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琦
改良型腮腺切除術與傳統切除術治療腮腺腫瘤的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郭琦
目的 探討改良型腮腺切除術與傳統切除術治療腮腺腫瘤的臨床治療效果, 為臨床推廣做出指導。方法 選擇本院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97例擇期腮腺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 完全隨機分為對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患者給予改良型腮腺切除術治療, 對照組患者則給予傳統腮腺切除術治療,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兩組患者手術各項指標無明顯差別,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但治療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改良型腮腺切除術治療腮腺腫瘤的臨床療效顯著, 對患者創傷小且并發癥少, 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改良型腮腺切除術;腮腺腫瘤;傳統切除術
腮腺腫瘤(parotid gland tumors)是口腔頜面部的常見腫瘤之一, 其觸診時包塊呈結節性或者囊性, 該病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1]。本次研究為了探討改良型腮腺切除術與傳統切除術治療腮腺腫瘤的臨床治療效果, 將河南省安陽市口腔醫院近兩年來收治的97例腮腺腫瘤患者進行分組研究, 現將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97例腮腺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 完全隨即分為兩組。治療組43例, 其中男19例, 女24例, 年齡32~67歲, 平均年齡(45.13±7.25)歲, 病程6~24個月, 平均病程(10.63±4.15)個月。對照組44例, 其中男21例, 女23例, 年齡31~64歲, 平均年齡(44.38±7.19)歲, 病程6~24個月, 平均病程(9.81±4.32)個月。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一般方面無統計學差異, 故兩組病例具有可比性(P>0.05)。
1.2 納入標準[2]①所有患者術后經過病理檢查均為良性腫瘤;②腫瘤直徑≤4.0 cm;③所有患者均無嚴重心、肺、肝、腎等疾病以及精神疾病;④本次研究均得到患者的知情同意。
1.3 手術方法 治療組給予改良型腮腺切除術治療, 具體操作如下:給予患者下頜神經阻滯麻醉, 切口由耳屏上方處開始, 沿耳屏游離緣內側走向, 繞過耳垂, 至耳廓后溝約2/3處, 并由此呈75°轉向枕發際線約2~4 cm, 分離筋膜以及肌肉,將腫瘤充分暴露后給予切除;對照組患者則給予傳統腮腺切除術治療, 采用“S”型切口, 兩組患者術后均給予加壓包扎,常規抗生素抗感染腫瘤,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19.0進行統計、處理以及分析, 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數據以百分比(%)表示, 采用卡方檢驗。檢驗水準設定α=0.05, 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兩組患者手術各項指標無明顯差別,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但治療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詳細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以及并發癥情況的比較
據許多文獻證實, 早期治療腮腺腫瘤主要是以單純摘除腫瘤本身, 而不損傷面部神經, 但主要疾病的復發率較高,約為25%~40%, 達不到徹底治療疾病的目的。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 傳統腮腺切除術的應用, 由于其治療后復發率較低, 使得其成為徹底治療該病的常用方法, 但是該方法的切除范圍較廣, 有可能損傷面部神經, 以及術后瘢痕收縮等因素將能導致患者面癱, 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的影響[3]。本次研究中使用的改良型腮腺切除術是在傳統腮腺切除術的基礎上進行改良, 其切口的選擇由傳統手術的“S”型改為由耳屏上方處開始, 沿耳屏游離緣內側走向, 繞過耳垂, 至耳廓后溝約2/3處, 大部分經過皮膚褶皺處, 減小了對患者的創傷,對患者術后美觀的影響較小, 特別是針對女性患者, 同時改良型腮腺切除術僅切除腫瘤周邊部分組織以及腫瘤本身, 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保留腮腺導管, 再加上手術過程中注意保護面部神經, 因此該方法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減少[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使用改良型腮腺切除術的治療組與使用傳統腮腺切除術的對照組, 其在手術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方面無明顯差異, 同時兩種方法的復發率也較低, 說明兩種方法對該病的治療具有良好的療效, 但是治療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說明改良型腮腺切除術較傳統腮腺切除術的安全性更高, 值得了廣泛借鑒。
綜上所述, 改良型腮腺切除術治療腮腺腫瘤的臨床療效顯著, 對患者創傷小且并發癥少, 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1] 李彥,李傳亭,張東生,等. 3 T MR 三維穩態進動快速成像序列顯示腮腺腫瘤及其與腮腺內面神經和腮腺導管的關系.中華放射學雜志, 2010, 44(1): 61-64.
[2] 王忠.改良型腮腺切除術與傳統手術治療腮腺腫瘤的臨床比較. 中外醫療, 2012, 31(6): 109-109.
[3] 吳文藝,張麗婷,王朝陽,等.沿下頜緣支逆向解剖面神經在腮腺腫瘤手術中的臨床意義.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 2012, 30(4): 466-468.
[4] 呂曉智,李志華.改良腮腺部分切除術在老年腮腺下極良性腫瘤中的臨床應用.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 2011, 9(6): 344-346.
455000 河南省安陽市口腔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