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英
藥品質量是臨床使用安全有效的基本保障, 藥品包裝的坼損將對藥品質量形成較大的負面影響。因處方、醫囑及患者經濟承受能力等原因, 醫院藥房常將部分藥品坼零分劑量使用。不發達地區基層醫院由于其擁有的優質醫療資源相對欠缺, 醫療費支出相對便宜, 因此成為了低收入群體主要的就診醫院, 鑒于主要就診群體經濟收入不高的特性, 藥品小處方量已是不發達地區基層醫院的工作常態, 而這樣的處方,直接造成了藥房坼零藥品量的增加, 資料顯示, 坼零分劑量可降低藥品質量[1,2], 為引起重視坼零對藥品質量的影響,特就此撰文進行論述。
根據不發達地區基層醫院藥品坼零調劑的情況及藥品原包裝坼損后對藥品質量的影響, 醫院在缺乏經費支持及行政指令的條件下, 論述關注并解決不發達地區基層醫院坼零調劑環節對藥品質量影響的問題。
2.1 包裝與藥品質量的相關性 藥品出產后至使用期間質量的穩定, 是藥品使用安全有效的保證。為保證出產后至使用期間藥品質量的穩定, 藥品生產廠商會依據其藥品理化特性, 選擇恰當的包裝容器, 同時, 與藥品質量相關的一些數據, 如:有效期、避光等, 也與包裝條件相關實驗而獲得,另外《藥品管理法》第六章藥品包裝的管理中對藥品的包裝羅列了明細條款的法律限定[3]。
2.2 藥品包裝坼損對藥品質量的影響 醫院藥房處方調配時, 常會依據處方要求坼損包裝進行藥品分劑量, 資料顯示,不同坼零分劑量的包裝材料對藥品質量的影響程度也有所不同。如以藥品坼零分劑量包裝后吸濕性導致重量的變化, 評價分劑量包裝改變對藥品質量的影響, 結果顯示, 紙質藥袋包裝, 可使其中藥品重量增加顯著[1,2]。從衛生學角度分析,坼零分劑量過程使藥品與外環境接觸, 也可導致藥品衛生學質量的下降, 另外, 包裝材料的改變, 也增加了光線等因素對藥品質量的影響。
2.3 醫院藥房藥品坼零分劑量的緣由 醫院藥房對藥品坼零分劑量起源于我國藥品生產極其落后的時代, 當時藥品包裝普遍為500~1000片的規格, 為滿足臨床藥品診療需要, 導致每家醫院藥房均需配備專門的人員, 按照醫院內定的協定處方劑量, 進行藥品坼零分劑量。目前, 由于制藥工業的高度發達, 適合醫院臨床需要的小劑量藥品供給保障體系已經基本構筑完成, 而今無特殊情況下, 基本不需進行藥品坼零分劑量即可保證臨床藥品診療的需要。
2.4 不發達地區醫院就診群體經濟收入與藥品坼零的相關性 醫療改革消除了患者就診定點醫院診療的限制, 患者經濟收入的增加, 使得優質醫療資源相對缺乏的不發達地區基層醫院, 成為了醫院駐地附近低收入患者選擇就診的醫院,為了適應患者經濟收入狀況以及降低患者一次性藥品費用支出負擔, 減小處方藥品劑量成為了這類醫院必然的方式, 這種方式的結果直接導致了藥房處方調劑坼零藥品數量增加。
2.5 坼零分劑量后對藥品質量的影響 醫院藥房藥品坼零分劑量后, 由于藥品原包裝坼損, 分劑量后藥房剩余藥品質量也將受到負面影響;患者獲得的分劑量處方藥品, 資料顯示, 其質量也有明顯的下降。因此, 應重視并加以解決不發達地區醫院坼零分劑量后導致藥品質量下降的問題。
2.6 現有解決方案的問題 發達地區大型醫院針對處方調劑藥品坼零分劑量影響藥品質量的問題, 采用全自動包藥機,在較為密閉的局部環境中機械分劑量中并采用塑料制品為包裝材料, 同時, 機器又能將有效期等藥品相關數據打印在分劑量包裝上, 所以, 很好解決了醫院藥品坼零分劑量環節對藥品質量造成負面影響的問題。按國家藥品定價體系, 醫院藥品調劑服務的成本不能經藥品價格渠道進行轉嫁, 上百萬元該設備的投入, 不能產生任何經濟效益, 沒有行政指令的情況下, 對于患者流失越來越嚴重的不發達地區基層醫院而言, 不會將購入該設備以提高藥房調劑質量的想法, 付諸于實踐的。因此, 該類醫院藥房只能各自為陣, 利用簡陋條件,如:紙質藥袋浸蠟、換用塑料藥袋等方式, 以降低坼零分劑量行為對藥品質量的影響。
藥品坼零后, 環境對藥品質量的影響是漸進性的, 由于環境影響程度的不確定性, 所以, 對于坼零后藥品質量的評估, 目前僅能通過藥品外觀方式進行人為的判別[2]。本院地處貴陽市最大濕地公園附近, 濕度大是周圍環境的特點, 同時坐落郊區緣故, 就診患者有相當數量為體力勞動者。環境濕度大可對紙質藥袋包裝的分劑量藥品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另外, 資料顯示, 藥品使用者的基本素質, 經存放渠道可對藥品質量造成影響[4]。不發達地區類似于本院情況的基層醫院較多, 走訪調查幾家醫院, 同樣與本院坼零藥品分劑量情況類似, 因此, 關注并解決不發達地區基層醫院坼零調劑環節對藥品質量影響, 對保證藥品的使用安全和有效極其重要。
[1]趙凱娥.重視醫院分劑量藥品的質量管理.中外醫療, 2009,28(25):99.
[2]左俊姣, 古衛紅, 趙蓉.紙質藥袋對分劑量藥品重量影響的考察.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0, 9(11):858-859.
[3]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1.
[4]孫怡.從社會藥學角度調查100戶居民家庭存有藥品情況.中國藥師, 2007, 10(6):S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