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燕娜 陳文志 黃 宏
彩色多普勒超聲聯合經顱多普勒對鼻咽癌放射性頸動脈狹窄的診斷價值
羅燕娜 陳文志 黃 宏
目的 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CDFI)聯合經顱多普勒(TCD)對鼻咽癌放射性頸動脈狹窄的診斷價值。方法 篩選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放療后出現頸動脈狹窄56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過頸動脈DSA造影確診為頸動脈狹窄。采用CDFI、TCD及CDFI聯合TCD三種影像學檢查方案進行診斷, 比較三種方案診斷的正確率。結果 聯合檢查組診斷頸總動脈狹窄29例, 頸內動脈狹窄21例, 頸外動脈3例, 查因3例, 診斷正確率為94.64%, CDFI與TCD的診斷正確率分別為75.00%、66.07%, 聯合檢查組診斷正確率明顯高于其他兩組(P<0.05)。結論 應用頸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聯合經顱多普勒可對鼻咽癌放療后頸動脈狹窄進行較準確評價, 對動脈損傷情況敏感性較高, 可在早期對頸動脈損傷做出提示, 具有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
頸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經顱多普勒;鼻咽癌;放射性頸動脈狹窄
鼻咽癌是頭頸部惡性腫瘤中較為常見的類型之一。臨床上通常采用放射治療, 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減少癌癥的轉移率。但是在放療過程中, 頸部通常處于放療范圍內, 長期易導致頸動脈損傷, 使腦部供血發生障礙, 增加了放射性腦病的發病率。目前針對放療并發癥無有效治療方法, 僅能通過控制放射劑量減輕頸部血管負擔, 而對頸部血管損傷的早期發現至關重要[1]。本次研究探討CDFI聯合TCD對鼻咽癌放射性頸動脈狹窄的診斷能力, 分析其臨床應用價值。現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篩選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放療后頸動脈狹窄患者56例, 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1例, 女25例, 年齡在36~78歲, 平均年齡為(55.7±2.6)歲, 已放射治療時間為6~32個月, 平均時間為(12.4±3.1)個月。所有患者均經過頸動脈DSA確診頸動脈狹窄, 其中頸總動脈狹窄31例, 頸內動脈狹窄21例, 頸外動脈狹窄4例。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原發性鼻咽癌患者(低分化鱗癌);放療時間>6個月;患者預估生存時間>3年。
排除標準:轉移性晚期癌癥;淋巴癌患者;預計生存時間<3年;頭頸部血管存在手術治療史;既往頸動脈狹窄病史。
1.3 方法 CDFI檢查采用 西門子(德國) ACUSON S2000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 凸陣高頻超聲探頭8~13 MHz, 對頸總動脈、頸內動脈、頸外動脈進行常規檢查, 采集頸部血流特點及血管血流充盈缺損情況;TCD檢查應用 DWL(德國) X1型經顱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 探頭頻率3.0 MHz, 6.0 MHz,檢測ICA顱外段、終末段、大腦中動脈、前動脈、后動脈的血流速度、PI、RI值、頻譜變化進行檢查測量, 檢測顱內側支血管循環的血流參數變化。聯合檢查組對比兩組檢查影像結果, 如存在不符需再次進行檢查。所有影像結果經臨床醫生進行多次診斷, 以DSA檢查結果為金標準, 并進行比較。
1.4 效果評價標準[2]影像結果圖像根據2002放射學會超聲分會制定的CDFI診斷頸動脈狹窄的分級標準進行診斷。
1.5 統計學方法 對實驗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將三種檢查診斷結果與DSA確診結果進行對比, 結果情況見表1。
通過表1比較可知, CDFI聯合TCD對鼻咽癌放療后頸動脈損傷狹窄的診斷正確率高于單純使用CDFI或TCD, P<0.0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三種檢查方案診斷結果與DSA確診結果比較情況[n (%)]
當鼻咽癌患者進行放療時, 頸部暴露在放療范圍內, 根據有關調查可知, 鼻咽癌或其他頭頸腫瘤進行長時間放療時,易引起頸動脈損傷, 通常表現為頸動脈狹窄致腦部供血障礙,發生腦供血不足、腦梗死等腦血管疾病[3]。因此, 應對鼻咽癌放療患者進行頸動脈損傷的主動預防和準確評估, 本次實驗探討CDFI聯合TCD對放療后頸動脈損傷的評估作用, 通過對實驗回顧性分析可知, 聯合診斷的正確率高于單純CDFI或TCD檢查,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臨床上針對頸動脈狹窄的最佳檢查手段為DSA, 能夠直觀有效的判斷頸動脈狹窄部位及程度, 但其操作復雜, 對患者醫源性損傷較大, 檢查費用昂貴, 臨床廣泛應用及推廣限制較多。CDFI可準確對頸部血管進行檢查, 通過對血流動力學指標進行檢查可判斷其血流參數差異, 并可直觀顯示頸動脈內中膜情況, 提示病變異常信息;TCD可對顱內血管進行檢查, 由于頸動脈狹窄直接導致腦部血供異常, 因此顱內血流變化可提示頸動脈異常信息;結合兩種影像學結果可提高頸動脈損傷診斷的正確率及檢查敏感度。兩種檢查方法操作簡單, 無創傷, 檢查費用低廉, 檢查結果可靠、準確, 可在臨床推廣應用。
[1] 黎艷萍, 張九成, 廖玲霞, 等.鼻咽癌放射治療后原發灶復發的調強放射治療與化療的預后分析.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3, 20 (3):240-241.
[2] 汪娜, 李欣, 張龍方, 等.彩色多普勒超聲在放療所致頸動脈損傷中的診治價值.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1, 21(3):320-322.
[3] 劉文敏, 賴勝坤.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淺表淋巴結病變的診斷價值.中國醫藥科學, 2011, 1(15):145-146.
2014-03-31]
524002 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