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瑞麗
責任護理模式在改善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患者圍術期綜合狀態中的效果觀察
耿瑞麗
目的 觀察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應用責任護理模式在改善患者圍術期綜合狀態的效果。方法 行腹腔鏡子宮切除術的154例子宮疾病患者, 按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77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 研究組行責任護理, 比較兩組患者眨眼自測量表(AIS)和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WHOQOL-100)評分情況。結果 研究組AIS和WHOQOL-100評分均優于對照組, 組間比較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應用責任護理模式在改善患者圍術期綜合狀態的效果明顯。
責任護理;腹腔鏡子宮切除術;圍術期
本文將154例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患者圍術期綜合狀態中應用責任護理的效果進行分析,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資料隨機選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行腹腔鏡子宮切除術的154例子宮疾病患者, 按數字表法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每組77例;研究組年齡25~45歲, 平均年齡(37.26±3.27)歲, 疾病種類:子宮肌瘤27例,子宮腺肌病31例, 其他19例;對照組年齡29~49歲, 平均年齡(41.52±3.76)歲, 疾病種類:子宮肌瘤30例, 子宮腺肌病31例, 其他16例。兩組患者年齡、疾病種類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案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模式:健康宣教、心理疏導、做好術前準備, 術后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創口愈合。研究組在常規基礎上增加責任護理模式:明確護理人員的護理流程及目標, 根據護理人員自身特長分配護理工作, 制定明確護理責任, 患者手術前后均采用責任護理模式。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AIS及WHOQOL-100量表評分情況[1]。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用SPSS18.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與處理,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 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AIS評分情況 研究組AIS評分優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WHOQOL-100評分情況 研究組WHOQOL-100評分比對照組高,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AIS評分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WHOQOL-100評分比較( x-±s, 分)
不同護理模式對圍術期療效具有重要影響, 本研究對行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改善患者圍術期綜合狀態應用責任護理的效果進行分析, 其中研究組AIS評分優于對照組, 說明責任護理有效縮短患者睡眠速度, 提高睡眠質量。同時研究組WHOQOL-100評分結果與大量相關文獻報道一致[2,3]。責任護理減輕患者心理、生理創傷, 幫助患者以最快時間適應并融入社會環境,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同時本研究結果顯示, 兩組患者AIS、WHOQOL-100各項分值差異明顯, 說明責任護理能夠處理每個細節。明確每位護理人員的工作, 重視護理過程中細節處理以及治療效果,有利于手術順利進行。了解患者實際情況并根據護理人員的自身特長, 分配相應護理工作, 發揮護理人員特長優勢, 讓患者得到高效護理。在責任護理過程中, 制定規范責任護理體系, 督促每位護理人員高效完成工作, 為疾病患者提供高效護理, 達到疾病理想治療的目標。
綜上所述, 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應用責任護理改善患者圍術期綜合狀態效果顯著, 具有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
[1] 何麗敏.護理干預在減輕婦科腹部術后疼痛中的應用效果觀察.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1, 17(11):467-469.
[2] 白文晶.94例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患者的臨床護理分析.醫學信息(中旬刊), 2011, 31(04):581-583.
[3] 姚媛媛.腹腔鏡子宮切除術觀察的護理問題及對策.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1, 13(19):294.
2014-05-04]
467400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院(寶豐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