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雨
摘 要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農村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由于農村課堂教學的豐富性、復雜性,當前農村數學課堂教學在課程改革下的現狀仍存在一些與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教學行為不相符的地方,我們要及時認清,并找到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 農村數學 課改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7-0095-02
近幾年,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已初步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農村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新課程理念已經被絕大部分數學教師所認同、接受,并已經在課堂教學中倡導實施。但是由于農村課堂教學的豐富性、復雜性,盡管理念的“種子”是種下了,可是如何用好的方法讓它“開花結果”卻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做為一名農村教育工作者,我覺得認清當前農村數學課堂教學在課程改革下出現的一些與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教學行為不相符的現狀,并且進行反思,采取一定對策,才能讓新課改扎根于課堂,真正落到實處且能有效提高教育質量。
一、課堂要體現學科本質
問題:熱熱鬧鬧的課堂究竟能學到多少知識?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導致有的農村教育工作者在課堂教學中,為了實現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創設了各種各樣的活動,促使了學生個個參與。譬如:有的數學老師經常是簡單地把同桌的學生或前后學生分成小組,很少關注小組成員的搭配問題,給學生布置任務后,讓學生自由討論,也有學生閑聊代替討論,整節課,熱熱鬧鬧,學生興高采烈。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難以指導到位,難以監控到位,接下來小組代表發言交流結果,此時變成了優等生與教師的對話交流,優等生的“一言堂”包辦了小組內的其它成員的交流與合作,存在小組成員沒有全體參與的情況。這樣的活動背后,知識學到了嗎?目標達到了嗎? 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誤區:一是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化,次數多,效益低;二是組織不力,如小組長作用的發揮、小組內成員的分工、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要求不甚明確等都直接影響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三是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沒有真正養成。
對策:
首先對學生可以獨立完成學習任務、達成學習目標的就沒有必要再搞小組合作學習,既浪費時間,又沒有意義。要把握好小組合作的契機,如遇到一個人操作難以完成、解答“開放性”或“探索性”等情況時,學生就能恰到好處地進入合作學習的情境,使合作學習達到最佳狀態。
其次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是個人的獨立思考,只有在此基礎上適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才能確保其順利開展,并真正收到實效。二是每次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一定要向學生明確地下達學習任務、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項等;三是要充分發揮好小組長的組織、管理、協調等作用;四是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認真傾聽、善于交流、密切協作等習慣。
二、媒體要講求教學實效
問題:花哨的課件,真的能完全代替黑板嗎?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農村的很多中學教室里都安裝了多媒體設備,很多數學教師開始熱衷于使用課件上課,不可否認他在很多方面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多媒體教學只是輔助手段,如果把它當作非用不可的主要手段,就會變成只求形式。教師們把準備好的課件一放,忙著點鼠標,仔細搜尋,生怕出錯,按順序“播放下去”,上出的課成了“流水課”,教師將學生的思維引到電腦的既定流程上來,變成了“教師+電腦”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結果學生思維被抹殺,教師的體態行為、情感表達、現場板書設計等語言、情感交流很難派上用場,難免教學效果打了折扣。
對策:
合理利用優質教學資源——教學課件,不照搬照抄,要以自己的學生為本,通過正確而有效的引導,對優質教學資源課件提供的教學內容和活動內容及其實施的深度和廣度、教學步驟的先后、教學速度的快慢等,進行能動的取舍和調控,不盲目遵從權威,能夠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結合本班學情、生情等進行探索,力求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形式要滲透育人目標
問題:“課題學習”的教學真的沒必要開展嗎?
農村初級中學的數學老師對課題學習的教學重視程度不夠。如《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八年級(上冊)》中的“全等三角形”一章的課題學習中,有一個“測量旗桿高度”的數學活動,這個課外數學實踐活動很適合農村學生開展。通過這種學習方式,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這樣能使學生知道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拉近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距離,體會數學的文化價值和應用價值。可見實踐與綜合應用是新課程的一個特色,而課題學習是實踐與綜合應用領域在義務教育初中階段的學習要求。但是很多農村教育工作者認為這是浪費時間,沒有意義。
對策:
既然“課題學習"的教學可以彌補數學學科實踐能力的不足,加強實踐環節,重視數學思維的訓練,促進學生興趣,個性特長等自主和諧的發展,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這么多好處,我們就要盡可能的上好每一堂“課題學習”內容。當前農村初中數學課題學習面臨師生經驗有限、資源缺乏等困境,那么,教師如何對學生的課題學習實施指導?
引導學生進行課題總結,提高創新能力。雖然課題學習更為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但課題學習后的學習報告和反思也很重要。我們在指導課題學習時發現,學生通過學習獲取了大量感性材料,但他們缺少去粗取精的方法和歸類分析的能力,不知道怎樣來展示自己的課題學習成果,不會寫課題報告。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認為,教師要注重在報告的形式上對學生進行指導。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從大量的感性材料中選擇報告所需要的有價值的資料,并對有關資料加以整理、分析。其次,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寫課題報告時應遞交的材料有哪些(如制作成品,收集的資料,總結性成果,個人的體會和小組的體會等)。
(責任編輯 全 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