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對比觀察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臨床價值
王靜
目的 探討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對于診斷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實際臨床效果。方法 120例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60例, 觀察組采用動態心電圖進行診斷, 對照組則采用常規心電圖進行診斷, 對比兩組患者診斷結果。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心律失常的檢測情況, 陽性率檢測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室性早搏二、三聯律, 房性早搏二、三聯律,室性早搏成對, 房性早搏成對, 短陣室上速的檢出率中, 陽性率動態心電圖明顯高于常規心電圖, 差異有統計學有意義(P<0.05)。結論 動態心電圖診斷情況準確、效率高, 常規心電圖與之相比, 檢測效果遠要低于動態心電圖, 同時動態心電圖操作方便快捷, 有良好的臨床療效, 值得在臨床中廣泛的研究與推廣。
動態心電圖;常規心電圖;冠心病;心律失常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的簡稱, 是一種在老年人中很常見的疾病, 嚴重危害著老年人的健康, 屬于慢性病的一種, 相關資料表明, 多數老年人死亡是由于患有冠心病導致[1]。隨著年齡的增長, 人體內的血脂代謝出現了一定的問題, 很多脂類物質在該類疾病患者的動脈內膜上富集, 進行沉著,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 富集的脂類物質越來越多, 形成白色斑塊樣物質, 可以導致患者動脈出現病變,嚴重時可以導致患者的動脈出現不同程度的狹窄, 還可以堵塞血管, 導致血液流動受到阻礙, 這樣就會影響患者相應臟器的血液供應, 心臟的血液供給不足, 導致患者出現心絞痛等癥狀, 嚴重時可能出現心力衰竭以及死亡的情況[2,3]。對冠心病及早地診斷, 進行及時治療對改變患者病情有著很大的意義。本文通過研究在冠心病中使用常規心電圖和動態心電圖診斷進行比較, 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現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60例。觀察組中男38例, 女22例;年齡40~85歲, 平均年齡(46.1±6.5)歲, 患者病程2個月~32年,平均病程(11.8±5.8)年。對照組中男35例, 女25例;年齡41~83歲;平均年齡(46.2±7.1)歲, 患者病程2個月~33年,平均病程(10.8±6.1)年。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性別、年齡、病程)以及患者的病情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在檢查前3 d,所有患者均已停止用藥)為研究對象。觀察組采用動態心電圖進行診斷, 使用醫療設備公司生產的動態心電圖系統進行監測, 采取二十四小時制, 如實準確記錄患者生活起居、腦缺血的癥狀。對照組采用常規心電圖進行診斷。患者接受檢查前應處于相對安靜的狀態下, 協助其取平臥位, 且使患者的全身放松。
1.3 檢測陽性判斷 動態心電圖:測量以某一點的一秒鐘為準。常規心電圖:據發作的癥狀、特點、終起、發作時間、心律情況來綜合診斷。記錄下心律失常的頻率、節奏還有傳導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觀察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數據均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和觀察組心律失常的檢測情況比較 120例患者采用動態心電圖和常規心電圖檢測, 陽性率檢測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室性早搏二、三聯律, 房性早搏二、三聯律, 室性早搏成對, 房性早搏成對, 短陣室上速的檢出率中, 陽性率動態心電圖明顯高于常規心電圖, 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1。

表 1 兩組對心律失常的檢測情況比較(n)
動態心電圖的應用歷史可以追溯到1947年, 它被用于監測電話活動的研究。它可以很好的監測在運動和安靜的狀態下心電圖的變化, 且能維持很長一段時間連續記錄編集、分析心臟的情況。動態心電圖可以比較準確地確定出患者的一些不好的狀態(比如出現:頭暈、心悸、昏厥)是否和心律失常有著密不可少的關系。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的最主要、最顯著的不同在于動態心電圖可以在24 h以內多次、連續地記錄人體心電信號, 記錄的次數可以達到10萬多, 可以捕捉到任何需要的信息, 形成對各個時間點所含信息的捕獲, 像這樣迅速的記錄對于不是連續性的冠心病的患者, 尤其對冠心病短暫的心肌缺血發作的檢測有很高的靈敏度, 對于臨床上來說,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醫師診斷的準確性、可靠性。臨床的應用研究中運用常規心電圖得知, 冠心病患者的冠脈血管狹窄情況已經比較嚴重了, 這時采用常規心電圖是完全檢測不出的, 因為在靜息狀態下患者還是可以繼續正常的維持血流的供給。而當患者發生急性心肌缺血性梗死時, 雖然冠心病患者的冠脈血管狹窄情況能夠被常規心電圖檢測出來, 但是此時發現已為時已晚, 這時患者病情已慢慢地惡化, 病情加重, 難以進行有效的治療, 患者無法恢復到治療的預期效果。所以, 在特定情況下, 短暫的有心律異常情況出現時, 常規心電圖有時會診斷不出來, 而動態心電圖技術高于常規心電圖, 即便是短暫的失常變化也可以被捕捉到。
目前而言, 動態心電圖已經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運用,相比常規心電圖監測來說可以隨時檢測出冠脈缺血狀態以及心律失常的持續時間、發作頻率還有缺血情況, 使得動態心電圖測量效果更加的準確, 更加的精細, 對臨床治療具有巨大的貢獻。本次實驗研究結果發現 , 在室性早搏二、三聯律,房性早搏二、三聯律, 室性早搏成對 , 房性早搏成對, 短陣室上速的檢出率中, 陽性率動態心電圖明顯高于常規心電圖,這與以往研究結果相一致。
本次研究中, 動態心電圖作為一種非創作性的方法, 對患者進行長時間地連續、仔細的心電圖監測, 可以降低冠心病死亡率的發生, 能夠及早發現短暫癥狀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 而且動態心電圖操作起來簡便、操作后效率高, 還可以重復使用, 為臨床前期用藥作出了有利的依據, 值得臨床上廣泛推廣使用, 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總之,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動態心電圖方法進行診斷, 不僅檢出率高, 而且無創傷且簡便, 其檢出結果顯著優于常規心電圖檢查方法, 有良好的臨床療效, 適合在臨床中廣泛地研究、推廣。
[1] 鄭易, 岑鎮波, 胡海雷.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臨床效果比較.現代實用醫學, 2011,23(6):639-640.
[2] 谷春華, 吳以嶺, 田書彥, 等.參松養心膠囊對冠心病室性早搏療效及心臟自主神經功能的影響.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5,25(9):783-786.
[3] 郭治彬, 付金國, 趙勇, 等.氧化苦參堿對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變異性的影響.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6,26(4): 311-315.
2014-04-28]
271600 山東省肥城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