 使用何種藥物進行治療十分關鍵, 需要根據患者的感染細菌類型使用針對性治療藥物, 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本文對患者經過細菌檢測后發現73.8%的膽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均出現了細菌感染現象, 常見的細菌種類有3種: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表皮葡萄球菌, 其中銅綠假單胞菌最多, 表皮葡萄球菌最少。從表1的抗藥性檢測結果來看, 對于常用的幾種抗菌消炎藥物, 例如先鋒霉素、阿米卡星、慶大霉素等, 有生物膜的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率較高。所以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 要根據患者感染的細菌是否有生物膜, 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法, 破壞生物膜, 使藥物直接作用于細胞內部, 降低細菌的耐藥性, 增強藥效。
[1] 阿不都如蘇力,程秀琴,柯星星.膽脂瘤型中耳炎細菌培養與藥敏分析.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 2010,16(5):388-390.
[2] 孫昀,羅曉明,紀宗淑,等.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分析.中國抗生素雜志, 2010, 35(3): 223-240.
[3] 龍盛雙,邱隆敏,楊澤敏,等.ICU 醫院獲得性肺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1, 21(8): 1685-1687.
[4] 張麗萍,李清,古麗娜依明,等.葡萄球菌生物膜檢測及與耐藥性的關系.右江醫學, 2008,36(3):252-254.
2014-04-11]
464200 河南省羅山縣人民醫院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