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瑱 李鵬飛
腰硬聯合麻醉對擇期剖宮產母嬰的影響
徐瑱 李鵬飛
目的 評估腰硬聯合麻醉(CSEA)和全身麻醉(CGA)對擇期剖宮產母親和新生兒的安全性。方法 343例患者隨機分為GA組和CSEA組。GA組為不能行CSEA患者, CSEA組為接受CSEA患者。觀察各檢測點產婦心率、收縮壓和舒張壓變化, 比較兩組新生兒1 min和5 min Apgar評分。結果 兩組產婦術前心率和血壓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而術中5~15 min, GA組心率、收縮壓和舒張壓明顯高于 CSEA 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SEA組新生兒出生1 min和5 min Apgar評分明顯高于G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CSEA對產婦血流動力學和新生兒Apgar評分的影響較小且安全。
腰硬聯合麻醉;全身麻醉;剖宮產
目前, 我國剖宮產率呈增長趨勢, 術中操作及麻醉方式對產婦和胎兒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風險。腰硬聯合麻醉常用于臨床, 其用藥量小, 起效快且對母嬰的影響較小[1]。作者研究的目的是比較腰硬聯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對擇期剖宮產母親和新生兒安全性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所選患者均來自醫院, 告之患者及其家屬書面知情同意書。篩選標準:年齡18~40歲, 孕產婦(足月>37周, 頭位妊娠, 胎兒出生體重>2500 g)接受剖宮產術者。排除標準:妊娠或產科并發癥如高血壓、羊水過少或過多、產前出血、疑似胎兒異常和多胎妊娠, 凝血障礙, 局部麻醉部位感染和藥物過敏史。
1.2 分組和麻醉方法 GA組:不能行CSEA或CSEA失敗改為全身麻醉患者, CSEA組:接受CSEA患者。所有患者采取左15°傾斜側臥位直至分娩, 以防止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GA組給予七氟醚8%吸入誘導3 min, 改為4%繼續吸入至麻醉深度達到外科手術期3期2級開始手術, 待胎兒娩出后給予阿曲庫銨0.15 mg/kg、舒芬太尼0.3 μg/kg麻醉后行氣管插管, 用100%氧氣和七氟醚最低肺泡有效濃度2.0%進行機械控制通氣, 呼氣末CO2分壓維持在38 mm Hg(1 mm Hg= 0.133 kPa)。CSEA組用18G穿刺針在 L2~3椎間隙處行硬膜外穿刺至硬膜外腔, 然后用25G穿刺針于L3~4椎間隙進行蛛網膜下腔麻醉, 將15 mg布比卡因和腦脊液等量混合(總量2 ml)后注入, 退出25G穿刺針在18G穿刺針內置入硬膜外導管4 cm。若發生疼痛或15 min內未到達T4水平應采用2%利多卡因補充麻醉。
1.3 術中和術后管理 術中連續監測(5 min/次)血壓、心率、SpO2, 輸入乳酸鈉林格液和5%葡萄糖液。若術中出血量≥10%血容量時, 應輸入濃縮紅細胞, 兩組均接受催產素。術后鎮痛: GA、CSEA組均按(2 ml/h)靜脈鎮痛(地佐辛20 mg+鹽酸曲馬多500 mg+昂丹司瓊8 mg+生理鹽水至100 ml)。
1.4 新生兒管理 所有新生兒出生后由助產士處理, 評估Apgar評分并檢測肌張力。
1.5 觀察指標 術前評估包括詳細的病史、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 術前、術中和術后檢測心率(HR)、收縮壓(SBP)和舒張壓(DBP), 記錄麻醉誘導至胎兒娩出時間和手術時間。比較兩組新生兒1 min和5 min Apgar評分。
1.6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共有343例孕產婦進入本研究, 平均年齡(26.7±5.4)歲,平均胎齡(38.7±0.9)周, 平均手術時間(46.70±0.33)min。兩組間產婦年齡、新生兒胎齡、麻醉時間和手術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婦術前心率和血壓,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而術中 5~15 min, GA組心率、收縮壓和舒張壓明顯高于CSEA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CSEA組新生兒出生1 min和5 min Apgar評分明顯高于GA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不同麻醉方式對孕產婦術前術中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x-±s)

表2 不同麻醉方式對新生兒Apgar評分的影響( x-±s, 分)
臨床剖宮產術麻醉的選擇基于母嬰安全、新生兒抑制最小化和滿意的手術要求, 實施個體化方案以達到最佳的麻醉效果。區域性麻醉是剖宮產術最常用的麻醉方法, 其安全性優于GA[2]。研究顯示, GA患者術中心動過速發生率較高,這與快速誘導應激和推遲給予鎮痛藥至胎兒娩出鎮痛不足有關。CSEA組收縮壓和舒張壓較低, 可能與區域性麻醉相關的交感神經阻滯有關。本研究主要著重于新生兒預后, 結果表明接受CSEA產婦的新生兒1 min和5 min Apgar 評分均高于GA組, 可能是繼發于GA的短暫鎮靜作用引起的。岳永猛等[3]研究發現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對新生兒Apgar評分的影響較小, 這可能是由于瑞芬太尼可快速透過胎盤屏障并在胎兒體內迅速代謝的結果[3]。
總之, CSEA對產婦血流動力學和新生兒Apgar評分的影響較小且安全, 可作為剖宮產術理想的麻醉方式, 值得臨床推廣。
[1] 王鳳玫, 許波, 陳東生.全身麻醉對剖宮產術中孕婦循環和新生兒Apgar評分及血氣分析的影響.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 2013, 14(6):497-500.
[2] 劉國強, 高保柱, 華偉.剖宮產手術中不同麻醉方式的臨床比較.中國婦幼保健, 2009, 24(3):421-423.
[3] 岳永猛, 熊陳, 趙俊錦, 等.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對剖宮產產婦及新生兒的影響.中國婦幼保健, 2012, 27(20):3188-3189.
2014-08-15]
451200 河南省鞏義市人民醫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