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敏 王芳 姜旭平
絕經后陰道出血437例臨床病理分析
蔡敏 王芳 姜旭平
目的 探討絕經后陰道出血的病理表現及病因。方法 對437例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臨床資料及病理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良性疾病引起出血者212例(48.51%),功能性病變160例(36.61%),惡性腫瘤53例(12.13%)。結論 絕經后陰道出血主要由良性病變所致, 但惡性腫瘤亦占一定比例且隨絕經及出血時間延長而增高。對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 要重視并積極查找病因,做到早診斷、早治療, 防止發生惡性腫瘤。
陰道出血;絕經后;子宮內膜;病理學
絕經后陰道出血是指婦女絕經1年以上發生的陰道出血,是婦科常見的一種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陰道不規則或持續出血、血性白帶及接觸性出血。為探討絕經后陰道出血的病因及相關病理表現, 本文對本院437例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進行了回顧性臨床病理分析。
收集本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門診及住院絕經后子宮出血患者437例, 年齡42~75 歲, 平均年齡54.2 歲,絕經時間1~25年, 患者出血時間3 d~2年, 全部患者均行婦科及宮頸涂片檢查,部分患者行陰道鏡檢、分段診刮術或診斷性宮腔鏡檢查活檢。全部病例均有病理結果。
437例患者中良性病變患者212例(48.51%), 其中慢性宮頸炎及宮頸息肉134例, 宮頸上皮非典型增生19例, 子宮內膜炎17例, 內膜息肉18例, 良性腫瘤15例, 其他9例。功能性病變160例(36.61%), 其中增殖期子宮內膜98例, 萎縮性子宮內膜29例, 分泌期子宮內膜10例, 子宮內膜單純性增生15例, 子宮內膜復雜性增生4例, 不典型增生4例。惡性腫瘤53例(12.13%), 子宮內膜癌37例,宮頸癌11例, 卵巢惡性腫瘤4例, 輸卵管癌1例。診刮標本過少或僅有少量破碎內膜、黏液及纖維素樣物, 而不能進行病理診斷者12例。
絕經后陰道出血的原因復雜, 以前認為絕經后陰道出血主要是生殖道惡性腫瘤引起, 近年來隨著婦科普查普治工作的開展, 惡性腫瘤引起的比例逐漸下降, 非器質性病變和良性疾病則成為引起絕經后陰道出血的主要原因[1,2]。
本資料顯示, 良性病變占絕經后出血發病率的首位,其中慢性宮頸炎及子宮內膜炎共151例, 占71.23%。這是由于絕經后卵巢功能不足, 雌激素水平下降, 陰道黏膜萎縮, 上皮細胞內糖原含量減少, 陰道內pH值增高, 抵抗力減弱, 易受細菌感染, 從而引起生殖器官炎癥, 導致陰道出血。其次是功能性及功能失調性病變, 其中增殖期子宮內膜最多, 占61.25%。說明絕經后卵巢功能尚未完全衰竭, 卵巢間質細胞可分泌少量雌激素, 同時腎上腺分泌雄烯二酮轉化為雌酮[3], 內膜經過較長時間的雌激素積累刺激后,就出現增生反應及不同程度的增生性病變, 當激素水平發生波動即可引起出血。研究認為, 從子宮內膜單純性增生到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再到高分化子宮內膜癌,是一個連續的病理變化過程,單純性增生、復雜性增生的癌變率為1%~3%, 而不典型增生的癌變率多數文獻報道為8%~29%,少數文獻高達50%,甚至有報道高達81.8%,與刮宮時的取材、年齡等因素有關[4],本組資料中子宮內膜單純性增生、復雜性增生19例, 不典型增生4例, 對于這些患者, 臨床上要積極進行孕激素藥物治療或采取手術治療, 防止癌變。分泌期子宮內膜最少, 僅占6.25%, 是因為絕經后卵巢會偶有排卵, 子宮內膜呈現分泌狀態, 當孕激素的量達到一定水平時就可出現子宮內膜的脫落、出血。萎縮性子宮內膜居功能性病變的第二位, 發病率為18.12%, 原因是子宮隨著絕經時間的延長,萎縮狀態子宮內膜增多, 腺體變細腺體管腔變細, 堵塞形成腺體囊腫, 囊壁會破裂出血, 另外由于萎縮性子宮內膜功能層菲薄, 血管更趨表面而易破裂出血[1]。
本組資料中惡性腫瘤占12.12%, 稍高于國外報道的10%[5],同彭子軍等[6]報道較一致。并且惡性腫瘤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絕經年限的延長而增高。惡性腫瘤中以子宮內膜癌檢出率最高, 為69.81%。吳鳴等[7]發現, 絕經后陰道流血者子宮內膜和子宮內膜癌的發生密切相關, B超檢測子宮內膜厚度<5 mm者, 發生子宮內膜癌的幾率為0, 可暫不行診斷性刮宮而行密切隨訪。當子宮內膜的厚度超過5 mm 時,則應及時進行診斷性刮宮。因此對于絕經后陰道流血患者,尤其是年齡大、絕經時間長者, 應合理運用各種輔助檢查,如陰道鏡、宮頸細胞學以及B超檢查, 必要時行分段診刮及宮腔鏡檢查, 積極尋找病因, 以便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1] 李書嫻,李自新,杜菁.絕經后陰道出血1135例臨床與病理分析.中華婦產科雜志, 1996, 31(8):499-500.
[2] 黃荷風,石一復.絕經后陰道出血485例臨床與病理分析.中華婦產科雜志, 1992, 27(2):90-92.
[3] 戴紅英,唐學蘭, 魏志敏.絕經后陰道出血211例分析.實用婦產科雜志,1997, 13(3):152-153.
[4] 冒小燕,張玉泉.子宮內膜增生過長的研究進展.實用婦產科雜志, 2006, 22(8)465-467.
[5] Feldman S, Berkowitz RS, Tosteson AN.Cost-eff ectiveness of strategies to evaluate postmenopausal bleeding.Obstet Gynecol, 1993, 81(6):968-975.
[6] 彭子軍,董完秀.絕經后陰道出血506例臨床病理分析.中國婦幼保健, 2010, 25(31):120-121.
266000 山東省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病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