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舒 史平 馬麟
丹參川芎嗪對改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中低危組)臨床癥狀的評價
張舒 史平 馬麟
目的 評價丹參川芎嗪注射液在標準治療基礎上對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NSTE-ACS) (中低危組)臨床癥狀緩解的效果。方法 1513例NSTE-ACS(中低危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800例給予硝酸甘油注射液擴張冠狀動脈、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雙聯抗血小板聚集、低分子肝素鈣抗凝、美托洛爾抑制交感神經活性, 減少心肌耗氧量、阿托伐他汀鈣調酯、抗動脈硬化治療;治療組713例在以上標準治療的基礎上輔以丹參川芎嗪注射液 10 ml/d靜脈滴注, 兩組均在治療14 d后評價丹參川芎嗪注射液對心絞痛發作頻率、程度、持續時間的影響。結果 治療前兩組各項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治療組對緩解心絞痛發作頻率、程度、持續時間的總有效率為86.26%,對照組為80.38%,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能有效改善NSTEACS(中低危組)患者的臨床癥狀。
丹參川芎嗪;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中低危組);臨床癥狀
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是目前臨床上輔助治療NSTE-ACS (中低危組)的常用中藥復方制劑, 對緩解NSTE-ACS(中低危組)的臨床癥狀、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黏度及血脂、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均具有不錯的臨床效果。現為進一步評價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輔助治療NSTE-ACS(中低危組)的臨床效果,本文隨機選取在本院心內科住院的1513例NSTE-ACS(中低危組)患者, 評價標準化治療患者輔以丹參川芎嗪對NSTEACS(中低危組)臨床癥狀的改善。
1.1 一般資料 本實驗患者1513例均隨機選取2012年6月~2014年3月在本院心內科住院治療的NSTE-ACS(中低危組)患者。患者均主訴心前區或后背疼痛、胸悶、氣短癥狀, 心電圖均有不同程度的ST-T改變, 診斷標準按照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制定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診斷和治療指南》制定的標準[1]。隨機將患者分成兩組:對照組800例, 男433例,女367例;年齡39~74歲, 平均年齡59歲;病程3~10年,治療組713例, 男371例, 女342例;年齡43~77歲, 平均年齡60歲;病程2~9年。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經統計學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排除標準:血清超敏肌鈣蛋白I升高, 心功能不全C-D期、室間隔及左室后壁增厚、肺動脈壓力升高、各種原因心臟瓣膜病、既往或目前處于高血壓病3級、嚴重惡性心律失常、合并肝腎功能異常、出凝血功能異常、非心源性疾病所致胸痛者;接受過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治療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硝酸甘油注射液 10 mg, 10 h/d靜脈泵入應用5 d, 阿司匹林腸溶片100 mg, 硫酸氯吡格雷75 mg/(次·d), 口服、阿托伐他汀鈣 20 mg, 晚1次, 口服;美托洛爾25 mg, 2次/d, 口服;低分子肝素鈣 4100 IU 間隔12 h皮下注射。治療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輔以丹參川芎嗪注射液 10 ml, 1次/d, 靜脈滴注, 兩組療程均為14 d。主要觀察以上兩組患者在用藥期間及用藥后, 藥物對心絞痛臨床癥狀的改善、對硝酸甘油用量的變化及藥物不良反應。
1.3 療效評定 心絞痛癥狀緩解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制定的心絞痛療效評定標準。顯效:胸痛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疼痛發作次數、程度及持續時間有明顯減輕;無效:癥狀基本與治療前相同。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觀察指標 每天定時詢問患者癥狀、不適反應, 記錄患者用藥前后心絞痛發作頻率、程度、持續時間、以及硝酸甘油用量的變化。同時對藥物的安全性進行評價, 在用藥前及用藥2周后均檢驗患者血、尿、便常規, 血脂, 肝、腎功能,電解質, 凝血功能等項目。在治療過程中觀察患者的上述項目并詳細記錄, 同時還需要記載患者有無與該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2.0軟件對本次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 兩組患者心絞痛發作癥狀變化情況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心絞痛發作癥狀在治療前后的變化情況(-x±s)

表2 比較兩組心絞痛療效 (n, %)
2.2 用藥前后兩組患者肝、腎功能, 血常規, 凝血功能檢查均無損害。
2.3 不良反應:無嚴重的不良反應。
NSTE-ACS包括不穩定性心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ACS病理生理基礎主要為冠脈嚴重狹窄和(或)易損斑塊破裂或糜爛所致的急性血栓形成, 伴或不伴血管收縮、微血管栓塞, 引起冠脈血流減低和心肌缺血[3]。丹參川芎嗪注射液為中藥復方制劑。其組分為鹽酸川芎嗪(化學名為:2, 3, 5, 6-四甲基吡嗪鹽酸鹽)、丹參素[化學名為:β-(3, 4一二羥基苯基)乳酸], 二者聯合有抗血小板聚集, 抗血栓形成, 擴張冠狀動脈, 增加冠脈流量, 降低血液黏度, 加速紅細胞的流速, 改善微循環, 同時清除氧自由基, 防治心肌損傷, 可進一步保護心肌、提高缺血心肌代謝, 從而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 有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4]。該藥的藥理作用對NSTE-ACS的病理生理機制有極強的針對性。通過本研究中對NSTE-ACS患者在標準治療基礎上輔以丹參川芎嗪注射液后, 患者心絞痛發作頻率、程度、持續時間較前明顯減輕、硝酸甘油總用量明顯下降, 總有效率為86.26%。通過本研究結果可以肯定對于NSTE-ACS(中低危組)的患者在標準治療的基礎上輔以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后, 緩解患者的心絞痛發作頻率、程度、持續時間均優于單純應用標準治療方案。通過本研究可以肯定丹參川芎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 無嚴重的藥物過敏及其他藥物不良, 同時該藥還具有起效快、療程短的特點。
綜上所述, 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是臨床上輔助治療NSTEACS (中低危組)的安全有效的中藥制劑, 有很強的推廣價值。
[1]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非 ST段抬高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診斷和治療指南.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2, 40(5):353-367.
[2]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2:68-73.
[3] Zipes PP, Libby P, Bonow RO.Braunwald’s Heart Disease.8th ed.A textbook of cardiovasucular medicine.Philadelphia:Elsevier Saunders, 2005.
[4] 呂雄, 盧洪梅, 曹明滿, 等.丹參川芎嗪針的應用.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09(20):52.
2014-05-09]
110021 沈陽維康醫院(張舒 馬麟);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