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晶 宋 衛 唐明微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的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分析
李 晶 宋 衛 唐明微
目的 探討神經傳導速度(NCV)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DPN)電生理特點。方法 選取2013年1~12月在大連遼漁醫院內分泌科住院的54例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患者, 有癥狀DPN22例,無癥狀DPN32, 正常健康對照組30例, 采用日本光電EMB-9200K型肌電圖分別測定脛神經、腓總神經、腓腸神經、正中神經、尺神經、橈神經的感覺神經傳導速度(SCV)。結果 有癥狀DPN與無癥狀DPN的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指標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無癥狀DPN與正常健康人對照組的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檢測對DPN的早期診斷有重要意義。
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感覺神經傳導速度
糖尿病性神經病變是2型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 發病率可達50%~80%[1], 以周圍神經病變最多見。包括遠端對稱性感覺運動周圍神經病和非對稱性近端神經根病變、單發顱神經病變及嵌壓性神經病。既往根據臨床癥狀和體征診斷, DPN大多起病隱匿, 進展緩慢, 部分患者臨床表現不明顯, 容易漏診, 對此類無癥狀性DPN患者的早期診斷很重要。隨著神經電生理技術的逐漸推廣, 電生理結果作為DPN診斷標準的價值得以體現。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糖尿病組:按1999年WHO公布的糖尿病診斷標準, 確診為2型糖尿病, 并除外由于大血管病變、免疫性、外傷性及其他神經病變所致的周圍神經病變患者54例, 年齡≥18歲, 有癥狀DFN22例, 無癥狀DFN32例。正常對照組:30例正常健康人, 年齡≥18歲, 排除藥物、酒精等所致周圍神經病。
1.2 方法 采用日本光電EMB-9200K型肌電-誘發電位儀, 在室溫20~25℃室內進行, 刺激與記錄均采用表面電極,分別檢測一側正中神經(指3至腕)、正中神經(指4至腕)、尺神經(指5至腕)、尺神經(指4至腕)、脛神經(趾1至踝)、腓總神經(踝至膝)、腓腸神經(小腿后側至踝)段SCV。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有癥狀DPN 與無癥狀 DPN的脛神經、腓總神經、腓腸神經、正中神經、尺神經、橈神經的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無癥狀DPN 與正常對照組的的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指標比較, 腓總神經、腓腸神經、正中神經(SCV3)、尺神經(SCV4)、橈神經的感覺神經傳導速度,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2。
表1 糖尿病DPN有無癥狀與無癥狀的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比較(s, m/s)

表1 糖尿病DPN有無癥狀與無癥狀的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比較(s, m/s)
注:N:神經; SCV:感覺神經傳導速度;SCV1:指1感覺神經傳導速度;SCV3:指3感覺神經傳導速度;SCV4:指4感覺神經傳導速度;SCV5:指5感覺神經傳導速度
?
表2 無癥狀糖尿病DPN與正常對照組的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比較(s, m/s)

表2 無癥狀糖尿病DPN與正常對照組的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比較(s, m/s)
注:N:神經; SCV:感覺神經傳導速度 SCV1:指1感覺神經傳導速度;SCV3:指3感覺神經傳導速度;SCV4:指4感覺神經傳導速度;SCV5:指5感覺神經傳導速度
?
糖尿病神經病變以DPN最多見。DPN的分期可根據較常用的Dyck4期:0期, 無神經病變;1期, 無癥狀的神經病變;2期, 有癥狀的神經病變;3期, 功能受累的神經病變[2]。目前普遍認為DPN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 主要包括:微血管及血液動力學的變化導致神經組織血液供應減少和神經內膜缺氧;蛋白質非酶促糖基化作用產生的終產物干擾并損害蛋白質的正常結構和功能;高血糖引起的多元醇通路活性增加, 導致山梨醇等物質的蓄積, 這些因素最后導致神經纖維退行性變和斑塊狀脫髓鞘病變, 以及神經傳導發生障礙而致病[3]。神經傳導速度檢查是一種定量的檢測周圍神經功能的方法, 包括SCV和運動神經傳導速度(MCV), 有良好的重復性, 精確且易操作。本次觀察顯示糖尿病患者SCV比正常對照組減慢, 有癥狀DPN 與無癥狀 DPN比較, 有癥狀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SCV比無癥狀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SCV明顯減慢(P<0.05);無癥狀 DFN與正常對照組比較, 其中, 腓總神經、腓腸神經、正中神經(指3)、尺神經(指4)、橈神經的SCV均低于正常對照組, 即62%低于正常對照組, 由此表明SCV能發現隱匿的周圍神經損害, 對臨床尚未發現DPN癥狀的糖尿病患者進行NCV檢查診斷率會明顯提高[4], 發現亞臨床病變, 對DPN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提供依據,降低DPN的致殘程度, 保障基層家庭勞動力,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質量, 降低家庭經濟負擔, 故神經傳導速度檢測對DPN的早期診斷有重要意義。
[1] FoimerV, Socha JB.Oxidative strce in mice is dependent on the glucose content of the diet.Biochem Cell Biol, 2002, 34(10): 1229-1285.
[2] 管宇宙, 崔麗英.認識糖尿病周圍神經病.中國全科醫學, 2009(2):18-19.
[3] 沈微, 董繼宏, 汪昕.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的發病機制及治療展望.中國臨床神經科學, 2008, 16(2):204-207.
[4] 吳靜, 林昭敏.無神經系統癥狀的糖尿病患者神經傳導速度及H反射的觀察.臨床神經電生理雜志, 2004, 13(2):77.
2014-04-14]
000000 遼寧省大連遼漁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