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芳 余志輝 陳朝俊 畢小麗 楊沛群 樊哲江 劉媛 劉天福
針刺治療聯合益氣升清方對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預后的影響
胡建芳 余志輝 陳朝俊 畢小麗 楊沛群 樊哲江 劉媛 劉天福
目的 研究針刺治療聯合益氣升清方對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預后的影響。方法 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90例, 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 每組45例。對照組患者給予綜合治療, 治療組在綜合治療基礎上的實施針刺及益氣升清方治療, 分析其對應的預后效果。結果 治療組吞咽功能、BI指數的升高分數和NIHSS的降低分數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刺治療聯合益氣升清方對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預后有著重要影響, 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針刺治療;益氣升清方;卒中后吞咽障礙
腦卒中繼發的吞咽障礙已逐漸成為嚴重的疾病, 吞咽障礙對患者的營養維持、疾病的恢復以及生活質量都有著重大影響, 在現在治療和恢復中得到了極大的重視[1]。針刺治療聯合益氣升清方法治療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具有良好的預后效果, 現選取本院2010年3月~2013年12月經診斷并納入標準的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90例進行臨床分析?,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0年3月~2013年12月經診斷并納入標準的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90例, 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 其中對照組男23例, 女22例, 年齡22~67歲, 平均年齡(43.0±3.4)歲;治療組男21例, 女24例, 年齡20~69歲, 平均年齡(42.0±3.8)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其疾病的類型等方面一般資料方面經統計學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基礎治療 對兩組患者進行血糖、血壓、降脂等支持治療。觀察患者的基本生命體征, 若患者的狀態穩定給予康復訓練, 包括舌肌訓練、咽部冷刺激法、呼吸訓練法。每個動作重復10次, 并把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和家屬協助康復治療。
1.2.2 針刺治療聯合益氣升清方治療 針刺治療:穴位選擇:風池、廉泉、人中、啞門、合谷等。方法:風池穴針向喉后深, 小幅度旋轉直到喉嚨麻脹;廉泉穴針尖向上刺入到舌根部, 小幅度捻轉, 然后退至皮下, 向舌體兩側刺入直到有酸麻感;人中穴向鼻中隔方向快速斜刺進針, 順時針旋轉至眼睛濕潤;合谷處針刺捻轉, 留針;施針, 1次/d, 共4周。益氣升清方:藥方:當歸、黨參、白術、石菖蒲、僵蠶、紅花、炙甘草、馬錢子、半夏、何首烏等進行熬制湯藥, 1劑/d,分2次口服或鼻飼, 共4周。
1.3 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吞咽功能(洼田氏飲水試驗)、NIHSS、BI指數的變化, 找專家對其進行評分。吞咽功能評分[2]:0分:為一飲而盡, 無嗆咳;1分:為兩次以上飲畢, 無嗆咳; 2分:為兩次以上飲畢, 有嗆咳;3分:為嗆咳多次, 發生, 不能將水飲畢。BI指數是根據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自身控制能力進行評分, 標準[3]:0分:大小便正常, 不需幫助;1分:偶爾失禁, 需部分幫助;2分:完全失禁, 依賴他人。NIHSS是觀察患者的意識水平、眼球測試以及視野等方面進行綜合評測評分, 評分標準:0分:清醒, 眼球反應正常;1分:昏睡, 眼球部分麻痹;2分:僅有反射活動, 眼球麻痹。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吞咽功能、NIHSS及BI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吞咽功能、BI指數的升高分數和NIHSS的降低分數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吞咽功能、NIHSS、BI指數比較 ( x-±s, 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bP<0.05
針刺治療聯合益氣升清方治療是在基礎治療的根本上彌補其不足, 達到患者心理和身體上的基本需求。針灸治療主要是通過針刺其相關部位而達到活血通脈的效果, 從而改善吞咽功能[4]。益氣升清方是配合針刺進行內療的方法, 當歸、黨參、白術具有補中益氣升清之功, 半夏、石菖蒲、僵蠶有安神益智、開竅寧神之效, 炙甘草、馬錢子、何首烏具有滋腎養胃、補血調經, 健脾益肺。針刺與中藥的配合使用使得其達到局部和整體得到有效治療目的。
綜上所述, 針刺治療聯合益氣升清方對治療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的效果更加優越, 改善了患者吞咽功能, 促進神經功能康復, 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 在臨床應用上具有重要價值。
[1] 王相明,朱晨,李文,等.影響腦卒中后吞咽障礙預后因素分析.山東醫藥, 2011,51(44):68-69.
[2] 裴烈娟.針灸治療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礙療效觀察.中國醫藥指南, 2010,8(17):87-88.
[3] 張月輝,王相明,詹成,等.卒中后吞咽障礙臨床探討.四川醫學, 2012,33(6):985-986.
[4] 苗春艷.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的康復訓練及營養支持治療.中國實用醫藥, 2012,7(5):234-235.
2014-04-04]
510800 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