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秀
(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江陰 214400)
在學校管理過程中,人本管理即“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已經受到廣大師生的普遍認可與接受,且逐漸運用到實際的教育管理工作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所以,在班級管理與教育工作中,應采取“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管理人員,在班級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應當充分展現“以學生為本”的思想理念,強化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提高思想道德品質。
我國的中職教育,中等職業學校始終擔任著“主陣地”、“主力軍”的重要角色,在職業教育方面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一定程度上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及學習帶來了極大的便捷,但在一些方面也給人們帶來了負面的影響,中職生的德育問題就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計算機、互聯網的普遍使用,給中職生的思想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具體表現為:通過網絡技術,學生可以獲取到各種各樣的信息,一旦學生接觸到一些不良信息時,將使學生的心理產生偏差,造成極為嚴重的后果;網絡游戲的盛行,使學生沉溺在刺激、精彩的網絡虛擬場景當中,難以自拔,忘記本身在現實生活中所擔任的角色,最終荒廢學業。這些情況對中職生健康的道德品質的形成極為不利,中職生的德育水平令人擔憂。此外,因為中職學生的文化水平相對較低,進入社會后,必將面臨極大的就業壓力[1],對他們的成長帶來嚴峻的考驗。中職生的德育現狀,已經引起中職院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加強中職院校德育工作迫在眉睫。在人本管理理論的指導下,進一步加強中職學生的德育教育,對提升中職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水平,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吃苦耐勞的精神,具有極重大且現實的意義。
中職學校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各種手段,進一步強化中職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最大限度地提升中職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德育工作站就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方式。在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指導下,構建以年級主任為工作站站長的基層德育工作站,各班班主任在年級主任的領導下,開展各種形式的德育工作,實現學生德育素質的提升。在系部的指導下,德育工作站可以依據不同的主題,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例如組織高技能人才的演講競賽,促使每一名中職生爭做高技能標兵;組織趣味運動會,讓學生按照制作要求,自己動手制作各種運動會器具,班主任也參與其中,以此深入學生群體,了解其內心,推動各項班級活動的順利開展;依托“雷鋒月”,在年級內成立以班級為單位的雷鋒組,到社區、養老院、街頭等地義務服務,幫忙打掃衛生、維持交通秩序等。學生在各種活動中實現心靈的升華,體會到幫助他人的快樂,感受到自身的價值,進而成長為有文化、有技能、有責任、有創新的職業高中學生。
班主任的工作是否做好,將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產生影響,同時也會給社會的穩定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做好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2]。當前,中等職業院校的學生愈來愈難教育與管理,在這一背景下,怎樣有效強化中職學校德育教育管理工作,怎樣對中職生進行正確、有效的引導,以幫助中職生形成健康、正確的思想道德,成為對社會發展有益的人才,是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個主要問題。筆者在以人為本理論的指導下,從“嚴”、“細”、“恒”和“做好表率”四個方面,談談對做好中職班級管理工作的認識。
中職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級管理與德育教育過程中,應從嚴要求學生,要求他們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嚴格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并且應具有嚴謹的學習態度。具體而言,就是班主任應當關心、愛護、鼓勵和相信學生,以嚴明的紀律與嚴格的要求,對班集體進行嚴格的管理[3]。要做好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就應該堅持人本管理,積極主動了解學生,對學生展開有針對性的教育與管理。在接手新的班級時,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全班每一名學生的基本情況,通過與學生交流、與前班主任交流等方式,了解學生的個性、思想、學習態度及家庭情況等,以便在日后的班級工作中,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嚴格管理。
班主任工作是極為繁雜的,班主任必須對班集體中的各項事務進行管理,包含學生的學習情況、心理情況、班級衛生情況,等等。開學之初,班主任應依據本學期的實際情況,制訂一份詳細的工作計劃,有序地開展各項班級管理與指導工作,避免工作無章法、無中心等情況的出現。由此可見,制訂詳細的工作計劃,對加強班集體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具有極重要的意義。
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持之以恒的決心是極為關鍵的。對于一項管理制度,只有長期堅持下去,且不對其中的任何一個細節予以忽視,方能實現預期的管理目標與教育效果,才能管理好一個班級[4]。倘若班主任制定了一些班級紀律制度以加強班級管理,但僅僅堅持一段時間,那么原本制定這些班級紀律制度的目的就無法達到,甚至可能會給學生留下不好的印象,影響其他紀律與制度的貫徹執行。例如有的學生會認為“反正老師自己都忘記了,那么我也不用太在意,該怎么做還是怎么做,不用管這些規章制度和紀律”。由此可見,在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必須要持之以恒,只有這樣方能最終達到“水滴石穿”的效果。
班主任應當做好表率,發揮榜樣作用,進而真正做到言傳身教。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說:“教育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可見,在日常的工作與生活中,班主任應時刻關注自身的儀表,做到“外修儀表,內修氣質”[5],其中就包含班主任的各個方面,如生活作風、言談舉止、業務素質以及品格修養,等等。學生作為一個有自主意識的“人”,在其潛在的意識當中,都會將教師列為模仿的對象。因此,班主任在要求學生不做某事之前,自己應當先不做;要求學生必須遵守某項規定時,自己就不應該違反該規定,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這個道理。只有班主任先帶頭做好表率,且成為一個好的榜樣,才能更好地管理學生,建設優秀班集體。
作為現今社會中最為先進的管理理念與管理模式,以人為本是實現現代化管理的一個關鍵要素。在中職班級管理與德育教育中,引入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以學生為本”,依靠學生,這是現今中職院校學生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一種新模式。運用以人為本的理念對中職生展開管理與德育教育,能夠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促使中職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但是,由于我國將以人為本理念運用在學校管理與教育上的時間不長,還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學校人本管理理論。對此,為了進一步強化中職學校德育教育的效果,還應當加強人本管理在學校管理及其班級管理中的探索與研究,并與科學管理相結合,共同運用到學校德育教育與管理中,在本質上處理好中職院校德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最終實現德育教育的目標,強化對中職生德育教育效果。
[1]柯建兵.學校德育人本管理“四點論”[J].成功:教育版,2009(4):173.
[2]丁鐵燕.堅持人本管理,切實抓好養成教育[J].小學時代:教師,2011(9):76-76.
[3]劉春雁.新形勢下中職德育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黑河學刊,2010(9):117-118.
[4]陳肇瑩.以人為本,推進中職德育創新[J].廣東教育:職教,2011(7):84-86.
[5]談鐵軍.中職德育工作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中小學校長,2010(11):43-45.